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價值投資常識
- 常宏
- 548字
- 2020-08-12 17:35:41
二、難以置信:多年后依舊讓人震驚的數據
人們對于資金的第一想法自然是存銀行,安全有利息。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這本書中有一組數據深深讓我震撼:1927年,如果你在下面所列的四種金融工具上各投資了1000美元,計算復利并且免稅,那么60年后,你得到的回報如下所示:
短期國庫券獲利7400美元;
政府債券獲利13200美元;
公司債券獲利17600美元;
普通股票獲利272000美元。
不論經歷的是股市大跌、經濟蕭條、戰爭、衰退、10位不同的總統執政,還是時政的變化,一般而言,股票的收益是公司債券收益的15倍,比短期國庫券收益的30倍還要多。
對于上述情況有一個合乎邏輯的解釋,因為購買股票你可以從公司的增長中獲得一部分回報,你將是公司利潤增長的受益者。而購買債券,你所得到的回報只是公司盈余的一個零頭而已。當你借錢給某人時,你可以得到最好的回報就是收回本金和利息。
“想一想這些年來一直持有麥當勞公司債券的那些人,在麥當勞債券到期時,他們之間的關系也就結束了,這是麥當勞讓投資者們不快的地方。當然,最初的債券持有人收回了本金,就像是CD(可轉讓大額定期存單)到期時可以兌現一樣,但是最初的股東卻會更富有。他們擁有整個公司。”——《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
這段話結合數據,充分論證了持有債券與股票的收益以及本質上的區別,注意以上內容所言,僅僅是投資普通股票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