第四節 機體與環境
一、體液及其組成
人體內的液體總稱 體液(body fluid),約占成人體重的60%。體內液體按其在體內分布的情況可分為兩大類:約2/3的液體(約占體重的40%)存在于細胞內,稱 細胞內液(intracellular fluid);其余1/3的液體(約占體重的20%)分布于細胞外,稱 細胞外液(extracellular fluid)。細胞外液中,約3/4(約占體重的15%)分布在全身的各種組織間隙中,稱 組織液(interstitial fluid);其余約1/4的液體(約占體重的5%)分布在心血管系統內,也就是 血漿(plasma);另外機體內的淋巴液、關節腔液等也屬于細胞外液(圖1-3)。人體各部分的體液彼此隔開,導致各部分體液的成分有較大的差異,但各部分的體液又互相溝通。例如細胞外液和細胞內液由細胞膜隔開,但通過細胞膜上特殊蛋白質的幫助,細胞內外的成分可以跨膜運輸而互相交換。血漿是溝通各部分體液并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重要媒介,因而血漿是體液中最活躍的部分。

圖1-3 人體體液的組成
二、內環境與穩態
(一)內環境
人體內絕大多數的細胞并不與外界環境直接接觸,而是浸浴在機體內部的細胞外液中,因此細胞外液是細胞賴以生存的環境,生理學中將圍繞在細胞周圍的體液,即細胞外液稱機體的 內環境(internal environment)。
(二)穩態
與體外環境不同,內環境的理化性質經常保持相對的穩定。這種內環境理化形式相對穩定的狀態稱 穩態(homeostasis)。例如,機體的體溫、pH、滲透壓等都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穩態是細胞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