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40歲以前退休

說到退休,大家腦海中的第一個畫面很可能是——等到法定退休年齡,正式退休,過著領(lǐng)退休金的生活。但是這樣的想象正逐漸被打破,因為人口老齡化等一系列問題,很可能我們這些年輕人在退休時根本領(lǐng)不到能過上目標生活的退休金。

養(yǎng)老金準備也漸漸成了一個引起焦慮的話題。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或許我們完全不需要把希望寄托在未來可能入不敷出的退休金上。只要做好規(guī)劃,我們可以自己給自己發(fā)退休金,早早退休。每個人都有實現(xiàn)財務自由的能力,只是大部分人從來沒有意識到自己還有這樣一個能力。

就像前面說的,被動收入高于自己的日常開支,甚至高于當前的工資收入,就能實現(xiàn)財務自由,不再工作賺錢依然可以維持當前的生活水平,這可不就是自己給自己辦了提前退休嗎?

財務自由是一種生活狀態(tài),更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意味著充分獨立、不受制于人,可以不再為了金錢從事自己不喜歡的工作,維持自己不喜歡的關(guān)系。當一個人實現(xiàn)財務自由后,思想和態(tài)度都會發(fā)生變化,會變得積極樂觀,因為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效率會非常高。

財務自由并不遙遠

財務自由雖然不可能輕松獲得,但也沒有大家普遍認為的那般遙遙無期。大部分人用10年時間足夠踏入財務自由的門檻。如果盡早準備,40歲以前退休享受生活并不遙遠。

我們不妨做一個簡單的計算,假設一個人每年40%的收入可以積累下來進行投資而不是消費,并且用這些資金實現(xiàn)10%的收益率。很多讀者會表示10%的收益率很難實現(xiàn),其實不然,后文我會系統(tǒng)地說明。10年內(nèi)個人資產(chǎn)、被動收入分別與年收入的比如表1.1所示。

表1.1 10年內(nèi)個人資產(chǎn)、被動收入與年收入的比

從表1.1可以看出,10年的時間足夠讓自己的被動收入增長到可以維持生計的水平。如果更加勤儉,只支出收入的50%,一方面存錢變多、收益增加,另一方面財務自由的門檻也隨之降低,7年后即可達到財務自由的狀態(tài)。

或者再提高收益率,如保持支出水平(60%),收益率提高到15%,那么這個過程就被大大加速,獲得同樣水平的被動收入需要7年,10年后將獲得2倍于目標水平的被動收入,15年后將獲得6倍。

實現(xiàn)財務自由并不難,大部分人經(jīng)過努力奮斗都可以實現(xiàn),所需的工具只有書籍、網(wǎng)絡、決心和家人的理解與支持。

可能有朋友會說,10年時間已經(jīng)很長了。但是相比于通常三四十年的工作年限,這10年的奮斗其實算不了什么。

考慮到如今人口老齡化、養(yǎng)老金不足等一系列問題,如果工作至法定年齡再退休,退休金相對工資會大打折扣。以德國為例,在考慮通貨膨脹的情況下,退休金相比于原來的工資水平會有超過50%的缺口。相比于普通的退休流程,財務自由要快得多,可靠得多。

可能會有讀者覺得這樣的計劃太過理想化,許多人的現(xiàn)狀是工資到手時購物車早已“嗷嗷待哺”。想要買的東西太多恨不得工資翻倍還不夠,到了月末還能保證正常飲食已是幸運,哪還有40%的錢來投資,能留個4%就不錯了。再說10%的投資收益率去哪兒找,銀行理財產(chǎn)品的收益率到6%就不錯了,P2P(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點對點借貸平臺)搞不好直接“跑路”了。德國其實更慘,負利率時代,銀行勉強維持著0.1%的利息,上哪兒去找靠譜的投資呢?好不容易攢了一點兒家底,結(jié)果積勞成疾去了一次醫(yī)院,出院之后一貧如洗,好像過去幾年都白干了。

表面看起來確實是這樣,但是深入剖析一下呢?一個月的支出減去房租、水電費、飯費等必需開支,還有許多錢就那么不知去向了,買了什么后來自己也想不起來了,家里東西越來越多,可是常用的還是那幾樣。仔細回憶一下,好像一個月也沒有那么多必需開支,再思考一下,省錢好像也不是那么困難。消費開支是非常彈性的,表面看起來都非花不可,實際上壓縮空間非常大!

再說醫(yī)療問題,這個時候就體現(xiàn)出保險的重要性,如果擁有一份商業(yè)醫(yī)療險,大病小病幾乎不用擔心,每年自付上限一般為1萬元,基本不會出現(xiàn)什么大問題,也不會有因病致貧的擔心。

整個財務自由計劃可以概括為:開源、節(jié)流、加固,分別對應著積累本金、投資和保險。

開源、節(jié)流大家耳熟能詳,我簡單說一下容易被忽視的加固。有資產(chǎn)還要守得住,要能抵御天災人禍,小概率事件雖然極少發(fā)生,但是一旦發(fā)生往往后果比較嚴重。明明已經(jīng)實現(xiàn)財務自由,卻由于一些意外“一夜回到解放前”,這樣的情況沒有人愿意看到,所以保險是理財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國內(nèi)有幾個不應忽視的剛需險種——醫(yī)療險、重疾險、意外險和壽險,這部分的內(nèi)容我會在這本書的后面專門解讀。

財務自由不等于從此蹉跎人生

工作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財務自由并不是讓我們從此脫離社會不再工作,而是給我們一個重新思考的機會,讓我們有底氣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當我們不再為收入和維持生計所困的時候,才有機會真正覺醒,追求我們想要的東西。

事實上,雖然許多人追求財務自由的一大動力是可以有資本待在家里徹底放假,但是真的休假幾個月以后又會渴望重新回歸工作。阿德勒心理學有一個相關(guān)解釋,獲得貢獻感是幸福的核心之一。只是這一次我們不再為錢而工作,而是為了自我實現(xiàn)和創(chuàng)造價值。

財務自由領(lǐng)域的早年“網(wǎng)紅”——《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羅伯特·清崎(Robert Toru Kiyosaki),在其系列著作《富爸爸年輕退休》羅伯特·清崎,莎倫·萊希特.富爸爸年輕退休[M].蕭明,譯.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9.中也分享過這段心路歷程。

1994年,在經(jīng)過了近10年的奮斗之后,我終于獲得了財務自由,那年我47歲。我的朋友奈爾打電話告訴我:“在出售公司后一定要至少休整一年。”“休整一年?”我回答,“我要退休,再也不會回來工作。”“不,你會回來的。”奈爾說,“不到3個月,你就會感到無聊透頂,然后創(chuàng)立另外一家公司。”他說,“對你來說,最困難的事情莫過于無所事事。這也就是我為什么建議你,在另起爐灶之前至少要休整一年。”

后來不到3個月,清崎就開始想念工作,想要回來。但是他記著自己當時的目標,真的堅持休整了一年。他開始適應和享受新的生活,因為沒有陷于忙忙碌碌,有時間思考到底什么才是對自己最重要的,這也造就了后來《富爸爸窮爸爸》這個系列作品20多年的暢銷。

實現(xiàn)財務自由并不是人生進取的終點,財務自由只是給我們說不和選擇人生的底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安市| 虞城县| 新疆| 桑植县| 琼海市| 垦利县| 汝阳县| 绥滨县| 丘北县| 天长市| 门源| 青田县| 纳雍县| 稷山县| 罗源县| 商河县| 南江县| 都兰县| 新宾| 昔阳县| 望谟县| 孟村| 中西区| 丰顺县| 嘉义市| 德惠市| 沽源县| 区。| 德阳市| 卢湾区| 长治市| 望奎县| 永和县| 崇文区| 登封市| 博客| 扎囊县| 河北省| 鸡泽县| 崇左市| 宁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