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絕妙好詞譯注
- (宋)周密編選 鄧喬彬 彭國忠 劉榮平譯注
- 2170字
- 2020-08-27 13:47:03
張輯
張輯(生卒不詳),字宗瑞,號東澤,又號廬山道人、東澤詩仙、東仙。鄱陽(今江西波陽)人。履信子。嘗結屋廬山,與馮去非等交善。得詩法于姜夔。所作詞皆以篇末三數字另立新名。有《東澤綺語績》。
疏簾淡月〔1〕
梧桐雨細。漸滴作秋聲〔2〕,被風驚碎。潤逼衣篝〔3〕,線裊蕙爐沉水〔4〕。悠悠歲月天涯醉。一分秋、一分憔悴。紫簫吹斷〔5〕,素箋恨切〔6〕,夜寒鴻起。 又何苦、凄涼客里。負草堂春綠,竹溪空翠〔7〕。落葉西風,吹老幾番塵世。從前諳盡江湖味。聽商歌、歸興千里〔8〕。露侵宿酒,疏簾淡月,照人無寐。
【注釋】
〔1〕 《詞旨》以“悠悠”三句、“落葉”兩句、“疏簾”兩句入“警句”。王闿運《湘綺樓評詞》評云:“輕重得宜,再莽不得。”此詞一本有“寓桂枝香 秋思”數字。
〔2〕 “梧桐”兩句:化用唐溫庭筠《更漏子》:“梧桐樹,三更雨……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詞意。
〔3〕 衣篝:熏衣用的籠子。
〔4〕 蕙爐:即香爐。 沉水:沉水香,一種名貴香料。
〔5〕 紫簫:紫玉簫,用紫玉竹制成。
〔6〕 素箋:書信。古人多于白絹上書寫,故稱。
〔7〕 草堂、竹溪:指鄉居和隱居之地。唐杜甫曾于浣花溪畔筑草堂,李白則在徂徠山下竹溪隱居。
〔8〕 商歌:悲歌。商在五音中配秋,其聲凄切,故稱。
【譯文】
梧桐葉上雨細細,漸漸滴作秋聲,又被風驚碎。熏衣籠上潮氣逼,煙縷裊裊沉水。歲月悠悠去,人在天涯醉。一分秋,增一分憔悴。吹斷紫玉簫,信箋上愁堆砌,夜寒有只孤鴻起。
而今又何苦,受此凄涼在客里。辜負了草堂春天綠,竹溪晴空翠。秋風吹落葉,吹老人世多少輩!從前早已熟識江湖味。聽商歌一曲,動歸興千里。清露初下侵宿酒,淡月入疏簾,照探人不寐。
山漸青〔1〕
山無情。水無情。楊柳飛花春雨晴。征衫長短亭〔2〕。擬行行。重行行〔3〕。吟到江南第幾程〔4〕。江南山漸青。
【注釋】
〔1〕 此詞一本有“寓長相思”數字。
〔2〕 長短亭:即長亭、短亭,古時路邊供行人休憩、餞別的亭子。大約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
〔3〕 “擬行行”兩句:謂前行不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 “吟到”句:宋張孝祥《鷓鴣天》:“行行又入笙歌里,人在珠簾第幾重。”此化用之。
【譯文】
山無情,水無情。楊柳飛花絮,雨停天放晴。征衫染征塵,長亭又短亭。 擬行行,重行行。江南路上仍行吟,此是第幾程?江南山,漸漸青。
謁金門〔1〕
花半濕。睡起一簾晴色。千里江南真咫尺〔2〕。醉中歸夢直〔3〕。 前度蘭舟送客〔4〕。雙鯉沉沉消息〔5〕。樓外垂楊如此碧。問春來幾日。
【注釋】
〔1〕 此詞一本調作“垂楊碧 寓謁金門”。
〔2〕 “千里”句:化用唐岑參《春夢》“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里”句意。
〔3〕 直:到,抵達。
〔4〕 蘭舟:小船的美稱。
〔5〕 雙鯉:代指書信。漢代古詩:“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譯文】
花朵半干半濕,一覺睡起滿簾晴色。江南千里遠,真如在咫尺。醉中和夢中,把歸程直指。 前番小舟送客去,書信沉沉無消息。樓外垂楊這樣青翠,問它春來已有幾日。
念奴嬌
嫩涼生曉,怪得今朝湖上〔1〕,秋風無跡。古寺桂香山色外,腸斷幽叢金碧〔2〕。驟雨俄來〔3〕,蒼煙不見,苔徑孤吟屐。系船高柳,晚蟬嘶破愁寂〔4〕。 且約攜酒高歌,與鷗相好〔5〕,分坐漁磯石〔6〕。算只藕花知我意,猶把紅芳留客。樓閣空蒙〔7〕,管弦清潤,一水盈盈隔〔8〕。不如休去,月懸良夜千尺。
【注釋】
〔1〕 怪得:驚怪,怪疑。
〔2〕 幽叢:指桂叢。 金碧:桂花色黃,葉碧綠,故稱。
〔3〕 俄:突然,忽然。
〔4〕 “系船”兩句:用宋姜夔《惜紅衣》句意。
〔5〕 與鷗相好:化用《列子·黃帝》“鷗鷺忘機”典。
〔6〕 漁磯:突出在水邊供人垂釣的巖石。
〔7〕 空蒙:空曠迷茫。南朝齊謝朓《觀朝雨》:“空蒙如薄霧。”
〔8〕 盈盈:清澈貌。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譯文】
早來生輕涼,難怪今日湖面上,秋風蹤跡藏。遠山外,古寺桂花陣陣香,金碧一叢叢,幽靜斷人腸。驟雨一霎來,不見煙蒼蒼,苔蘚路,留下孤吟詩人屐痕一行行。系船高柳下,任晚蟬嘶破愁寂嘶破嗓。 且與鷗鳥相約:攜酒高歌,對坐漁磯旁。算來只有荷花知我意,為客人還留下紅芳。樓閣縹緲,管弦奏清響,相隔在盈盈的水一方。不如不回去,直到月懸中天,良夜千尺長。
祝英臺近〔1〕
竹間棋〔2〕,池上字〔3〕。風日共清美。誰道春深,湘綠漲沙觜〔4〕。更添楊柳無情,恨煙顰雨〔5〕,卻不把、扁舟偷系。 去千里。明日知幾重山,后朝幾重水。對酒相思,爭似且留醉〔6〕。奈何琴劍匆匆〔7〕,而今心事,在月夜、杜鵑聲里。
【注釋】
〔1〕 《詞旨》以“恨煙顰雨”入“詞眼”。
〔2〕 竹間棋:謂竹間對弈。唐姚合《閑居遣懷》之二:“留僧竹里棋。”
〔3〕 池上字:池邊習字,取其洗筆硯便捷。
〔4〕 湘綠:湘水。 沙觜:河口附近的帶狀沙灘,一端連陸地,一端突出水中。觜,通“嘴”。
〔5〕 顰:皺眉抱怨。
〔6〕 爭:通“怎”。
〔7〕 琴劍:古時文人外出隨身之物,故多指行役或流落江湖。唐薛能《送馬溫往河外》:“琴劍事行裝,河關出北方。”
【譯文】
竹間下棋,池邊習字。風光真清美。誰料到春已深,湘水漲碧漫沙嘴。更有楊柳無情綠,煙雨皺眉抱愁恨,卻不把小船暗中拴系。 遠去千里。誰知道明日幾重山,后日幾重水?與其對酒苦相思,怎如眼前且留醉!奈何攜琴提劍行程太匆匆,而今的心事,都在月夜杜鵑的聲聲啼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