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街是哈爾濱的一條龍脈,以博物館附近的轉盤道為分界點,東邊叫東大直街,西邊叫西大直街。大直街地下是哈爾濱的地鐵1號線,據說地下是銅片疊成的龍鱗。
人在失意和心空的時候常常會求助神靈。我第一次考研失利后,我覺得我需要去孔廟拜拜老夫子,虔誠祈禱一下,讓他老人家助我一臂之力。我決定走著去,一是虔誠,二是省錢,三是解壓,四是因為我暈車。
西大直街上有高校,從西大橋出發,右手邊先是紅紅的肯德基,然后是越走越細的人行道,與人行道平行的地方是小立交橋。下了橋,右手邊是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正門。左手邊是百腦匯,但是現在已經遷走了,成了校企聯合的產業孵化基地。
繼續往前走,左手邊是工大附中,是哈爾濱數一數二的初中。
再往前走,右手邊是一塊空的草坪,有只二哈在給草兒施肥。草坪旁邊是黃色的平房,是很舊很舊的老房子,房門朝向街道,門是開著的,掛著幾件衣服,一塊紙殼上寫著“外貿甩貨”。
再往前走,就到了家樂福購物超市。里面三樓的金漢斯是我的最愛,每每想吃肉,就會來這里,因為肉的品質不錯,更因為肉是肉,瘦肉的肌纖維清晰可見。
再往前走一小段,左手邊是黑龍江省博物館,相鄰兩天的展品是不同的,因為展館小、展品多,無法一下子擺放所有的展品。
現在眼前就是轉盤道了,過了轉盤到,左手邊是老秋林公司,道上有很多阿姨大姐手里拿著拍打的小手此起彼伏地喊,“秋林里道斯紅腸搬家了......”秋林紅腸是俄式制法,熏制的,我很喜歡,南方人一般吃不慣。秋林紅腸賣的很火,每天都有很多人排隊,后來遷址了,公司就雇了很多人來做宣傳,我印象里已經有三年了。與哈爾濱紅腸相比,秋林紅腸略微貴一點點,口味差不多,只是秋林紅腸瘦肉更多,兒童腸一丁肥肉沒有。除了這兩個紅腸,比較出名的還有商委紅腸,商委家定量生產,一天就這些量,去晚了就被買沒了。不貪財者,錢財源源不斷,商委紅腸歷史也挺久遠。另一個是農大紅腸,哈爾濱有農業大學,農大的食品專業非常好,農大的紅腸也很有特色。我買到的普通紅腸,咬開后,看到一個白白的“蒜瓣”。哇!好特別。咦?沒有蒜味?呀!是肥肉。哈哈哈哈,這就是最真實的反應,后來知道農大紅腸要蒸一下,把肥肉蒸化了,這樣就非常香。
繼續往前走,就已經在東大直街上了,右手邊有基督教堂,左手邊有醫大一院。再往前走,就發現了歧路,大直街從軸線上被劈成兩條,一條是延續下去的東大直街,一條是一曼街。目的地文廟在哈爾濱工程大學校園的一墻之外,我記得是在東大直街上,于是我繼續沿著東大直街往前走。
東大直街上不是那么繁華了,有很多店面不太新的小吃店,還時不時出現佛教用品商店。我是敬畏神靈的,我的步伐有些放慢,呼吸也在減緩。我是個冬天出生的人,據說冬天生的人與宗教和哲學都比較有緣,加上我之前總夢見佛像,所以置身于此境,有點神神叨叨的,神魂有點離散的感覺。
我繼續往前走,看到了幾根白色的大柱子,這應該是個什么院落的大門,院里面綠樹非常多,白色的柱子和綠色的樹相互映襯,非常美。我進了這個院落,路邊有人賣桃木雕刻成的佛像和金剛經等小掛件,遠處看到了寺廟里的建筑。這里就是哈爾濱的極樂寺。極樂寺我是來過幾次的,但是都是從正門進去的,從來沒到過這個角落。
我在啟程的時候,還和自己念叨,是去極樂寺呢,還是去文廟呢?我決定去老夫子,因為老夫子管學習嘛,卻岔路來到了佛家,我把這個也當成緣分了。我知道文廟就在附近,我去問路。我看到了門口賣雪糕的大姐。
“您好!請問文廟怎么走呀?”
“從這個路口往前走,然后看到一個哈爾濱銀行,再......”
大姐本在整理冰柜里的雪糕冰棍兒,聽到我問一抬頭,感覺她的眼睛好亮,笑容也非常溫暖。如果這是西游記,我想著就是哪位菩薩的化身,來為我指路了。
尋著路,我到了夫子廟,已經是下午3點半,陽光很好,我轉了一圈,看到了許愿樹。我什么都沒帶,在院子里的地面上撿到了一塊紅布條,按在水泥地上,用我的鑰匙,在上面寫上了我的名字,寫上了2017,寫上了心目中的學校。然后,把這塊小紅布條系在了許愿樹上。
夕陽西下,我一路走過,心理變得寧靜而踏實,沿路歸家。
這一回來,我是從一曼街往西大直街走,這一側比較繁華,有公交站,有比較大的店面。右手邊,是四季爐暖——韓式烤肉店。這里的烤肉也很好,一根羊排直接烤,然后再用大剪刀剪成小塊給客人吃。哈哈,我就是喜歡肉是肉的感覺,看不出原材料的東西,我不喜歡吃。
再往前走,是一條拔地而起的黑龍。這條黑龍也是銅鑄成的,龍頭向上,四只龍爪有力,龍身是兩道彎,龍的下半身和龍尾就是地鐵上的那綿長的龍鱗下覆蓋著的部分。
聽老人講,這條大直街本是一條龍脈,一切安順吉祥。后來,極樂寺從哈南搬到這里,就壓住了龍頭,對風水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于是,就將黑龍從極樂寺中遷出來,黑龍不再受到壓制。黑龍雕像下還有八只金蟾,這里也是一道景觀。
繼續往前走,也就是往回走,到了西大直街上,在哈鐵路局附近駐足休息了一會兒。為了紀念詹天佑,這里的景觀是詹天佑雕像,還有舊時模樣的火車頭和車廂。哈爾濱就是這樣,每一處景觀都有故事,不是單純的創新藝術設計。
再往前,就是來時路的風景,回到了起點西大橋,再往前走,就是三孔橋。三孔橋邊,有一列綠皮火車,火車在鐵軌外邊臥著。這就像一頭剛剛犁地后的牛,趴在壟旁邊吃草。這個火車也算是古董了,很有時代感,從小出門就做高鐵和動車的人,一定沒見過這種車窗可以打開的綠色的火車。這個火車一部分供人參觀,里面的座位都是木頭的。另一部分,是一個小商店,出售各種煙酒糖茶。
大直街上一遭走完,據說我晚上睡覺鼾聲如雷,是累,也是睡得安穩吧。走一走,活絡氣血,蕩滌靈魂,觸碰思想,與萬化冥合,心生自我,新生自我。走一走,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