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堅守陣地:中國式價值投資
中國的股市真的適合做價值投資嗎?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很多人說,中國市場制度不健全,不適合價值投資,不能夠保護投資者,類似這樣的話題充斥在網絡中,嚴重影響投資者的判斷。
這是一個看似充滿爭議的話題,其實也是個偽命題,不過是很多人沒有正確投資,虧損后的抱怨罷了。
無一例外,所有國家的股市設立初期,都會是一個充滿投機的市場,轉變到投資,需要一個過程。但是價值投資的基因,是始終存在的。
價值投資奠定人本杰明·格雷厄姆與成長股之父菲利普·費雪,也正是成長在那個充滿投機的年代,提出了投資的理論。
中國股市經歷近30年的歷史,金融市場更加開放,制度越發完善,不斷向著投資的方向轉變。
有很多投資者抱怨A股的T+1交易模式與A股的漲停板、跌停板限制。
就我個人觀點,這些不該被抱怨,是避免投機的有效手段,完全是在保護中小投資者。T+1交易,當日買入股票,次日才可以賣出股票;而T+0制度則可以當日買入股票當日便賣出股票。但凡是抱怨T+1交易的并非投資者,而是投機者!
我沒見過有哪位投資大師或者哪位真正的價值投資者在當日買入后又在當日賣出的,巴菲特沒有著書立說是投資者的損失,但巴菲特的名言同樣充滿著智慧:如果你期待買入的股票第二天就會上漲,那是愚蠢的!但投機者們不管不顧,他們想著在當日買入漲幅強勢的股票后,當日就賣掉,賺一些蠅頭小利,僅此而已,格局太小,蠅頭小利還未必賺得到。
再略微深入思考一下,如果T+0制度真有這么容易賺錢的話,那么歐美股市與港股以及很多股票市場都是T+0交易模式,有哪位投資者因為T+0而賺到錢了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尤其是作為普通投資者,在短線交易股票的操作上怎么會比操盤手更加專業呢?兩者間更存在著信息不對稱、技術不對稱的專業差距!完全就不在一個等級上。
至于A股的漲停板與跌停板制度,更是在保護普通投資者;抱怨漲停板與跌停板限制的同樣是投機者;因為他們還是想做短線交易,期待在一天內就會獲取10%甚至更高的利潤。就如同彩民在期待買彩票會中大獎一樣,兩者有相同的思維邏輯。
沒有漲停板與跌停板限制的交易市場,某只股票因為某種原因,在單日內會有百分之幾十的漲幅,不要光想好事,同樣也會在單日內出現百分之幾十的跌幅,這種跌勢很少有投資者可以承受得住……
無論是T+1交易制度還是漲跌限制制度,都是在避免投機,保護普通投資者。每當監管嚴格時,對于股價波動異常的股票進行特停,還是會有投資者抱怨,這不是打壓股價嗎?這同樣是投機者的抱怨!
投機者們喜歡的是被炒作的市場,喜歡的是題材股票,因為不需要業績,市值小,亂漲一通,而非健康的市場、優秀上市公司的主場。
一個健康的市場,應該是有業績的上市公司享受高估值的回報!這是市場的規則,資本的本質。憑什么業績優秀的好公司不能享受高估值的回報,沒有業績支撐的上市公司卻可以享受高估值的回報?長此以往,上市公司的業績不要也罷,大家坐在一起講故事好了,看誰的故事更加精彩,更加吸引人,更加跌宕起伏……
被炒作的市場,最終受傷害的不還是投機者嗎?就說一個近期的案例,2018年10月,恒立實業以2798倍的動態市盈率、滾動市盈率虧損的“優秀”表現,14個交易日13個漲停板,搔首弄姿,成了游資們的目標。原本我還在考慮在缺少人氣的熊市中,恒立實業背后的炒作資金還需要考慮如何拋售,不過伴隨著巨大的漲幅,已經不需要考慮了。
我們做一個簡單的計算,如果恒立實業背后的炒作資金是在3元建倉1億股,動用3億元資金,后來漲到每股9.56元,就算恒立實業在8元時開始悄悄地出貨,只需要減倉4000萬股(總持倉的40%),持倉成本就已經是負數了;想怎么拋就怎么拋,想怎么賣就怎么賣,反正已經賺到了,無非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有人問誰會去接盤?
中國一億多股民,總有喜歡奇葩的,龐大的投機群體就是炒作的巨大受眾。當恒立實業開始下跌時,有無反彈取決于炒作資金的拋出方式,一切指標無效。苦的是接盤的投資者,原本想著賭一個漲停板10%的利潤,卻忽略了背后100%概率的損失。
這還僅僅是3倍左右的漲幅,下面的案例就更加令人震驚了:
如圖1-1所示,2015年3月24日,暴風科技上市開盤價3.54元,接連35個漲停板,短短41個交易日漲幅約35倍,1000多倍市盈率。此后一路下跌至26.87元每股,2015年大反彈后,又從2016年3月份跌到2018年12月份。這只股票沒有相應的業績支撐,業績虧損,外加負市盈率。曾經追高買入的投機者,虧損嚴重,解套完全是一種奢望。
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如圖1-2所示,全通教育在2015年的大牛市,從每股5.48元漲至每股99.93元!1000多倍市盈率。2015—2018年期間僅有一波反彈,幾乎完全呈現出一路下跌的走勢,最終只有通過股價的下跌來消化過高的估值!追高的投機者們同樣損失慘重,談股色變!

圖1-1 暴風科技

圖1-2 全通教育
如果放任這種情形發展,那還有什么投資可言?反觀價值投資,就算投資者買入了每輪牛市頂峰的貴州茅臺,只要長期持有,是不會虧損的。
很多投資者吐槽A股的退市模式“只進不出”,這絕對是價值投資者的吐槽,但投機者同樣在跟風吐槽;要么是真不了解情況,要么就是得了便宜還賣乖,將吐槽變成了一種習慣……
A股中的上市公司退市是比較困難的,這對于價值投資者來說,是不夠公平的。當上市公司的業績虧損,就會出現例如變賣旗下資產或不可持續的利潤的方式進行“保殼”,只要不退市,就會占用市場中的資金,這部分資金就不會流向優質的上市公司。但這倒保護了投機者,如果投機者買入的股票退市,那就真的血本無歸了。
價值投資不分國界,價值投資的基因,在股市中始終存在。有人曾說,投資大師巴菲特也就是生在了美國,如果在中國,什么價值投資,照虧不誤。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
眾所周知,巴菲特做價值投資,我們用真實的案例來看這位投資大師在中國所進行的價值投資:在2002—2003年,巴菲特斥資4.88億美元買入中石油1.3%的股份,那個時候很多財經專欄的作者都在談論:巴菲特買中石油,真的老了。在2007年,A股市場上市了中國石油股票,同年,巴菲特拋空了所有H股的中石油股票,僅此一單,巴菲特賺取了35億美元,僅僅用了五年的時間。
如果僅此一例不足以說明什么,再來一例。
2008年,中國股災發生時,巴菲特以2.3億美元收購了比亞迪10%的股份。這多少有些意猶未盡,因為按照巴菲特的投資風格,看好的企業購股比例會達百分之二三十。但是據傳王傳福并沒有接受,所以巴菲特只買入了比亞迪10%的股份。
截至2017年,巴菲特已經從比亞迪的投資上獲得了六倍左右的利潤,當初2.3億美元,現值13億美元以上,這段投資至今還在進行中。這種賺錢的速度,遠遠超過巴菲特在美國投資賺錢的速度。
對于中國未來的經濟前景,巴菲特也一直是堅定看好的。巴菲特說:“我對中國還是非常樂觀,中國經濟不會有太多問題?!彼硎?,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中國經濟將保持非常好的表現。中國迄今已取得的成就簡直就是奇跡,他幾乎不能相信一個如此規模的國家能如此快速地發展,簡直太快了,中國已經找到了釋放自己潛能的道路。
我十分堅信,中國也會成就中國的投資者,這也是我敢于在熊市中越跌越買的投資底氣!
股市增長背后的原因就是經濟增長,A股中幾千家上市公司匯聚了全國最優秀的企業,這些企業賺取利潤,意味著經濟增長,自然就值得價值投資。
中國40年的改革開放萬眾矚目,是偉大的奇跡;40年前,沒有人會想到中國會有如此強勁的發展,會有如此美好的生活;而未來40年后,會好得更加難以置信。這就是中國經濟,我是中國的經濟的樂觀派。
著名的全球投資大師鄧普頓雖然沒有親自投資中國股市,但是他卻十分贊賞中國,對于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極為看好;他有著成功投資日本股市與韓國股市的經歷,早已預料到并且積極看好中國經濟,給侄女推薦的中國人壽、中國移動在三年的時間里分別獲得了10倍、6.6倍的投資回報。
在任何國家的股票市場,投資者所買入的并不是那一串的股票代碼,而是背后的上市公司。只有上市公司的業績好,才可以推動股價上漲。也就是說,股價的上漲,是建立在上市公司業績上的。
市場中99%的投資者樂于看股價的前復權(即以當前價為基準,在除權除息數據處理之前的價格數據)圖形吻合連貫,股價走勢具備連續性。股價的后復權,以歷史價格為基準,包含該股票上市以來的全部分紅分股數據進行計算顯示。
萬科A:1991年上市至2017年,股價累計漲幅62344%;
云南白藥:1993年上市至2017年,股價累計漲幅79988%;
格力電器:1996年上市至2017年,股價累計漲幅32069%;
伊利股份:1996年上市至2017年,股價累計漲幅32580%;
東阿阿膠:1996年上市至2017年,股價累計漲幅7514%;
五糧液:1998年上市至2017年,股價累計漲幅4532%;
貴州茅臺:2001年上市至2017年,股價累計漲幅14680%。
這些歷史大牛股上市至今股價一路向“東北”,在于有足夠的業績支撐,這就是價值,不需要炒作。
萬科A:1992年至2017年,26年平均凈利潤同比增長率為52.17%;
云南白藥:1993年至2017年,25年平均凈利潤同比增長率為30.71%;
格力電器:1996年至2017年,22年平均凈利潤同比增長率為27.04%。
伊利股份由于在2008年因毒奶粉事件影響,導致凈利潤虧損嚴重,同年凈利潤同比增長率為-8092%,1996年至2017年,22年平均凈利潤同比增長率為-335%;由于失真嚴重,取總營收數據計算,1996年至2017年,22年平均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率為32.53%;
東阿阿膠:1996年至2017年,22年平均凈利潤同比增長率為26.15%;
五糧液:1998年至2017年,20年平均凈利潤同比增長為21.6%;
貴州茅臺:2001年至2017年,17年平均凈利潤同比增長為33.87%。
顯然,這些大牛股都具備同一種特性:長期看,業績穩定增長。業績、業績、業績,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優秀上市公司的發展,是建立在國家和平、經濟強勁發展的基礎上。如果國家的經濟不好,上市公司的業績很難會好下去,估值、股價不跌就是幸運的了;反之,國家欣欣向榮,上市公司盈利豐厚,股價一定會上漲,這是必然的。
每個國家設立股市的目的都是看多,而不是看空。所以我認為與自己的國家站在一起,持有優質的上市公司股票,是很難吃虧的。中國式價值投資看多中國國運,作為中國價值投資者,我始終堅定走這條路。更何況,這些業績數據與股價的漲幅不就是最好的證明嗎?
價值投資,不分國界!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依靠做空自己的祖國賺到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