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 肛瘺的治療

中醫學對痔漏專科的發展有很大的貢獻,體現于古代對肛瘺的治療方法多樣,并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改良,不斷進步。《備急千金要方》及《外臺秘要》中記載有肛瘺外敷方藥,為貼敷肛瘺外治法之始。宋代《太平圣惠方》創造了將砒霜溶于黃蠟中,捻為條子,納入痔漏瘡竅中的枯痔釘療法,亦即肛瘺的脫管療法。金元時期,熏洗法、外敷法等外治法得到了廣泛應用。外用脫管方及后期生肌方藥運用基本成熟,內外綜合治療,使肛瘺的中醫治療方案基本成形。明代徐春甫《古今醫統大全》總結了以前歷代醫家的成績,提出了肛瘺掛線術:“一漏并三癰不論瘡孔數十……以馬蓮草探之……探入谷道鉤出草頭,將線六七寸一頭挽成活套扣,以不挽線頭系草上引過大腸”,為肛瘺的治療開創了新途徑。清代《醫門補要》提出掛線與藥物相結合的治療方法:“用細銅針穿藥線,右手持針插入漏管內,左手執粗骨針。插入肛門內,釣出針頭,與藥線打一抽箍結,逐漸抽緊,加紐扣系藥線梢,墜之七日管豁開,摻生肌藥一月,收口。”《外科圖說》則將手術與掛線相結合:“上以麻藥,施以利刃,用絮止血,應手取效,何難之有……若久年漏證,初診探以銀絲方能知其橫飄直柱,以及淺深曲直之由通肛過橋之重癥。然后每日用柳葉刀開其二三分,開后用絮止血,約半日去絮,乃上藥版。通肛則用彎刀。若素有血證不可開,勞病脈數不可開,肛門前后不可開,髫齡以及髦年均不可開。此治橫飄之法也。”
中醫學對于肛瘺的治療有外治法、內治法、針灸療法等形式,以外治法為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宁| 吉木萨尔县| 慈溪市| 河源市| 文水县| 乌兰浩特市| 嵊州市| 白山市| 体育| 军事| 昭平县| 濉溪县| 南汇区| 嵊泗县| 城市| 宣恩县| 拜泉县| 濉溪县| 大渡口区| 沈丘县| 满城县| 濮阳市| 屏东市| 洪湖市| 宾川县| 南丰县| 保山市| 镇平县| 长兴县| 葫芦岛市| 亳州市| 宝应县| 即墨市| 洛隆县| 忻城县| 景泰县| 常熟市| 邯郸县| 谷城县| 芮城县| 遵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