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同舟
再來看蹇卦。卦象是上卦坎水,代表險難,下卦艮山,代表靜止。水山蹇,象征前有險難,窒礙難行,不得不停止。這是智慧的表現,所以《彖傳》云:“蹇,難也,險在前也。見險而能止,知矣哉!”《易經》是主動的,但絕不盲動躁進,而是詳審形勢下智慧地動。
蹇是由睽來的,夫妻反目、情人分手、股東拆伙、朋友離異都是睽。這些人際的不和,自然造成戰力的折損,無法一致對外,局面就難過了。一般人遇到蹇的時候,往往怨天尤人,總怪別人對不起他,而有才德的君子卻不是這樣。《大象傳》云:“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碰到難關施展不開,正好反省自己待人行事是不是有問題,應該怎樣改進。孟子說:“反求諸己。”這是致圣之功,也是英雄之路。
蹇卦卦辭:“利西南,不利東北。利見大人,貞吉。”西南東北,我們第四章論道術分途八卦方位時提過,并非真正的地理方向,而是行事態度的象征。西南屬坤,其勢包容,象征寬平簡緩;東北屬艮,其勢崎嶇陡峭,象征煩苛嚴急。蹇難時大敵當前,必須捐棄前嫌同舟共濟,再不能傾軋內斗,所以“利西南,不利東北”。各派系結盟,也須眾望所歸的人物出來領導,這便是“利見大人”。蹇和明夷一樣,艱困中仍得固守正道,這便是貞吉。
我們來看看蹇卦六爻,為分析方便,先畫出全卦如下:

爻辭中充滿“往、來”,“往”是往前走、往上發展,“來”是回頭后退、向下行。往、來是《易》卦爻位升降的專有名詞,泰卦()稱“小往大來”(小指陰爻,大指陽爻),否卦(
)稱“大往小來”,是典型的例子。蹇卦由于前有險難,所以都稱“往蹇”,不宜硬闖。
九五陽剛中正,又有六二相應與,本應有所成就,惜遭蹇時,身陷坎險重圍,不得發揮。六二雖有勤王之心,卻無力旋乾轉坤,只能盡本分默默受苦。“王臣蹇蹇”,是說九五與六二這對君臣都遭蹇難,脫不了身。“匪躬之故”,“匪”同非,“躬”是自己。兩人這么受苦,都不是為了本身的緣故,而是為了整個團隊的安危,正所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領導人和主要干部因職責所在,慨然扛起“十字架”,心中無怨無悔。所以《小象》云:“終無尤也。”
全局的利多因素,實力所在是九三。就像明夷九三是反敗為勝的關鍵一樣,蹇九三陽剛當位,居下卦艮之巔峰,又與上六相應與,為全卦希望所系。但蹇難環境下,仍不宜孤身涉險,艮知止,九三遂回頭支持六二,這就是“往蹇,來反”。六二居九三之內,得獲強有力的支持,喜不自勝,這就是《小象》所云“內喜之也”。初六不當位,柔弱不能自立,與六四又無應與,當然往蹇,應該暫停等待,還可以獲得深明形勢的稱譽(來譽)。
六四當位無與,看好九三的實力,回頭聯合九三共同奮斗,這就是“往蹇,來連”。《小象》云:“當位實也。”指的是九三陽剛當位,又具實力,所以六四才“往蹇,來連”。
上六與九三相應與,也下來配合九三,這就是“往蹇,來碩”。“碩”是碩大之意,陽實陰虛、陽大陰小,指的就是九三陽爻。九三居內卦,外卦的上六與其結合,所以稱“志在內也”。位高而能禮賢下士,認清合作對象,當然獲吉。上六又與九五緊鄰,整合九三的目的,也是為了尊奉九五卦主,所以稱:“利見大人,以從貴也。”
經過全卦陰陽諸爻的一番串聯整合,團隊的士氣與戰力已大為提升,這時再聯合發動勤王之師,扭轉逆境即指日可待。九五爻辭云:“大蹇朋來。”“朋”不只一方面,而是很多朋友都來相助,對落難中人來說,真是莫大的欣慰。詩云:“最難風雨故人來。”《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情境與此相當。當然,九五能感召眾人前來協助,也是因為平素行事中規中矩。《小象》云:“以中節也。”說明了得道多助之由。
前面說蹇由睽來,睽是人際不和,因此處蹇、治蹇的關鍵,就在于消弭歧見,整合眾力,這是對癥下藥。出蹇以后是解,難關解除,當然值得慶賀,但領導者對善后處理絕不能大意,否則又會有所閃失。艾柯卡在反敗為勝后,不幾年又反勝為敗,可能就是在由蹇到解的關口上出了毛病。往下簡單地闡述一下解卦的概況。
解卦()的卦象是上卦震動,下卦坎險,象征已經奮斗出險。《彖傳》云:“險以動,動而免平險。”《易經》主動,雖處險難,仍奮動不已,絕不會束手待斃。又云:“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解之時大矣哉!”這是相當酣暢動人的意象,天地間雷雨大作,百果草木的種子都綻開外殼,生機怒發。《大象傳》云:“雷雨作,解。君子以赦過宥罪。”難關既過,久受壓抑的生命力得到紓解,好生調養,繼續往前奮斗,不必計較受難時別人對你的失禮或奚落。所謂“一笑泯恩仇”,這是光明磊落的英雄氣度。
解卦卦辭云:“利西南,無所往,其來復吉;有攸往,夙吉。”西南是行事寬平簡緩,大難剛過,宜將養休息,不宜妄動生事,以期盡快恢復元氣,這樣才能民心擁戴而獲吉。例如楚漢相爭時,劉邦入關中,除秦苛法,約法三章,一切從簡,就深得個中三昧。等元氣漸復,再出發舉事,必須及早部署,以免失了先機。“夙”是早,“夙吉”是早下手就吉,整個卦辭顯現出一種節奏感,從無所往到有所往,分階段抓重點,井然有序,鎮定如恒。由此也看出,從蹇到解,領導人仍得謹慎周密,一方面讓屬下放松休息,一方面要為未來的再出發作準備。北宋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相當透徹地闡明了其中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