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5.瀉熱破瘀、行氣除濕方治療闌尾炎

王炯,男,38歲。初診日期:1959年6月4日。
前年夏日因右下腹痛曾診斷為普通型闌尾炎,因無條件做手術,注射青霉素、鏈霉素后,病情緩解。此后曾數次發作,均用抗生素治療緩解。2天前因食涼拌豬耳及糯米飯數小時后右下腹痛又發作,且較前數次劇烈,有輕度寒熱,大便稀溏黏滯而不通暢,有輕度嘔惡,體溫38℃,血中白細胞12500/mm 3,中性90%。右下腹麥氏點有明顯壓痛及肌衛,反跳痛不明顯。舌質黯紅,舌體胖大,苔黃膩,脈弦滑數。此腸癰證,乃濕熱瘀毒充斥之候,宜瀉熱破瘀,行氣除濕。
處方:熟大黃15g,蘇梗12g,焦術12g,檳榔12g,當歸15g,厚樸15g,炒黃連4.5g,炒神曲12g,青蒿15g,敗醬草15g,炮姜12g,銀花18g。水煎服。
二診:1劑后解出較多污穢濁臭如溏醬大便,腹痛即有好轉,局部壓痛及肌衛也有減輕,寒熱略退,查體溫正常,舌體胖大淡紫,苔黃膩,繼服2劑。
三診:大便較為通暢,嘔惡已經消失,腹痛持續緩解,但麥氏點深壓之仍有痛感,知闌尾炎癥尚未能完全吸收,濕熱瘀毒尚未盡去,以下方治之。
處方:熟大黃9g,丹皮9g,桔梗9g,車前子15g,炒赤芍9g,赤小豆30g,苡仁30g,炮姜9g,當歸9g,青蒿12g,厚樸12g,連翹9g。
3劑藥盡,麥氏點深壓痛完全消失,體溫、血象均正常。
【評按】
本案所用方實不出仲景大黃牡丹湯、薏苡附子敗醬散法。
《靈樞·癰疽》云:“營衛留于經脈之中,則血流不行,不行則衛氣從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熱,熱盛則肉腐,肉腐則為膿,故命曰癰。”闌尾炎病理大抵不離于此,故本案大黃瀉腸中濕熱瘀毒,必令大便通暢,余藥清腸中濕熱,排膿消癰。玉書公認為反復發作之闌尾炎其瘀結寒濕必然較重,當歸治血以通經脈,炮姜辛熱之性助諸藥以行郁滯于隱微屈曲處之濕毒瘀熱,此二藥或類仲景大黃牡丹湯之用桃仁,薏苡附子敗醬散之用附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红原县| 新安县| 铁力市| 马山县| 麟游县| 苏尼特左旗| 当雄县| 阜宁县| 司法| 绵阳市| 淮北市| 镇康县| 象州县| 象山县| 宕昌县| 咸宁市| 洛浦县| 花垣县| 体育| 平江县| 龙江县| 社旗县| 天水市| 北安市| 新化县| 泸定县| 武乡县| 上饶市| 高青县| 明光市| 嵊州市| 尉氏县| 兴化市| 新化县| 曲靖市| 邮箱| 嘉禾县| 南岸区| 沙坪坝区| 合川市| 广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