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讀左傳(下):邪惡制造者VS忠誠衛士
- 張德文
- 2751字
- 2020-11-30 18:08:44
01 母子、兄弟、王冠
公元前722年的一天,鄭莊公忙著處理國事,忽然見幾個侍臣在殿外探頭探腦,還小聲嘀咕什么,鄭莊公立即叫他們進來,問個明白。
“小臣該死!”
“小臣不該聽到那些流言蜚語!”
“君上恕罪!小臣絕不同意那些胡言亂語!”
“……”
侍臣們一個個俯身求饒,卻始終不吐露出一點實情。
鄭莊公急了,他大喝道:
“寡人什么時候定你們的罪了?寡人只是在問明你們議論的內容,你們再不說清楚,寡人可真要定你們的罪了!”
莊公越著急,侍臣們越害怕,一個個沉默不語。
“君上息怒!小臣們的確聽到許多傳聞,小臣只是不敢……”一個膽大的侍臣終于抬起頭來說話了,“請君上恕罪,小臣才敢……”
“說吧!寡人恕你無罪,你只管照實說來!”
“先是大臣們有所議論,現在街頭巷尾都傳開了,說是……說是……”侍臣又停頓了一下,偷偷地看一看莊公,干咳一聲,終于決心說出來,“都說君上不孝不悌:對母親忤逆不孝,對弟弟手段毒辣。”
原來是這么回事!
鄭莊公放長線釣大魚
其實鄭莊公早就聽到了一些風言風語,無非是說他處置母親武姜慫恿弟弟叔段作亂奪權一案太過狠毒,“放長線釣大魚”“引蛇出洞,聚而殲之”,不符合母子、兄弟之間的道德準則,人們哪里知道他有自己的難處。
父親武公掘突繼承祖父的基業,治國有方,臨終時把大位傳給了自己,而不是弟弟叔段,是因為老人家知道叔段權力欲太強、做事不穩重,哪料到埋下了宮廷政變的禍根。
原來莊公是長子,母親武姜生他時難產,給他取名“寤生”(難產),一直不喜歡他,只偏愛老二叔段。武姜對莊公的繼位也不高興,曾多次勸武公傳位給老二,等老大登位成了事實,她便暗地支持老二在他的封地招兵買馬,擴大地盤,準備篡位。大臣們一次次向莊公報告情況,一次次請求莊公采取措施,可莊公知道不等事情產生質變,叔段動真格地舉起反旗,自己討伐親弟弟反會招人議論,不如讓他徹底暴露再說。所以莊公每次都只是淡淡一笑,“多行不義必自斃,跳得越歡垮得越快!”直到得知叔段母子里應外合起兵的準確日期,才斷然說:“是時候了!”隨即令大夫子封率戰車兩百輛及甲兵步兵各兩千, 一舉殲滅了叛軍,叔段逃到共國(今河南輝縣)。莊公將母親莊姜逐出都城(在今鄭州南),發下毒誓:“不到黃泉,永不相見!”
的確,莊公在孝悌之道和鞏固權位之間做過痛苦的抉擇。現在看來,他曾經做出的決定并沒有錯。三十六歲、登位二十二年之久的莊公深知如果不鏟除叛亂者,權位便會易手;哪怕對手是親兄弟,哪怕得罪自己的母親。何況他了解叔段的品德和能力,叔段能守住祖上的基業?笑話!
但如今輿論迫使他反省自己:趕走叔段尚可,與親生母親斷絕關系是不是太過分!他苦惱!他后悔!
邊境守吏潁考叔聽到消息后,決心跑一趟京都為莊公分憂。他備齊禮物來到宮外,得到允許,進宮稟報了守地潁谷(今河南登封西南)民眾安居樂業的情況,莊公大喜,傳令賜宴。
潁考叔吃完飯食,肉和肉汁一動不動。莊公奇怪地問:“寡人讓做的菜肴不好吃嗎?”
潁考叔起身謝罪:“您恩賜的美味十分可口,只是微臣的母親每天只能吃到微臣給她老人家做的飯菜,從來沒嘗過國君賜給的菜肴,請您恩準讓我帶回家去。”
莊公十分感動,長嘆道:“人皆有母可孝,獨我不能。”
潁考叔故意追問原因,莊公便如此這般說了一遍。
潁考叔說:“這事并不難,黃泉不就是地下水嗎?您只要令人挖一條地道,見到水以后,在地道中與老人家相見就可以了。”
莊公大喜,立即照辦。
母子相見在“黃泉”
六月中旬的一天,萬里無云,蟬鳴陣陣,微風吹過,暫時驅走燥熱。
侍衛圍成的圈子擋住了圍觀的群眾,不一會兒,莊公的車隊過來了。
莊公走下車,他身著便服,目光凝重,表情嚴肅,走進圈里,在地道口停步,抬頭向天,嘴唇微微張合,隨即走下地道。
莊公見到在地道里等候已久忐忑不安的武姜,連忙跪下叫道:“母親!”
他自責、喜悅……
武姜也百感交集,慚愧、高興……
母子相擁片刻,莊公抬頭賦詩:“尋母來到地道中,我的心里樂融融!”
他攙扶武姜走出地道,天空湛藍,幾片白云飛過。侍衛行禮致敬,圍觀者鼓掌歡呼。
武姜情不自禁地吟起詩來:“走出地道見太陽,我的心情多歡暢!”
莊公母子相見在“黃泉”的事情傳開后,人們議論道:“如果不是大孝子潁孝叔出主意,莊公不孝不悌的罪名可就要遺臭萬年了!”人們哪里知道,權力欲與自私交織成一條毒蛇時,連親情都會吞噬掉。
鄭莊公在位四十三年,創造了鄭國國力的鼎盛時期。莊公晚年,北戎犯齊,齊國向鄭國求援,莊公令太子忽領兵出征。
公子忽:我的幸福我做主
公元前706年,公子忽北伐戎人大獲全勝,他俘虜了北戎兩員大將,向齊僖公獻上北戎甲士首級三百。
齊僖公忙令人賜座,他笑瞇瞇地打量著公子忽,對這位年輕而英俊的將軍——未來的鄭國國君喜愛有加,隨即將心中早已有過的想法說了出來:
“公子,難得你年輕有為,救敝國于危難之中,寡人無以為報,小女才貌雙全,待字閨中,我欲將她賜予你侍奉左右,如何?”
公子忽頗感意外,他忙起身婉言謝絕:“蒙大王不棄,給我一次出戰錘煉的機會,是我的榮幸,我怎敢再得到大王這樣的恩寵。”
公子忽退下來后,大夫祭仲向他進言:“您雖貴為太子,但弟兄好幾個:公子突、公子子亹、公子子儀都是您未來的競爭對手。如果應了這門親事,有大國的支援,這對您的繼位將大有好處。”
公子忽搖搖頭說:“我受齊國之請出戰獲勝,幫齊國解了圍,是出于道義,并不是施恩。即使是恩,也不能想著要回報,否則‘恩’就變成了債,此事萬不能答應。”
其實早在數年前,齊僖公就打算把他的女兒文姜嫁給公子忽,也遭到了公子忽的拒絕。那時,公子忽已娶陳國的媯氏為妻,況且文姜與她的哥哥諸兒(即后來的齊襄公)私通,名聲極壞。別人詢問他拒婚的理由,他只是說:“每個人都有適合他的另一半,文姜不適合我。個人的幸福要自己做主,我不能仰仗大國!”
公子忽就是這樣一個品德好有骨氣的人,可惜權力斗爭的“游戲”太殘酷、太無情,他竟無力逃脫這場“游戲”的“規則”。
莊公逝世,公子忽繼位為昭公。
莊公寵姬宋國大夫雍氏的女兒生兒子名突,與昭公忽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宋國國君莊公為扶植親宋勢力,抓住鄭國挺昭公的重臣祭仲,威逼他改立公子突。消息傳來,昭公忽出走衛國。公子突登位,是為厲公。厲公突在位先后共十一年,執政也不順利,中途被趕下臺達十七年之久,其中昭公忽復位兩年多;昭公弟弟子亹、子儀依次在位一年和十四年。昭公忽復位僅兩年零四個月,就被忌恨他的大臣高渠沵殺害,估計年齡不超過四十歲。
此后鄭國政局起起伏伏。直至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子產登上政治舞臺,百余年時間里歷經五代國君。鄭國統治集團內部王冠之爭,撕破了母子、兄弟之間溫情脈脈的紗幕,廝殺火并,激烈而殘酷,以致國力大衰,早已不是莊公那時的盛況了。
說明
本文根據《左傳·隱公元年》《左傳·隱公八年》《左傳·桓公六年》《左傳·桓公十年》《左傳·桓公十五年》《左傳·桓公十七年》中的資料編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