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同在
- 木心散文小說合集(共6冊)
- 木心
- 1636字
- 2020-08-10 17:29:15
在都市里定居的鴿子,大概已屬于家禽類。野鴿的生活如何,我又不知道,總會自己營巢的吧。都市里的鴿子,有主的,住小木板房,無主的,就只棲宿在屋角、樓頂,或者隨便什么棚、篷、蓋、斜披、旱橋架之類,毫無情趣,稱不上窩,真不懂它們何以如此世世代代敷衍度日,不思改善——鴿子是人類的朋友,但沒有成為寵物。
人類害怕戰爭時,便推出鴿子來張皇表彰一番。不信基督教的也認同了創世記的史實,讓鴿子擔當和平的象征:凡是鴿子,尤其是白鴿,叼著一枝橄欖葉的白鴿,就是不折不扣的和平,全世界男女老少都知道,唯有鴿子一無所知。
真的打起仗來,戰爭的雙方早就馴養好大批信鴿,傳遞軍事情報,機密訊息。人類信得過鴿子的驚人的視力,驚人的記憶力,驚人的飛翔耐力,而且它們不會拆讀要件,不會作叛徒。一次、二次世界大戰,鴿子從了軍,一方稱另一方為敵人,鴿子當然是敵鴿。
摩西律法規定:奉獻給神的是,乳鴿一雙。四福音書上一致形容約翰為耶穌施洗之際,上帝是以鴿子的形象顯示圣靈的。
人也殺鴿子,烹成佳肴,取了鴿蛋,以為美味,廣告上說是冬令補品。從鴿子的命運看“世界的荒謬”,已如此昭然若揭:一忽兒是圣靈,一忽兒是祭品,一忽兒是佳肴,一忽兒是天使,一忽兒是奸細,升平年代則點綴于街角水邊,增添都市風光——人類以鴿子顯出了幻想虛構、巧妙借詞、貪婪饕餮、刁鉆而又風雅的本性,這是鴿子所不知道的,這也是人類所不自省的,關于鴿子,那算得了什么。
人們信仰上帝,或者希望有上帝,其實幸虧沒有上帝,否則單就鴿子一案,最后的審判勢必鬧成僵局,人和上帝都是對不起鴿子的。
巴黎早已鴿子成災,屋頂、車頂,撒滿鴿糞。紐約還不致如此。我坐在公園的長椅上,呆看鴿子,它們雖然種類有別,體重基本相等,這樣不停不息地啄食,倒沒有一只需要減肥,這又是它們勝于人類處。既然無所約束,為何不回樹林去,回到原來的大自然中去?鴿子答:“紐約吃食方便,而且沒有鷹隼?!笔聦嵤俏沩毿坜q的,扔在紐約街頭的面包、比薩、糖納子,五步十步,總是有的,馬的飼料桶中多的是燕麥,老太太特地按時來發放鴿糧,鴿子也不會遭搶劫,這又是它們勝于人類處。
龐大而復雜的紐約,廣場、地下車、大街,無非是人種展覽,拿起照相機隨便一按,白種、黃種、黑種,總是同在。瞑目攝聽,至少同時響著三四種語言。每有希望眾所周知的布告、廣告,即使精通五六國文字、博及其方言的梅里美先生,也未能如數讀完,因為那是用了二十七種文字臻臻至至排出來的。
黑人、猶太人、波多黎各人、盎格魯撒克遜人、中國人、韓國人、日本人、拉丁美洲人、意大利人……麇集在這五個緊靠的島上做什么?
英國來的朋友對我說:紐約似乎很興奮,倫敦是疲倦的,下午茶也不喝了,說是為了健康,其實是懶呀,沒有好心情。
法國來的朋友對我說:紐約是不景氣中還景氣,至少超級市場裝東西的袋比巴黎爽氣、闊氣。你們的地下車乘客未免欠文雅,不過也可以說美國人生命力旺盛吧。
意大利、德國、西班牙來的朋友對我說:紐約食品豐富,滋味是差些,總還是豐富。紐約的畫商真來勁,買畫的富翁富婆也真是瘋了的,這些畫,在我們那邊即使有人看,是沒人問的。
舊金山、洛杉磯、芝加哥、波士頓來的朋友對我說:工作的機會,那是紐約多,我們也曾想到紐約來,現在還是想的——初聽之際,有些得意,多聽,也就麻木不仁。整個歐羅巴的臉有明顯的皺紋,大都市各有各的老態倦容。美國本土的其他地方是不及紐約的潑辣駘蕩,活水湍流。紐約之所以人才薈萃,物華天寶,不是解不了的謎,所以亞太地區人、拉丁美洲人、斯拉夫人,來了,就不走了。
還有少數大科學家大藝術家,那是屬于“先知型”,先知在本鄉是沒有人尊敬的,于是他們離開本鄉本土,到美國來取得人的尊敬。
任何復雜的事物,都有其所謂基本的一點,充滿紐約五島的外國人,不論膚色、血統、移民、非移民,如果看看鴿子,想想自己,都會發笑——無非是這樣,只能是這樣。
要說和平、戰爭、圣靈、奸細,等等,那就不能想得太多,比喻不過是比喻,如果二者盡同,那就不用比喻了。
紐約的鴿子與紐約客同在,以馬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