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行業:關乎收益的第一步
選股第一步要選擇行業,關注了解那些趨勢行業,保證行業天花板足夠廣闊(是指該行業還有很大空間才能達到飽和的狀態)。
當一個行業的天花板廣闊時,就算不是龍頭公司,而是小型公司,投資者也能從中分一杯羹;沒有肉,還是有湯的。當一個行業飽和時,龍頭公司也會很難過,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小型公司可想而知,連湯都沒有,將會面臨著被淘汰的風險。
這其中涉及一個很簡單的邏輯關系,就是供給與需求的關系。當供給大于需求時,價格自然會跌落。當需求大于供給,價格自然會上漲。因為需要買的人多了,商品卻沒那么多;好比原本是五個人都要穿褲子,可只有三條褲子,不夠穿啊,價高者得,褲子就貴了。
所以我們當然要選擇需求大于供給的行業,人多褲子少,怎么辦?提價吧……而對于產能過剩的行業,則意味著供大于需,投資者是一定要拋棄的。所以我從來不去觸碰產能過剩的行業,哪怕是龍頭也不行。
很顯然,多晶硅、風電制造、平板玻璃等被列入產能過剩行業,是不能碰的。被確定為調控和引導的重點,電解鋁、造船、大豆壓榨等產能過剩問題較為突出的行業,也是不能碰的。
需要重點強調一下商品類行業,長期的優秀投資回報,在于上市公司的競爭力。優秀的上市公司,產品與服務足夠好,那么競爭力一定很強,競爭力意味著利潤。
對于產能過剩的行業,是非常典型沒有競爭力的行業,產品完全同質化。大家都是相同的無差別產品,又如何體現出競爭力呢?按照市盈率估值法,當以上商品價格上漲時,自然而推動業績上漲,降低上市公司的估值。
既然以上商品價格的上漲原因,是需求大于供給,是市場的自我調節行為所決定的,而不是上市公司自身的經營所決定的,更不是因為上市公司的競爭力。當上市公司缺乏競爭力、隨波逐流時,很難想象會有什么樣的發展前景,可以帶來怎樣的可觀投資回報。
投資者對于林業、畜業、漁業、高科技研發等行業更需要有足夠的警惕,這種行業的財務更容易進行造假,當上市公司想美化財報時,這方面的沖動非常強烈。
因為林業、畜業、漁業是很難核查真實數量的,例如某上市公司的扇貝就有可能非?!叭诵曰钡丶w“跑路”,然后非?!叭诵曰钡卦偌w跑回來,智慧已經上升到了一定的地步,我也分不清是回老家了還是去度假旅游了。而牽扯到生長在地下的人參之類藥材的上市公司,真實數量同樣很難核查清楚,總不能刨出來查數,再埋回去吧。
對于需要大量資金研發的行業,投資者很難確認投入研發資金之后,是否會研發成功,會有多大的成功概率。畢竟術業有專攻,專業科技人員對于研發是否成功的預測都很難;投資者就更不會知道市場回報率是多少,不熟不做是原則。
我主要傾向于金融行業與大消費行業,在我看來這是沒有天花板的行業,人人都會需要,每天都在接觸,生活離不開,盈利模式簡單明了。
投資源于人們對于生活的需求,無論金融風暴還是戰爭,無論貧窮與富貴,人們都需要金融、需要消費、需要健康、需要吃飯穿衣。雖然科技改變生活,科技行業是可以改變世界的趨勢行業,但我不會去碰,因為真的看不懂,很難去了解其中的邏輯。科技行業的變化太快了,不進則退,退則意味著淘汰。
世界上只有一個阿里巴巴、一個騰訊、一個蘋果公司,它們在上市前的投資人,就那么幾個。孫正義投資了阿里巴巴,是他一生最成功的一筆投資,但也僅此一筆。他再也沒法投資下一個阿里巴巴了,也找不到下一個阿里巴巴了。
宋城演藝屬于大消費行業分支的旅游行業,顯而易見,這是一個盈利簡單、具備高需求、人人都需要的好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