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小人道長

往下我們來看看否、剝、遁三卦。第一章討論錯綜變卦時,曾提到十二消息卦,這三卦均屬于其中陽消陰長之卦,描述宇宙間兩股勢力的激蕩、糾葛與對決。人生在世,必有勝負競爭。港片《笑傲江湖》主題曲膾炙人口:“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誰負誰勝出,天知曉!”

否卦()是典型的壞卦,卦辭云:“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天地否閉,人道不行,有才德的君子處此暗世,不宜再出來做事。賢哲俱隱,豺狼當道,社會環境敗壞到極點。否的卦象上卦乾,下卦坤,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二氣反向而行,無法交流。《彖傳》云:“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則是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也。內陰而外陽,內柔而外剛,內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也。”《大象傳》云:“天地不交,否。君子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祿。”為了避難,連做好事都得收斂,世道黑暗可見一斑。

否卦之前是泰()。《序卦傳》云:“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終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終否,故受之以同人。”由泰之否,從通到不通,再次說明了物極必反的易理教訓,而治否之方則在同人()。《雜卦傳》云:“同人,親也。”同人就是親愛精誠,與人和同,追求一種最美、最和諧的人際關系。世間會有紛爭,即因兩造之間深閉固拒,無法交流。唯有同人能異中求同,破除森嚴的壁壘,而臻其大同。

同人卦卦辭云:“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野”是曠遠之地,“同人于野”,表示與人和同無遠弗屆,沒有黨派、國家、種族的限制。這樣當然是亨通的,也利于渡過一切險難,有才德的君子逢此盛世,自然大可發揮。《文言傳》云:“貞者,事之干也。”貞是做人做事的基本修養,從否卦的“不利君子貞”,變成同人卦的“利君子貞”,可見對癥下藥之效。

同人的理想值得肯定,實踐同人的過程,卻有萬般艱難。這由同人卦爻辭變化也看得出來:“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歲不興”,“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九五。同人先號咷而后笑,大師克相遇”。其中充滿了鉤心斗角與刀光劍影,一點也不平和。經歷了多少試探及號啕痛哭,才臻九五相視而笑、莫逆于心之境。同人九五是“先號咷而后笑”,旅上九是“先笑后號咷”,相當有趣的對照。

由此我們可理解,大同世界絕非一蹴而就,必須循序漸進,分階段抓重點來完成。《春秋》講據亂世、升平世、太平世,孫中山的建國方略劃分軍政時期、訓政時期、憲政時期,都在說明這層義理。同人三爻至五爻的大動刀兵,等于是軍政時期的東征北伐,掃除革命障礙。氣度要恢宏、理想要高遠,實干卻必須講求方法和魄力,不容幼稚或冬烘。

《系辭傳》針對同人九五,有段議論:“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有才德的君子,不論是發表意見,出門行動,還是靜處深思,保持緘默,彼此間都能肝膽相照。只要二人同心同德,就沒有任何困難不能克服,其聯合戰力之鋒銳,就像出鞘的寶劍一樣,寒光四射,削鐵如泥。在這種合作無間的默契下,說出來的話,芳香撲鼻,都能溫暖對方的心。

《系辭傳》又云:“夫《易》,圣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同人就是企圖溝通天下之人的心志,但要做到這點,必須下極精深的功夫,挖掘出彼此共通的基礎,由此發展共識。

以同人治否,能達到否極泰來的功效。否上九爻辭:“傾否,先否后喜。”《小象》云:“否終則傾,何可長也?”亂極則治,先號咷而后大笑,所以境遇再惡劣,也不必放棄努力與希望。

太極圖

剝卦()的卦象是五陰剝蝕一陽,全局根基盡失,岌岌可危。卦辭云:“不利有攸往。”警語明確,不生歧義。《彖傳》云:“剝,剝也,柔變剛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長也。順而止之,觀象也。君子尚消息盈虛,天行也。”剝卦時當然不宜積極行動,卻得有沉著應付的智慧。順而止之,從下卦坤順、上卦艮止而來,即是應付小人狂長的秘訣。老子有云:“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心固舉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想要遏制惡勢力的滋長,不能硬碰硬去對抗,反而應順勢承受,養其驕氣,使其成為眾矢之的,自招滅亡,就像打棒球用手接球一樣,必須順著飛來的球勢,同向后移把球接住,而不是迎向前去硬接,以緩和高速的沖擊。“觀象”也就是靜觀其變,小人不會永遠得志,等氣運轉了,惡勢力本身暴露出致命的弱點,再出手收拾整治。俗話說:“看你囂張到幾時!”就是這個意思。天地間自然運行的規律,此消則彼長,盈滿又轉虛,陰極轉陽,陽極轉陰,沒有什么好大驚小怪的。

剝上九爻辭:“碩果不食。君子得輿,小人剝廬。”《小象》云:“君子得輿,民所載也;小人剝廬,終不可用也。”一陽在上,一般說碩果僅存即由此而來,象征天地間最后的一股陽剛正氣,尚未被陰暗的勢力所腐蝕。君子守得住,就得民擁戴;小人若囂張過甚,將最后一陽推翻,破壞了陰陽間微妙的機制平衡,所謂覆巢之下無完卵,到頭來損人不利己,本身也失去存活的根基(“剝廬”,就是連房子都沒得住了)

剝卦之前是賁卦()。賁是文飾、包裝的意思,包裝過度,實質淪喪,就成剝了。剝卦之后是復卦(),眾陰下一陽又生,前途又充滿了希望。《雜卦傳》云:“剝,爛也;復,反也。”文明糜爛到極點后,人心又會回頭,所謂返璞歸真,剝盡來復,這是《易經》最樸素的天道觀。

我們回頭看太極圖:白色部分代表陽,黑色部分代表陰,陰陽二氣相摩相蕩而生變化。白色區域內有個黑點,黑色區域內有個白點,表示陽中有陰,陰中有陽。以人事論,全盛時期已埋伏了衰亡的種子,倒霉透頂也還存有一線生機。陽極轉陰(姤),陰極轉陽(復),就靠這點種子和生機。

韓國的國旗受《易經》文化的影響,正中是太極圖,四角為乾坤、坎、離的三畫卦。可惜太極圖中漏掉了最重要的兩只魚眼(太極圖又稱雙魚圖),靈活變化的關鍵一失,韓國人民風強悍,行事剛烈,寧折不彎,不知是否與此有關?

遁卦的卦象其下兩陰爻浸長,有發展成否卦,威脅到其上四陽的趨勢。《彖傳》云“遁而亨”,是說君子見機得早,急流勇退而獲亨通。《大象傳》云:“天下有山,遁。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小人道長,形勢漸壞,君子無力回天,暫時隱遁。一方面與小人嚴格劃清界限,不同流合污;一方面也不必與之正面沖突,露出厭惡不屑的態度。俗話說,寧可得罪十個君子,切勿得罪一個小人。這是處世的基本智慧。

遁的時候,保持情報靈通很重要,因為遁是“與時行也”,“遁之時義大矣哉”(《彖傳》語)。只要有心,時勢一轉,又可復出收拾舊山河。諸葛亮高臥隆中,天下事了如指掌。因南陽乃豐都大邑,人文薈萃,情報渠道暢通無阻——可見他的遁根本就是假的,早就存心待價而沽,一顯身手。

綜上所述,否、剝、遁三卦,都在處理陰陽消長的對峙關系。依卦象啟示,并不鼓勵君子克核太甚,與小人勢不兩立,反而要破除深閉固拒的格局,或交流,或順止,或暫遁,以期善了。這除了是傳統的世故人情外,也和當代熱門的對策合拍。雙方硬碰硬干到底,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這是零和對策。討價還價,談判妥協,尋求共存共榮,則是雙贏或雙勝策略。目前日本商界出現“競合”的詞語,競爭對手可以轉化成合作伙伴,這種趨向很值得重視。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陵市| 郯城县| 姜堰市| 辰溪县| 绍兴县| 青阳县| 辛集市| 清水县| 云阳县| 永平县| 安多县| 平罗县| 商都县| 舟山市| 永寿县| 抚远县| 棋牌| 鹿邑县| 延长县| 玉山县| 赤水市| 宝坻区| 嫩江县| 临澧县| 乡宁县| 原阳县| 平远县| 肃北| 高青县| 漾濞| 井陉县| 吉林省| 威信县| 大名县| 封丘县| 泌阳县| 济源市| 莱芜市| 永春县| 贵溪市| 三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