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6章 靈魂擺渡 2

  • 以父親之名
  • 以筆入畫
  • 4912字
  • 2020-11-02 16:33:02

果然,像夏志所說的那樣,通過這一小片生命力超強的柏樹林改造,這里的泥土慢慢開始變厚,土壤也越來越肥沃。

現在這里的生機跟十幾年前相比簡直就是天壤之別,曾經的荒蕪之地披上了綠裝,變成了一片青翠、養眼、綠樹成蔭的柏樹林。

夏志在林中的一個空位上挖了一個小窩,這個窩并沒有對著旁邊的樹,它往里面進去了一些。窩挖好后,夏志放下工具,又小心翼翼的把那個骨灰盒子放進窩里,然后才慢慢的開始回填土。

這里是山林,林中禁止一切用火,所以全程夏志都沒有點香燒紙,因為這個原因他來后山的時候連火柴都沒有帶一只。不過夏志的誠意依然在,填上土后他對著埋骨灰盒子的地方跪了下去,然后磕了三個頭。

做完這些他才又在第一個窩的前方挖了一個小窩,窩挖好后他又從旁邊的一個柏香樹苗圃里,連帶著一大坨泥土一起挖出一棵柏香樹。

這塊苗圃里的柏香樹苗,是夏志用買來的柏香樹種子自己撒的。

很快夏志便把柏香樹苗種到了窩子里,這棵樹的位置正好對著旁邊幾個方向的樹苗。雖然是連帶著泥土一起挖的,但是現在天氣熱,不知能否成活。如果不能成活,等到天氣適合種樹的時候,夏志會重新把樹苗補上。

栽好樹苗他又澆了整整一小桶水,這也叫定根水。

最后夏志拿出那塊事先準備好的牌子掛到新種的樹苗上,那塊牌子上刻著“陶強”兩字,這兩個字的下面有一行小字,那是陶老漢的生卒日期,背面還有一小段文字,那是對陶老漢生平事跡的簡介。

僅從外觀來看這里與普通的樹林沒有區別,但是每年清明那段時間,夏志都會抽空來這里一趟,來這里前他會去打些散裝酒,還會稱上一些糖果。

那個時候來這里他通常都會待上半天,用老人的話來說叫和他們嘮嗑嘮嗑。

生前喜歡喝酒的人他會撒上一些酒,喜歡吃糖的人,他會放上兩顆糖,不過糖紙會剝掉,因為他擔心糖紙會污染這大好的綠水青山,臨走前他會帶走糖紙以及所有可能對環境造成污染的物品。

很快夏志就回到福利院,那些老人都站在大門口等著他,大門口站著密密麻麻的老人,看上去倒也壯觀。

這個葬禮極其簡單,除了真心實意的守夜外,這樣的葬禮用的時間也并不多。

對這些孤獨無助的孤寡老人來說,這樣的葬禮雖然算不上豪華,但是卻一點都不簡單。再豪華的葬禮都是給活人看的,說白了只是給一個家庭撐撐門面,顯顯面子,人死后對這樣的排場知道個屁。明眼人都懂,無論多么豪華的排場都不過是過眼云煙。對死者真正有用的是:生前盡孝的孝心,以及百年歸世后擁有一顆對死者虔誠的真心。

對這里的老人來說夏志這位真誠又踏實的人,不管生前還是死后他對這些老人的真心才是他們最想要,也是最需要的。

其實,最開始實行火葬的時候,這些老人非常排斥。他們原本來自海州的各個地方,火葬才推廣不久,他們對火葬不夠了解,他們覺得那個太嚇人,一把火點燃一燒就什么都沒有了,所以一開始他們接受不了。他們雖然沒有辦法,但是他們還是用行動來證明他們反對的決心——那就是絕食。

老年人的思想固執,他們的思想工作最不好做,不過夏志還是成功了。

夏志非常清楚全國人口不斷增加,使得土地尤其是耕地愈發稀缺與重要,所以國家開始大力推廣火葬,改變人們陳舊與落后的思想觀念。其實這一舉措還是為了緩解人口增長與耕地不足之間的矛盾,保證國家的糧食安全,還是為了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說到底還是為了子孫后代。

夏志覺得應該改變這些老人守舊的思想,畢竟傳統的東西里有好有壞,雖然好的更多,但我們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把好的部分留下,把不好的部分去掉。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夏至傷透了腦筋。

那次他們又無意中提到這個話題,“其實土葬和火葬沒啥區別,葬禮最大的意義就是對死者的緬懷,人死后就啥都不知道了,離開這個世界后依然有人記得才更有意義,才更為重要,這樣他的生命就以另一種形式在這個世界延續,這樣他就繼續留存于別人心中、腦海中,繼續被別人心中的暖意所溫暖。”夏志小心翼翼的說道。

沒有人說話,夏志小心的看了一眼旁邊的老人,他們好像陷入了沉思。

“其實火葬還是有很多好處的,我個人認為最大的優點在于:為子孫后輩保護了珍貴的土地資源。土地不是某個人的私人物品,它滋養著莊稼,養活著我們每一個人,它負擔著養活全人類的責任,它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尊敬。”夏志覺得自己好像對他們說的只是些大道理,可仔細一想又覺得道理的確是這樣。

“子孫后輩,關我們個球事。”角落里坐著的王大爺突然吼道,他的聲音出奇的洪亮,里面好像還包含著一種叫憤怒的東西。

原本人群里是安靜的,通過這一聲吼叫,立馬帶動了人們的情緒,原本安靜的人群開始躁動起來,躁動過后又開始沸騰起來。

王大爺的話有些不好聽,但仔細想想還是有幾分道理,話糙理不糙,他說的也并沒有錯啊。

后代跟在坐的這些人有什么關系呢,來這里的人大多都斷了香火,哪還有什么后輩。莫說后輩,此時在坐的這些人在這個世界上幾乎連一個親人都沒有,就算個別有的,幾年也不會來看他們一次,死的時候不知道會不會發發善心來上一趟。所以屋內的老人立即被他的話感染,空氣中一下子充滿了憂傷,屋內只要有人的地方都響起了議論聲。

“我們在這里望眼欲穿,可家里早已經沒了期盼。”

“我們都是孤獨的沒有親人的人,我們都是被命運拋棄的人。”

“對于死人來說,如果棺材是床,那墓穴就是房子,墳墓是骸骨將住上一輩子的家。”

“我們哪還有親人,如果有親人也不至于來這里,我們還得感謝國家,感謝好心人,感謝夏志,不然我們恐怕連一個落腳點都沒有,死在路邊真的就成孤魂野鬼了。”

……

老人們一句句或大或小的議論聲向夏志傳來。

夏志知道這些老人大多命運坎坷,他也知道他們心里苦,還孤獨,所以他們渴望愛,渴望慰藉,渴望一個歸屬,所以他們才這么在意,這么相信一些本就虛無縹緲的東西。

當然夏志也知道他們心里有一種傳統喪葬文化情節。其實葬禮表達的是后輩對逝者的孝意以及緬懷,現在卻變成了這些老人心中的結。夏志也明白有些老人口中所說的只是農村迷信的說法,有些事并不像他們想象的那樣。

“其實人死后很多東西都是身外之物,火化后人的組織并沒有全部消失,還會剩下骨灰,這才是人體的精華。而且人死后回歸大自然才是最好的歸屬,進入墓穴的初衷只是為了方便人們瞻仰,百年、千年之后最終都會化成黃土,回歸大自然。人類是大自然的產物,生存的一切條件都離不開大自然,人本來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所以人死后回歸大自然理所應當。我個人認為生前幸福快樂,充實沒有遺憾才是最重要的。人來到這個世界不容易,離開的時候這個世界上還有人記得才最重要。死后人會變成一堆枯骨,枯骨最后會化為一堆泥土,活著的人還記得死去的人的生平事跡以及音容樣貌比什么都重要,因為這樣的話,這個世界還有人以另外的形式紀念他。如果您們認為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有人送別能照亮去世的人通往天堂的路,那么我愿意為這里的每一位老人做這樣的事。如果您們需要,我愿意當您們的擺渡人,我會送您們每個人最后一程,我愿意做那個孝子。”

那些老人一下子安靜下來,他們都認真的看著夏志,夏志的目光也掃過在場的每一個老人。

“您們還有親人,如果您們愿意我就是您們的孩子。”一道平穩有力的聲音突然在屋內響起,聲音不大,但也并不小,足夠屋內所有人聽清楚。

“你是我們的孩子?”所有老人都看著夏志,要是他們真的能有一個這樣的孩子那就好了,擁有一個如此孝順、懂事、有愛心的孩子是這里每一位老人的渴望。

“你怎么可能是我們的孩子,我們憑什么能有你這樣的孩子。”黎大爺說道,他的聲音里包含了落寂與嘆息。

“以兒子的身份,以父母的名義!”夏志看向每一位老人,看到最后一個老人時他才慢慢說道,“以后我就是您們的孩子。”

說完這話夏志突然“撲通”一聲跪下去,他對著所有老人一連磕了三個響頭。完全沒有一點防備,夏志突如其來的舉動驚呆了眾人,所有人都張著嘴,用詫異的眼神看著夏志。

屋內靜悄悄的,早已聽不到其它聲音,所以每當夏志額頭接觸到地面時,那撞擊聲都非常惹耳,仿佛能震碎人的心。

沉默了,沉默了,所有人都沉默了,他們一動不動全都保持著夏志下跪前的姿勢,所有人都呆呆地看著夏志,眼里分明早已翻滾起淚花。

夏至并沒有起身,他依舊保持著跪拜的姿勢,已經紅了眼眶的他說道,“世間太美好,單個人太渺小,來一趟的確不容易,所以我們都要好好活下去,不一定要活成年輕時渴望的模樣,但一定要壽終正寢,平靜安詳的離開這個世界;人死后如果還有人掛念,還有人記得,那這一趟人間便算沒白來,這一生不論長久,還是短暫便都值了。我永遠都記得您們,您們永遠都活在我心中,這輩子認識您們是我最大的幸運,因為您們的存在給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讓我的人生更加圓滿,謝謝您們,愿您們都能長命百歲,只要我還活著我就會永遠陪在您們身邊。”

夏志認真又嚴肅的看了屋內所有老人一眼,“我叫夏志,我以我的人格和生命起誓。”

所有的老人都愣住了,他們的內心激動澎湃,仿佛沸騰的水在翻滾,那一刻所有人都感動得像一個小孩,沒有人知道那是多久以前才有過的感覺。

這以后他們的關系更加親密,后來他們成了幾乎無話不說、無事不談的知心朋友,用老人們的話來說叫忘年交。但夏志卻不這樣認為,他始終把這些老人當做最尊敬的親人、長輩。

后來這些老人慢慢的接受了夏志的建議,但是他們提了兩點要求,其實嚴格說起來要求只有一點,另一個嚴格說來只能算是請求。

第一個要求就是:任何人死后尸體都要在福利院停上兩天一夜,才能通知火葬場的人。一來他們擔心自己沒死透,直接送入火葬場他們怕,停上這個時間后臨行前一定要仔細檢查一次死者面部,確定已經沒了生命氣息才能運走尸體;二來停上兩天一夜是他們希望死后在這里多待一會,畢竟他們在這個世界上的最后時光是在這里度過的。他們想多待一夜,但是他們也怕影響到其他人,主要原因還是夏天海州太熱,尸體不能存放過久。

另一個就是他們請求夏志的了,他們希望夏志百年歸世后也用同樣的方式與他們葬在一起,他們也并沒有其它意思,他們的想法其實很單純。

從那一刻起他們就已經開始依賴于夏志,他們覺得跟夏志在一起有安全感,心里有著落,生前夏志讓他們信任,死后也要挨著他才能踏實。活著離不開,死后就更加離不開了。

關于停尸兩天一夜這個事,夏至去找福利院領導商量。領導面露難色,冬天還好,在夏天就不行了,海州夏天天氣太熱,尸體不能存放太久,就算不臭,也會滋生大量細菌,對環境不利。

夏志又跑去與老人們商量,老人們都通情達理,他們想了想的確是這個道理,于是他們做出了讓步。征得了他們的同意后,最終把停尸時間統一為一天一夜,或者十個小時以上。當然還得以具體情況而定,如果天氣實在太熱,時間還可以再縮短。

另一個關于夏志死后跟他們葬在一起的事,夏志搖搖頭笑了起來。搖頭并不是拒絕他們,夏至把他心中原本的想法告訴他們:夏至死后就去火化,火化后他的骨灰不入土,如果有條件就把他的骨灰撒入他老家的那條小溪,溪中魚蝦把他的骨灰吃了后,他就融入到它們的身體里,一代代快快樂樂的遨游在小溪。

夏志還告訴他們,小的時候曾經有一段時間那些魚蝦養育了他,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他也要報答它們一回。魚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愛的精靈之一,它們遨游在水中就像飛鳥自由自在的翱翔于天空,死后還能成為它們的一部分也是挺不錯的事。”

那一刻所有人看夏志的目光都不一樣了,他們覺得夏志就是上天安排給他們的天使。雖然他們沒有子孫后代,但是卻有夏志關心、陪伴、照顧著他們,這是他們不幸的人生中唯一的幸運,還是一個大幸運,就算親生兒女都不一定能夠做到他這個樣子。他們很幸福,能遇見夏志這樣能慰藉他們那顆蒼老、孤獨又無助的心的人,一切都值了,他們不后悔來這人間一趟。

最終夏志還是答應了他們,死后要跟他們在一起,陪他們到天荒地老。夏志這樣做并不是相信迷信,而是為了延續這個世界的愛。他知道那些老人的內心世界空虛,需要精神上的慰藉,而夏志甘愿充當慰藉他們精神的良藥。

夏志還告訴他們:他死后立不立碑,入不入土都無所謂,他是唯物主義者,他不相信那些。所以這以后福利院的后山上才慢慢有了那一小片別致又有意義的柏香樹林。

在夏志的影響下這些老人發生了變化,思想上他們不再古板,好多事情也能夠一下子看開;心情更是舒暢無比,從此伴隨他們的歡聲笑語更多,他們臉上的笑容也更多,老人相互間的交流也越來越頻繁;身體也比以前硬朗了許多,連感冒都比以前更少,飯量也增大了一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武区| 屏南县| 贵定县| 平昌县| 喀喇| 阿拉善右旗| 千阳县| 杨浦区| 临沂市| 山阳县| 萝北县| 诏安县| 鹤壁市| 鱼台县| 扶绥县| 陆良县| 许昌县| 枞阳县| 交口县| 武宁县| 汽车| 沁阳市| 如皋市| 屏边| 兴业县| 郓城县| 彰化县| 桂林市| 循化| 景谷| 宁乡县| 芜湖县| 马边| 松阳县| 台南县| 连云港市| 鄱阳县| 台湾省| 虎林市| 张家港市| 南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