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序言 小學一年級,閱讀開始了!

此時此刻──終于──時間到了。黃、橙、紫、綠的磁性字母貼在校門口的歡迎展架上,拼出了“歡迎一年級同學入校”的字樣;我的辦公桌上,擺放著新學年的學生名冊;我的目光捕捉到了黑板上的一行字:“親愛的一年級學生們,歡迎升入一年級!你們將會很享受一年級的閱讀生活的!愛你們的,語文老師。”

這是開學之前最美妙的24小時,我在思考一個重要的問題:作為這些即將從幼兒園步入小學校門的孩子們生命中的第一個正式的語文老師,我應該怎樣幫助他們打開閱讀的大門,讓他們成為一個個熱愛閱讀的孩子呢?

閱讀的意義

我的同行們可能會注意到:越來越顯著的情況是,語文閱讀教學不再是必修課中強調的條條框框,而是能帶領我們實現遠大理想的具體內容。而其技巧和策略,則是引導步入小學階段的孩子們在主動接觸閱讀內容的過程當中,理解作品意義、增長自身對世界的認知,讓閱讀真正成為他們生活中一項必不可少的工具。

在我從事語文教學工作之初,我就秉持著一個重要觀點,那就是“閱讀是有意義的”。如今我已從教近三十年,我仍然認為這一觀點非常正確,因為它帶來的是大家對于閱讀理解技巧和策略的重視;是即便隨著年代的變化,仍能被當代視為衡量語文素養的最高標準的工具。由此可見,在教導這些最年幼的兒童閱讀的時候,“有意義”仍然是重中之重!

那么,如何讓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們愛上閱讀呢?我發現,指導我進行閱讀理解教學工作的原則,恰恰也是指導我從事其他工作的原則:確保學生和我自身都對當前所進行的工作了如指掌──了解為什么這項工作是重要的,要完成它我們需要克服哪些困難;關注孩子們的學習時間規劃,以及他們的學習、思考和成長初現端倪的時機;從孩子們承擔起學習新事物和重要理念的責任的那一刻起,就充分地信任并支持他們。所有這一切都讓我能夠以自己所篤信的原則為基礎,做出深思熟慮的決策。

作為教師,我們充分了解自己工作背后的理論,我們的行為與信念相互契合,而且我們還能夠清晰地說明我們做了什么、為什么這樣做,這讓其他人非常信服。學期之間,總會有家長問我:“你是只教孩子們認字還是也教其他的內容?”因為我腦海中已形成的關于閱讀教學的這些具體方法,家長們的這些問題已經難不住我了。我知道自己該說些什么。我的答案不再模棱兩可,我的行為不再猶豫不決,我的態度也不再避重就輕。我不會再為了迎合他人而說話。我的頭腦清晰、信心十足、沉著冷靜,即使與“自己”意見相左,家長們也會欣賞并尊敬一個“精通自身業務”的老師。

 

從一份重要報告中獲得的啟示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期,美國誕生了一份專門針對閱讀者行為習慣的調查報告,即由皮爾遜、多爾、杜飛和羅勒于1992年所做的《流利閱讀者之調查》報告。研究者花費了大量的精力,試圖探究閱讀起來很流利的人如何理解文本,而閱讀不流利的人為何無法理解文本,以及通過哪些手段可以令初學者迅速提升閱讀理解能力。就該報告而言,皮爾遜等人明確指出了所有年齡的流利閱讀者在意義構建過程中所使用的策略,他們進一步建議應該通過各種渠道來推廣這些策略。

具體而言,該報告認為,一個積極主動、深思熟慮、精通閱讀的人在理解文本的過程中會使用如下策略:

◎ 在閱讀文本之前、之間、之后皆會調用先前已有的與文本相關之知識。

◎ 在閱讀文本之間和之后會創造出視覺以及其他感觀通道的影像,通過文本之中的線索歸納總結,進行批判性地推理,并給出獨到的解釋。

◎ 就自身、作者以及正在閱讀的文本提出問題。

◎ 尋找文本中最重要的思想和主題。

◎ 對所閱讀過的書籍加以綜合考量。

將這些策略用在我具體的語文閱讀教學之中,即我會開始轉移自己以往在閱讀課堂上的關注點:以前如果有人問我課堂上要做什么,我會說“推理”,或者“綜合考量信息”,又或者“提出問題”。但是現在如果有人問我課堂上主要做什么,我也許會說:“我們會綜合考量一個周期內學過的所有信息”或者“我們要建立起世界其他地區人類是如何生活的知識背景”又或者“我們將要學習的內容是──讀者會如何提出并解答問題,確定文章主旨和重點,并綜合考量各方面信息,借此達到通達閱讀文本及其材料之目的。”

 

閱讀的技巧與策略

為了能夠讓兒童主動閱讀文本,理解作品的意義,并進一步對人類思想有更深入的理解,技巧與策略乃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所謂策略,即學習者如何靈活使用具體的步驟,更加明智地處理與自身相關的恢宏且重要的信息,努力成為學校、社區乃至更大范圍內一名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

美國的《教育共同核心州級標準》就曾針對閱讀素養這樣寫道:

當今世界,無論是傳統的書面印刷,抑或新近興起的數字信息資料,皆可謂汗牛充棟,正因如此,學生為了從中加以篩選,已經習慣了去進行批判性閱讀。他們已然可以主動地與高質量的文學作品和信息文本之間建立起廣泛、深入且思考周詳的聯系,而這些文本恰恰能夠幫助一個人充實知識、豐富經驗、拓寬看待世界的視野。當代兒童幾乎是自然而然地展現出強有力的推理能力以及對于線索的運用能力,如此,他們不僅個人得到了成長,作為一個民主共和國的國民,亦更加盡責。

 

的確,這里所說的過程在幼兒園時代就已開始了!從幼兒園開始,學生就可開始學習如何成熟地進行閱讀,如何去努力地“與高質量的文學作品和信息文本建立起廣泛、深入且思考周詳的聯系”。為了能夠讓孩子的閱讀能力得到提升,我們必須教授給他們必要的工具知識,這種需求已前所未有地迫切,難道還有人對此持懷疑態度嗎?

雖然對于各種標準來說,人們的關注點都在于“結果”,而非“方法”──如此,怎樣實現這些目標的重擔,就落到了語文教師的肩上。那么,在一學年的學習周期中,如何有效傳授閱讀技巧和策略,讓學生們愛上閱讀呢?首先,我們需要從總體上構思藍圖。教師應該問自己以下問題:

◎ 我希望孩子們在十年之后能夠從我的閱讀教學課程中理解、回憶起哪些內容?

◎ 為什么本次學習非常重要?

◎ 哪些核心問題能夠引領我們──我們的熱切期待與透徹理解的燈塔矗立在何方?

◎ 我們的長期目的/目標是什么?知識相關的目標,策略相關的目標,測驗相關的目標這三者之間的比例是否均衡?

◎ 學生在主動閱讀文本內容、了解作品意義、加深理解的過程中需要使用哪些方法和策略?

◎ 學生如何才能夠表達出他們的理解程度?

◎ 我如何在此學習期間將閱讀、寫作、聆聽與演說的標準結合起來?

◎ 我所掌控的時間有多少?具體是幾天?(在日歷上將最后一天標畫出來,從該日開始向前制定計劃。)

這些問題乍看起來也許會令人感到抱頭縮項,不過,請跟隨我!接下來的整本書,我會向讀者們一一展示這40個教學方法和操作要領。

我一直在尋找──相信你也是如此──尋找那些能夠激發孩子閱讀興趣、提高教學質量的新書籍、新方法。所以這是我在這本書中重點要介紹的內容,而在本書的末尾,我還列出了關于閱讀課教學的一些常見問題,這些也極有可能就是你們常會一起談論的話題。

設計語文閱讀課是一項具體的工作,在當今的大環境之下,語文課中閱讀教學的開辟已經成為越來越必要的趨勢,閱讀作為學習語文知識的最主要的途徑,其教學成果是直接與學生的語文素養的提升掛鉤的。教師的確需要根據自己對于閱讀的理解以及對學生當下階段的認知水平,確定講授閱讀理解的最佳方法,這將令孩子們持續受益。我們每一學年的課程標準需要放置在真實的教學和學習的背景之下,不能僅被視作一張需要單獨傳授的技巧清單。

這是一項隨時間推移而愈加復雜的工作──揠苗助長對孩子無所幫助。因此,讓我們放慢節奏,思考一下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深呼吸,保持冷靜,去教書育人,做最好的自己。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在此過程中助君一臂之力。

祝你閱讀愉快!

黛碧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鄢陵县| 桓仁| 修武县| 城固县| 隆昌县| 宜昌市| 白城市| 肇庆市| 繁峙县| 永胜县| 顺平县| 墨脱县| 鹤岗市| 康马县| 香河县| 娱乐| 安丘市| 自治县| 佛学| 环江| 淮南市| 无锡市| 泗水县| 永新县| 石首市| 海宁市| 铜梁县| 漳浦县| 白银市| 张家川| 普兰店市| 温州市| 松原市| 漾濞| 乌恰县| 泽州县| 集贤县| 浑源县| 娱乐| 四平市| 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