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序三

月前有幸拜讀書稿,獲益良多。《東方柔性正骨傳真》是以柔克剛的經典著作。該書以中醫的“筋出槽,骨錯縫”為中心框架,不僅記載了其立于中醫骨傷科事業的繼承創新之成果,更充分體現了毛泰之博士醫道古腸的人文情懷。
人的一生可能會做很多事,但能用畢生的精力,鍥而不舍,孜孜以求,在繁忙的日間門診后,夜寂挑燈,伏案疾書,去做一件能推動中醫骨傷科事業發展且對人民大眾康健有益的事,那就是“大醫精誠”。
我第一次認識毛泰之博士是在2009年于韓國首爾舉行的一個世界骨傷學術大會上,他給我的第一個印象是,文質彬彬,談吐儒雅。對他的演講感覺不錯,但對他柔性的正骨手法很是存疑。
第二次是3年后參加香港的一個中醫骨傷科學術會議,可能夜間有些受寒,經過一整天的會議,會后覺得頸背特別酸痛,正不由自主地做仰頭擴胸運動。正巧毛博士路過見到,他輕快地走過來,細聲對我說,讓我幫您放松一下吧,我還在猶豫間,只見他雙手在肩上柔推巧拿,再用掌根對著脊柱輕按頂提,前后不到5分鐘,一股熱流由背部走向頭部,頓間覺得酸痛大減,精神為之一振。這正是毛博士“醫者仁心”的“內在美”,也讓我對“東方柔性正骨”有了進一步認識與體會。
今年8月在新加坡舉辦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骨傷科專業委員會第十二屆大會,我們又再次見面,并欣悉毛博士的大作《東方柔性正骨傳真》即將出版。他饋贈書稿誠邀作序。我毫不遲疑承諾,并用端午節兩天假期一口氣看完。我只能激動地說,這是我近年來看到的一本少有的醫教佳作。
《東方柔性正骨傳真》一書共分15章,其中有“以柔克剛”筋骨療法的基本理論、柔性正骨總訣、“東方骨道”筋骨養生治未病的方法,以及典型病案的分析。其內容豐富、中西并茂、闡釋纂詳,剛柔相濟、大道至簡。
他憑著對中醫正骨理筋傳統醫學文化的探索精神與執著,“集眾家之長,納百家之精”,形成了獨特的“東方柔性正骨療法”。
“東方柔性正骨療法”以現代生物力學科學為基礎,明確指出了“骨結構立體移位”的病因理論以及所導致的“骨移位相關疾病”。它不但在四肢損傷移位治療中可以“施其術而不知其苦,病可愈”,更重要的是對“脊柱相關疾病”的探討研究,為專業性治療與脊柱健康維護,提供了嶄新的思維空間和發展方向。正如書中“東方柔性正骨總訣”中揭示的“悉心軟硬結構,洞察力學變化,把握傳變規律,理法東西通達”。
東方柔性正骨正是采用“纖纖玉指緩緩進,斤斤傲骨徐徐歸”技法,以柔克剛,使所傷之筋骨復歸原位。并預見正骨手法,將會從目前主流的“力量模式”,逐漸向“能量信息模式”轉化而快速發展。“欲正骨以療疾,無不有求有應。”東方柔性正骨有別于西醫,注重天人合一整體觀,是中華文化與東方文明高度體現的醫學瑰寶。
毛泰之博士專注岐黃之術已30余年,誠如其所云“道以術傳,術以載道”,知使命“感天獨厚,泰之未敢藏私”,若能裨益后進,絕學光大可期。由此可見毛泰之博士的寬廣胸懷,其正念與善心,將會培養出下一代杰出的中醫骨傷科接班人,為21世紀“東方柔性正骨”創出新的輝煌。
值此大作付梓之際,余認為此乃一本臨床柔性正骨經典書,也是勵志書,更是一本大道岐黃的哲學書。他不畏艱難,堅持走自己行醫的道路,其志可嘉。讀者從中會得到行醫的靈感與技巧,更讓您耳目一新,眼前一亮,“春華秋實”自然呈現。此書的出版是傳統醫學的一大貢獻,是“筋出槽,骨錯縫”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顆燦爛明珠。
謹此數言,以饗讀者。并致祝賀。
世界脊柱健康聯盟總會主席
首屆世界傳統醫學手法大師
世界中醫骨科聯合會常務副主席兼總監
陳忠良
2017年11月16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田县| 太湖县| 尚义县| 乌海市| 阳曲县| 东港市| 西华县| 三门县| 湘潭县| 嵊州市| 泸西县| 安庆市| 巫溪县| 东丽区| 长武县| 监利县| 盐池县| 巩留县| 汉沽区| 容城县| 嘉义县| 灌云县| 瑞安市| 沙洋县| 宁海县| 拜城县| 新宾| 吴桥县| 治县。| 沁阳市| 安庆市| 南溪县| 海兴县| 临邑县| 深圳市| 安顺市| 彭山县| 鹿泉市| 舒城县| 咸丰县| 营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