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與儒家禮儀論集(第一輯)
- 夏金華
- 1192字
- 2020-10-20 16:32:43
四
密教經典,早于魏晉之時即已傳入東土,唯初期多屬密咒真言(陀羅尼)。其時中外弘化大德,頗多“明解咒術,所向皆驗”,如佛圖澄、曇無讖等人,都能“善誦神咒,役使鬼物”。咒術的功用,幾乎無所不能,諸如息災降福,治病除害,驅鬼役神,占卜星象等,這些壇法咒語,通稱“雜密”。
唐玄宗開元四年(716),善無畏東來,譯出《大日經》,傳胎藏界。四年后,金剛智偕不空入長安,譯《金剛頂經》,傳金剛界。其后不空更譯出密典百余部,密教進入“純密”時期,東土始有完備的密教。但是自會昌法難(841—846)后,寺院遭毀,經籍散佚,唐末亂離,各宗衰微,密教尤甚,儀軌作法,傳承失緒。因此現今流通之瑜伽焰口施食的儀軌、作法、唱誦等,都是元、明、清歷代諸德,依顯密教典,多次編纂而成。
唐代的瑜伽焰口施食儀軌,藏經中有不空三藏所譯《瑜伽集要救阿難陀羅尼焰口軌儀經》一卷,經中所示儀軌及瑜伽行法大致如下:
(一)主法資格:凡欲行施食之法,須依瑜伽甚深三昧阿阇黎法,學發無上大菩提心,受三昧耶戒,入大曼拏羅得灌頂者,并受大毗盧遮那如來五智灌頂,紹阿阇黎位,方可主修此法。
(二)建壇結界:選擇凈地,如寧靜園林,精華大舍,或堂舍亦可。周圍懸以繒彩幡蓋,備置香花燈涂,建三昧耶壇,壇面向東(印度以東向陽,故右尊左卑)。入壇諸人,香湯洗浴,并著新凈衣,嚴整威儀,作禮三拜,面東胡跪,手執香爐,作法啟請曰:“啟告十方,一切諸佛,……身常清凈,證無上道”,要作白三次。這段文在現行焰口本中編列在中間,不在開始。
(三)手印真言:《軌儀經》中之手印真言,都是從現行本的下半部開始,也就是說現行本上卷之手印真言,都不見于《軌儀經》中,其行法次第如下:
(1)開地獄印與真言。
(2)召請餓鬼印與真言。
(3)召罪印與真言。
(4)摧罪印與真言。
(5)定業印與真言。
(6)懺悔滅罪印與真言。
(7)妙色身如來施甘露印與真言。
(8)開咽喉印與真言。
(9)稱七如來名號(不結手印亦不誦真言)。
(10)歸命三寶(不結手印亦不誦真言)。
(11)發菩提心印與真言。
(12)受三昧耶戒印與真言。
(13)無量威德自在光明如來印與真言。
(14)乳海印與真言(結印同前)。
(15)普供養印與真言。
(16)奉送印與真言。
奉送印后,有佛告阿難的流通文,贊嘆修持此儀軌的功德,勸人如法修行,廣宣流布,因此雖然是儀軌,實則是經文的體式。
(四)施食時間:瑜伽施食作法,不僅施食餓鬼,亦可供養諸佛菩薩、無量圣賢、諸天明王、一切有情之類。但是作法時間不同:(1)若供養諸佛圣眾及諸天明王,應于五更晨朝至日出時。(2)若布施鳥、獸、水族之類,不揀時間,隨時都可。(3)若作餓鬼施食之法,應于亥時(夜晚九時至十一時);若于齋時(自天明至正午之間,為僧眾用齋之時),施食餓鬼,餓鬼不得食,徒設功勞,終無效也。(4)施食的水米食物,應瀉于凈地,或大石上,或河流江海中;但是不得瀉于石榴、桃樹之下,因鬼神懼怕而不得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