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篇
同袍[1]
與子同袍
與子同裳
與子同澤
與子偕作[2]
坎其擊鼓
坎其擊缶[3]
泌丘之道
無冬無夏[4]
子之湯兮
洵有情兮[5]
泌丘之上
泌丘之下
握椒婆娑
泌之洋洋[6]
[1]見《秦風·無衣》等。
[2]袍,長袍。《通釋》:“包于外而長者為袍,衣于內而短者而為澤。”裳(cháng),下衣。澤,通“”,里衣。《集傳》:“以其親膚,近于垢澤,故謂之澤。”偕,皆,一起。
[3]坎,擊鼓聲。缶(fǒu),盆。《正義》:“缶是瓦器,可以節樂,若今擊甌;又可盛水盛酒。”缶亦有以銅制者。
[4]泌(bì)丘,丘下有水。無,不論。《集傳》:“言無時不出游而鼓舞于是也。”
[5]湯,熱湯,意為遞上熱湯面以暖身。一說通“蕩”。《鄭箋》:“游蕩無所不為。”洵,確實。
[6]握,量詞。椒,花椒,《正義》:“椒之實芬香。故以相遺也。”婆娑,翩然起舞。洋洋,水流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