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我們好多人上高中時就開始害怕變老。我認為那簡直是在糟蹋美好的時光。
——Betty White,演員,90歲
這一年是我們兩個的大生日之年。
Jimmie,85歲了,已經是公認的“高齡老人”。像很多人一樣,她也奇怪一切發生的如此之快。小時候,她總是樂于和老人家們聊天,喜歡聽她媽媽和姨媽們笑談那些美好的舊時光。她喜愛歷史,而且就住在一度被William Howe征用當成司令部的那座老房子里。當初Howe爵士在這里和George Washington跨越布朗克斯河對峙,就是那場著名的白平原戰役。最喜歡的私人讀物是James Fenimore Cooper所著的《間諜》( The Spy)。她對自己如此健康高壽有著深深的感恩之情,覺得生活曾經很美好,而且現在依然美好。這也就是為什么,參加她85歲生日聚會的朋友們都得到了一個冰箱貼,上面寫著“85歲,比你想的要好”。
今年是Mindy 50歲的生日。臨近生日時,Mindy想起了幾年前她的一段經歷。那是6月里陽光明媚的一天,當時43歲的Mindy走在紐約市她家附近的濱河路上。她像往常一樣快速移動著腳步,但是這次,她被擋在兩位行動很慢的老太太后面了。其中一位看上去已經90歲上下了。她身材瘦小,緊靠在她的助行器上(腳爪上帶有壓縮球的那種,能讓助行器更平順地移動)。這位老太太自在的和旁邊那位年輕一些的陪伴者聊著,但是走到街角都會花去她們很長一段時間。Mindy等待時機,以便能夠在不太冒犯她們的情況下超過去。看到年紀更大的老太太,Mindy感覺很糟。走過幾個街區都不得不花這么大勁兒、這么長時間,一定很糟。
就在一周后,Mindy被診斷出乳腺癌。突然間,她甚至沒有把握能活到50歲,更別說80歲或90歲了。她想到,“哦,成為那個幸運的老太太吧,心下了然,我居然活了這么長!”果真如此,誰還在乎走過幾個街區要花多長時間呢?今年,當她跨過50歲時,她不再為變老而煩惱,她慶祝自己活得更長。她慶祝的方式之一就是利用每周的會面,和Jimmie一起寫下這本書。
從各自不同的角度,我們都發現社會在面臨變老問題時是多么需要進行態度上的調整。有句老話,“變老消磨著我們,它打敗了其他選擇。”我們都曾看到某些其他選擇來到我們面前,并且不止一種方式,然而這些選擇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獨特的視角,即變老如何打敗了所有這些選擇。我們不是說,變老都是好的,但肯定不是都不好。像生命中其他時段一樣,變得更老是喜憂參半的。而且,正如我們將要討論的,很多社會科學研究提示,許多人對老年生活的體驗比原先預想的要積極得多,甚至比他們年輕時更積極。
許多研究數據都能證明,人的一生生存狀態好壞呈現U型,我們稱其為“U型人生”。命名取自研究者發現的“U型曲線”——即我們對自己生存狀態的感受在年輕時處于高點,然后下行,到中年時處于平穩期,然后再次上行,并持續走高,貫穿70歲、80歲甚至更高年齡。隨著時光流逝,我們學會了更寬容地看待事物。用哲學家William May的話說,我們學會了“輕裝前行”。
但是,情況經常是,負面的刻板印象嚇壞了年輕人,也讓老人們對自己的情況感覺更糟。中年人害怕變老,年輕人害怕人到中年(年輕人對于活到Jimmie的年紀,簡直不敢想象),這種情況就像一串長長的依次倒下的多米諾骨牌,傳遞著對變老的恐懼。即使是“變老”這個詞本身就代表某種觀念。當Mindy第一次提出變老不僅讓年輕人感到恐懼,同樣也讓她這樣的中年人畏懼。Jimmie笑了笑說:“可是Mindy,你還挺年輕的呢!”
那么,我們怎么走到一起,共同寫作這本書的呢?
當各年齡段的病人面臨自己很可能去日無多時,我們倆與他們交談,在這方面我們都有著豐富的經驗。Jimmie是精神科醫生,她一直熱衷于了解人們是如何面對嚴峻的生命挑戰的。1977年,她來到紀念斯隆-凱瑟琳癌癥中心,在那里開創了心理和精神科服務,這是照顧的一個重要方面,但很糟糕的是,此前被忽視了。她創立并發展壯大了“心理社會腫瘤學”這一學科領域(腫瘤學的一個亞專業),開展了世界聞名的臨床工作和研究項目,以及針對下一代心理腫瘤學從業者的培訓。她的努力獲得了成功,使得世界范圍內的癌癥中心紛紛建立了類似的服務,而且醫學委員會規定,癌癥治療項目必須像照顧身體一樣,整合加入對心靈進行照顧的方法。她個人幫助過成百上千的患者,幫助他們應對嚴重疾病帶來的生存危機。
Mindy是一名臨床心理師,在20世紀90年代末來到紀念斯隆-凱瑟琳癌癥中心,在Jimmie的部門接受培訓,成為一名心理腫瘤學專業人員。作為學員的兩年中,她是精神科服務項目下主要的臨床學員,并且成為“意義為中心”小組治療的創始人之一。這種干預措施是幫助癌癥患者發現他們生活的意義。Mindy還與很多經歷著癌癥診斷所致生存危機的男男女女一起努力,處理疾病所帶來的潛在喪失。
大約在2005年前后,紀念斯隆-凱瑟琳癌癥中心出現了新的挑戰——老年癌癥患者人群快速增長,而對如何幫助他們處理所面臨的、獨特的復雜情況(衰老與患病)卻準備不足。老人們已經面對著失去配偶、同齡人的痛苦,還要應付視力、聽力、運動能力下降,再加上患病與治療的負擔,似乎負擔太重了。然而,幾乎沒有專為老年人定制的支持服務。
Jimmie那時候已經70多歲了,正在著手建立了一個多學科老年精神醫學團隊,和Andy Roth醫生(精神科)、Chris Nelson博士(臨床心理師)、Anne Martin(社工)以及Liz Harvey(咨詢顧問)一起開發了一項針對老人的支持咨詢服務。在完成了自己的癌癥治療后,Mindy帶著她對變老積極方面的新感悟,參加了這個團隊。這個團隊還獲得了真正的“行家里手”的幫助——那些年逾古稀,曾經面對過癌癥的男男女女。在充分知情的情況下,他們熱切地給出自己的意見。在我們出現錯誤時,他們直言不諱地予以指出。我們共同努力的一個結果就是創建并發展了我們的雙周“老與病”支持小組,在那里可以和我們的“病人專家”一起探索關于衰老和疾病相關的新問題和新想法。
那么,老人們都談了些什么呢?他們的主要抱怨是,“我痛恨那些針對老人的說法”,比如“怪老頭”“老東西”“老傻帽”“老太婆”“老爹”“靠邊兒站”。記起自己的母親Velma很久以前的抱怨,竟然管我們叫“資深公民”(Senior citizen,在美國一度成為對老年人的“客氣”稱謂。可是根本沒有對應的junior citizen(初級公民)一說)。Velma會說:“給我指指看,誰是‘初級公民’?”當人們不友好或居高臨下地談論他們時,老年人會覺得被貶低了。我們問老人,他們喜歡哪種稱謂。一位八旬老人Eddie Weaver提出了“老練的長者”,老人們發現這個稱呼更可接受。
我們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是,這些歧視老年的態度是現代社會的產物(當下社會我們崇尚年輕、美麗、浪漫)還是早先的各種文化中古已有之?對這個問題答案的探索,是由一位孫女和祖母隔代人之間的愛所激發的。故事發生在Jimmie和她的孫女Madeline身上。在Madeline入大學前的間隔年,開始了她們祖孫的讀書會。她們一起讀了哈佛大學的50部世界經典文學,很享受由此激發的討論。當Madeline到大學學習后,不得不停下她們的讀書會。她提議,讀書會同樣能成為“老與病”小組令人振奮的活動,特別適合那些很多時候都獨自在家的老人。小組對這個想法很有熱情,于是私人定制讀書會在2012年春天誕生了。讀書會成長順利,甚至比孵化了它的原小組更受歡迎。
一位93歲的私人定制讀書會會員選擇了公元前44年西塞羅的《論老年》( Essay on Old Age)作為第2本分享的圖書。令所有人驚奇的是,西塞羅很快就回答了我們的問題——歧視老年的態度,在2000年前的古羅馬已經有大量記載。我們將在第4章看到,對衰老現象歷史的討論,而且當時也有了針對歧視老年的“解藥”。小組不得不同意西塞羅的看法,即老人們并不是像年輕人經常想象的那樣,坐在那里撥弄著拇指等死,或者態度陰郁。相反,他們對生活很投入,活在當下,和其他老人分享“面對某某情況,你是如何過的”,特別是在小組中。
無論是在“老與病”小組,還是在私人定制讀書會,我們都發現大家對歲月流逝的討論是富于啟發性的,并將過去和現在融為一體。當小組成員們描述自己是如何應對生活時,他們采用“老式”的說法,如愛、勇氣和善良,這些詞聽上去把人帶回了古希臘人描述的一些美德或性格優勢,這樣的說法在世界各種偉大的哲學和宗教傳統中被反復提及。正是通過這些美德與性格上的長處,老人們學會了“輕裝前行”。
同時,“輕裝前行”幫助他們進一步發展了這些優點。當他們講述自己的人生故事時,他們不僅用這些美德描述他們的歡樂,也用這些美德來說明他們是怎么度過艱難時光的。他們講述著有趣的和悲傷的故事,就像他們在人生其他時段也曾講述過的那樣。他們講故事時帶著獨特的幽默和謙遜,以及自己已經盡力而為的感覺。即使每個人的人生都難免有些遺憾,但是他們還是想要擁有同樣的一生,或者像Ben Franklin那樣(我們讀書會分享的第一本書就是Franklin的),“如果讓我來重新選擇,我不反對從頭重復同樣的一生,只是要求一些更正的便利,就像作者在第2版圖書面世前可以修改第1版的某些錯誤一樣”。
像許多老人們表述的,對于變老的信條與現實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失聯”。老人們說,變老并不像廣告中那樣陰冷殘酷,而是有不少收獲,只是沒有得到賞識與認可。這種“失聯”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不同輩分人之間的互動經常是少得可憐。這本書是為所有年齡段的成年人寫的,就像它的作者包括兩輩人,而且還得到第三代人的反饋。我們在普遍意義上探索歲月的體驗,聚焦于中年和老年,納入了我們在個別訪談或小組討論中從人們那里學到的東西,結合了醫學和心理學研究中某些令人振奮的新的方法,結合了歷史、典籍與戲劇、人們的日常生活故事,以及我們個人的和臨床的觀點。
Jimmie和Mindy對一起探索這一領域感到非常享受。她們希望這本書能夠激發類似的代際對話,探討生活的挑戰與歡樂。一本關于歲月的書,未必說的都是變老。它是關于生活的,是一本關于我們一生中如何應對與成長的書。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城市| 深水埗区| 高要市| 阳朔县| 连平县| 迁西县| 沙坪坝区| 陇南市| 普格县| 抚顺市| 泸州市| 东乡县| 四平市| 巴青县| 信丰县| 九龙城区| 丰原市| 南皮县| 科尔| 萍乡市| 灯塔市| 凤山县| 永川市| 河北省| 新邵县| 筠连县| 肃北| 九江县| 南澳县| 聊城市| 武陟县| 朝阳市| 蒲江县| 恩施市| 商洛市| 始兴县| 若羌县| 偃师市| 海安县| 报价| 京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