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洛陽女兒行

王維

洛陽女兒對門居,

才可顏容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驄馬〔1〕

侍女金盤膾鯉魚〔2〕

畫閣朱樓盡相望,

紅桃綠柳垂檐向。

羅帷送上七香車〔3〕

寶扇迎歸九華帳〔4〕

狂夫富貴在青春〔5〕

意氣驕奢劇季倫〔6〕

自憐碧玉親教舞〔7〕

不惜珊瑚持與人〔8〕

春窗曙滅九微火〔9〕

九微片片飛花瑣〔10〕

戲罷曾無理曲時〔11〕

妝成只是熏香坐〔12〕

城中相識盡繁華,

日夜經過趙李家〔13〕

誰憐越女顏如玉〔14〕

貧賤江頭自浣紗〔15〕

【題解】

梁武帝《河中之水歌》云:“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這首詩的題目即由此而來。詩首先寫貴族少婦物質生活富足和精神生活空虛所產生的強烈反差,其次寫貴族少婦和貧家女子生活境遇存在的巨大反差,由此充分表達了詩人對貴族生活驕奢及世道不公的憤憤不滿。

【注釋】

〔1〕 良人:古代女子對丈夫的稱呼。 玉勒:用玉裝飾的馬絡頭。驄馬:青白色相間的良馬。

〔2〕 膾:切細的肉。

〔3〕 羅帷:絲織簾帳。 七香車:用多種香木制成,專供貴婦乘坐。

〔4〕 寶扇:指儀仗中的羽扇。 九華帳:繡有許多圖案的彩帳。

〔5〕 狂夫:指洛陽女子的丈夫。

〔6〕 劇:劇于,超過。 季倫:晉代豪富石崇的字。

〔7〕 憐:愛。 碧玉:指洛陽女子。南朝宋汝南王妾名碧玉。樂府《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來嫁汝南王。”

〔8〕 “不惜”句:用石崇故事借指“狂夫”的驕奢。《晉書》載,石崇曾與王愷比富,用鐵如意擊碎王愷的名貴珊瑚,后又賠給他更為珍貴的珊瑚。

〔9〕 九微:燈名。有許多枝狀燈座,上面點燃蠟燭。《博物志》載漢武帝設九微燈迎會西王母。

〔10〕 花瑣:指連環形的雕花窗格。

〔11〕 曾無:從來沒有。 理曲:溫習彈琴。

〔12〕 熏香:爐內放入香料,用來熏衣被。

〔13〕 趙李:指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和婕妤李平。這里借指豪富權貴。

〔14〕 越女:指西施,原是越國賣柴人之女,這里泛指貧苦女子。顏如玉:形容女子容貌美艷。

〔15〕 浣紗:洗紗。《太平寰宇記》載,西施曾在浙江諸暨苧蘿山下的水邊浣紗。

【譯文】

漂亮的洛陽女兒就住在對門,容貌姣好正當十五六歲。郎君騎著配玉嚼口的青色駿馬,侍女用金盤端來膾鱸魚的美味。彩漆的雕花樓閣都彼此相望,紅桃綠柳在屋檐下低垂。送上掛有絲織簾帳的七香車,又用寶扇九華帳把她迎歸。年輕任性的丈夫大富大貴,驕橫奢侈已勝過石崇百倍。愛上如玉美人就親自教舞,不惜把珊瑚寶樹端出來送人。天亮后春窗才熄了九微燈,窗格前九微的燈花飄落紛紛。戲鬧完沒有了練曲的時間,梳妝好只是坐在香爐旁發愣。城中相識的門第都十分繁華,日夜來往的是貴人趙家李家。有誰可憐那越地美貌的少女,出身貧賤一人獨在江邊浣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保市| 涞源县| 彰化市| 饶阳县| 五大连池市| 平阴县| 三亚市| 历史| 延长县| 子长县| 长宁区| 蒙阴县| 蓝山县| 虎林市| 吉隆县| 松阳县| 峨边| 分宜县| 达孜县| 浦江县| 分宜县| 泽库县| 宁蒗| 和龙市| 罗田县| 公安县| 林芝县| 土默特左旗| 台山市| 沭阳县| 池州市| 大洼县| 锡林郭勒盟| 砀山县| 基隆市| 上饶市| 民勤县| 和龙市| 陕西省| 黄骅市| 商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