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略特波浪理論:研判股市底部與頂部的有效工具(全新版)
- (美)拉爾夫·N·艾略特
- 1520字
- 2020-09-25 17:22:17
第6章 速度、成交量和繪圖
市場沿一個方向的快速運行,常常會導致后市反方向的快速運行。比如, 1932年仲夏,道瓊斯工業股平均價格指數上漲了40點, 9周內上漲了100%,相當于每周4.5點。請注意1932年到1937年期間下跌方向的速度,如圖52所示。
在快速波動市場行情中,如1932年至1933年的上漲,有必要注意市場日K線以及周K線走勢。否則重要的市場特征,如三角形浪或者延長浪就容易被忽略。
在第七章,我們將介紹什么是“直線運動”。在平均價格指數市場中,波動速度慢、單一使用日K線可能會掩蓋重要的市場形態。以1904年1月最后一周至6月第一周為例,道瓊斯工業股平均價格指數5個月內日收盤價的最大波動范圍僅為4.09點(50.50點-46.41點)。在日K線走勢圖上,呈現出來的是一條毫無意義的直線,但如果轉換成周K線走勢圖,則呈現出完美的三角形態,浪2趨勢上漲,投資者便可以做出判斷,在三角形浪結束后,市場將向上。
成交量
水平三角形態、平臺形態或者其他類型的調整波浪,從開始到結束,成交量逐漸出現萎縮。成交量通常有助于我們看清波動的特征。但是,當市場異常地交易清淡時,成交量信號則有時容易產生迷惑性。
結合五浪運動來分析,成交量的特征十分明顯。例如在重要的上漲或者下跌行情中,成交量將在浪1放大,浪2萎縮,浪3放大,浪4萎縮,浪5放大,緊隨浪5之后,成交量應當能夠保持浪5的水平,價格即使有上揚,幅度也很小,這預示著市場將要發生反轉。
這里需要解釋一下成交量和換手率兩個概念。“成交量”是股票的實際交易數量,而“換手率”是股票成交量與上市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總數的比率。
紐約證券交易所在1938年7月公布的簡報中,以圖表形式對成交量和換手率做了有趣的比較。如圖53,交易量在1914年開始了一個上升的周期,在走完了五個大浪之后,止于1929年。然后開始了下跌周期,結束于1938年6月18日。
而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席位價格變化,也呈現出了同樣的走勢(見圖54和圖55)。
由于成交量會隨市場波動瞬間發生變化,所以追蹤換手率波浪的細節并不容易。然而,由于股票交易所席位價格波動不會受到市場瞬時波動的影響,這就成為研究換手率波動規律的有效參考。具體參見第十章,“波浪理論在其他領域的應用”。
根據紐約證券交易所簡報第11頁的內容,1928年5月的換手率是12.48%,1938年5月換手率是0.98%。我計算得出的1938年6月前18天的換手率為0.65%。1938年6月18日星期六的實際成交量為104000股,相當于5小時內成交了200000股。6月18日之前的數周時間內,成交量非常小,以至于平均價格指數中的重要股票交易經常出現長時間暫停,最終導致的結果是,一些次微浪不能出現在小時波浪圖中,而一些不該出現的卻出現了。同樣,交易量的小時波浪圖有時也帶有欺騙性。值得慶幸的是,如此低的成交量在隨后20年內應該不會再出現了。
在1937年11月發布的月度簡報首頁上,紐約證券交易所展示了1937年8月14日至10月以及其他7個同樣期限內,成交量相對于價格波動的情況。我通過百分比的形式進行分析,發現1937年8月14日至10月這一階段的市場是最引人注目的。
下面是一些有趣的對比分析:
最近的熊市
頂點(1937年3月10日): 195.59
底部(1938年3月31日): 97.46
下跌: 98.13點或50.1%
時間跨度: 一年零三個星期
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交易的資金量
1937年3月: $2,612,000,000
1938年5月: $499,000,000
1938年6月(估計值): $187,000,000
下降: 92.9%
時間跨度: 一年零4個月
64天的價格—成交量比(1937年8月14日至10月19日的持續下跌行情,與其他時間段的情況對比如下:)
1937年8月14日—10月19日: 22.2%
1937年3月—5月: 10.9%
1929年末: 11.1%
1934年2月—4月: 6.5%
其他時間: 2.1%~1.0%
紐約證券交易所席位價格
頂點, 1929年: $625,000
底部, 1938年6月15日: $51,000
下跌: 92%
時間跨度: 9年
從1937年3月到1938年6月,成交量下降了87.5%。
在圖56中,我們從公共關系部門獲得的有關交易資金量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