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巴豆烏頭蜜丸預防及治療毒瘴

陳秉清、陳玉發(fā)、國世隆、孫紹奎等十數人均為中年人。1946年前后記錄。
20世紀40年代初,有貴州商客經云南往返緬甸、越南等地區(qū)長途販運,買賣貴州土特產如土漆、桐油及珠寶、玉器、藥材、布匹等貨品,因沿途多崇山峻嶺,氣候濕熱,均為少數民族雜居之地,生活衛(wèi)生條件惡劣不堪,最易感染多種熱帶傳染疫病如瘧疾、肝炎、急性胃腸炎、痢疾、流感、傷寒、腦炎、丹毒、癬瘡及食物飲水中毒,輕者留滯當地,錢財耗盡,重者死于旅途,尸骨難收。求藥于石氏,玉書公以下方制藥贈眾商客作預防及治療用。
處方:巴豆霜、干姜、川椒、厚樸、吳茱萸、肉桂、赤茯苓、人參各25g,制川烏125g。巴豆一定要去凈油,上藥烘干,研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裝竹筒內,油紙封之,隨身攜帶為不時之需。
入瘴癘之地后,每日早起服2粒,溫開水送下,作為預防用藥;若感瘴氣邪毒發(fā)病,或有頭痛,或憎寒發(fā)熱,冷汗黃疸,腹瀉腹痛,下痢膿血,或便閉不通,嘔吐腮腫,心神昏悶,皮膚癢疹,發(fā)膿皰毒瘡等,則視病情輕重,體態(tài)強弱,每次分三、五、七、九丸,每天3次,生姜煎湯送下。
上述商客數年間往返10余次,均安然無恙,并言曾用此藥救人甚多云云,均視玉書公為拯危救難之賢者,常以異域特產贈之。
【評按】
天地之癘氣瘟疫,在歲運有多寡,在方隅有厚薄,而在緬甸、越南等地,高山毒霧彌漫,終年難散,外來旅者,不慎感其穢濁陰毒,盤踞少陽、陽明經絡,致內外格拒,表里不通,病勢危重,多有死于外鄉(xiāng)者。觀本方辛烈氣雄,所用疏利之藥甚眾,可以除嶺南瘴氣毒霧,破惡毒穢濁所結。尤其川烏辛甘,巴豆辛苦,皆大熱,聯用之以瀉寒積,通關竅,逐痰水,破血排膿,攻積聚寒熱,善治心腹冷痛脹滿,手足逆寒,寒氣下泄,赤白痢疾,霍亂轉筋,痰涎積垢,陰毒傷寒,瘟瘧擺子。二味雖有大毒而其斬關奪將之功,推陳致新之力無可代之,本方必然不可缺失且不能輕易減其分量,以求平和保險,實則往往貽誤病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兰坪| 清流县| 楚雄市| 南昌市| 安阳市| 东港市| 泽普县| 普定县| 车险| 徐水县| 钟祥市| 枣强县| 桐梓县| 象山县| 兰州市| 灵丘县| 唐河县| 富顺县| 琼海市| 综艺| 梨树县| 晴隆县| 乐昌市| 无锡市| 胶州市| 鹿邑县| 和平县| 响水县| 利津县| 公主岭市| 天峻县| 五家渠市| 盖州市| 梅河口市| 韩城市| 济宁市| 新乡市| 重庆市| 理塘县| 连山| 绥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