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向星空深處(天際線)
- (美國)蒂莫西·費里斯
- 2264字
- 2020-08-07 17:25:51
序二
當你看到這段文字時,我猜,你就是一位對神秘的太空充滿好奇心的人。很幸運,在卷帙浩繁的天文圖書中,你可以閱讀到這本書。它是一本寫給全世界熱愛天文并時常仰望星空的天文擁躉的啟示錄,一本獨一無二的天文愛好者人生指南,一本講述世界最知名的一眾天文愛好者傳奇經歷的故事集。
我與本書的作者蒂莫西·費里斯教授于2001年通過美國著名天文雜志《天空與望遠鏡》結識,他發電子郵件給我,說看了我在雜志上的文字和郵件地址,對我的經歷很有興趣,他正在寫一本有趣的書,想問我幾個問題,渴望我用東方人的角度加以回答。記得,其中一個問題是我為什么會喜歡星空,我那晚幾乎不假思索地寫了一段文字給他,后來聽說美國的史密森學會還引用了我的那段話。更有趣的是,有幾個美國反種族歧視組織也一度在他們的網站上引述了這段文字。別急,你會在后面蒂莫西的前言中看到它。這也應該是我們大多數心系宇宙的天文發燒友的共同心聲。
蒂莫西這部十年磨一劍的著作可謂目前全球范圍內獨具匠心的一部天文奇書,它并不是一冊傳統的天文科普書,也不是一本天文愛好者的實用手冊,更不是一部科幻小說,而是一部講述作者本人與多位知名的專業和業余天文學家的天文工作及人生經歷的故事集,每一章節都以各國詩人吟誦的有關宇宙星辰的詩句作為引言。娓娓道來的故事將我們逐漸帶入不同受訪者的天文工作與活動現場,其間還穿插著美國的天文發展史,這些人和事屬于不同的年代,故事中的天文人物有著不盡相同的人生經歷和背景,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屬性,那就是他們都是仰望星空的人,對世界充滿好奇心。蒂莫西本人自童年時期就對自然界充滿好奇,熱愛音樂的他從聽收音機開始,逐漸了解了地球大氣電離層,后來又去傾聽來自宇宙深處的天體發出的無線電波,他的思緒從生活的點滴中一躍而起,進入覬覦已久的太空深處。是的,仔細想想,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與太空息息相關!知道嗎?你打開收音機,在找尋節目期間聽到的沙沙的雜音,就是宇宙發出的背景噪聲呢!書中,無論是蒂莫西的個人感觸與暢想,還是他與受訪者的對話,都沉浸在散文一般的語境中,文筆優美,情感真摯,時不時迸發出智慧的火花,給我們以醍醐灌頂般的人生啟迪。天文學是最接近哲學的自然科學,而這本書中眾多不平凡的人物都是擁有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典范,他們獨特的人生境遇極有可能是你從來沒有聽過的,這些經歷與我的極為相似,而這么多有意思的故事正躺在書中等著你去發現!
蒂莫西是我很敬佩的美國知名科學作家,我后來的人生經歷受到他的不少影響。蒂莫西的書都是十年磨一劍,有時他還同時寫兩本書,而且每本都是暢銷書。他是美國繼卡爾·薩根后最著名的天文科普作家。我的天文愛好始于1986年,那年我只有9歲,哈雷彗星正好回歸。1993年,我第一次在天文雜志上發表文章,那時我還在中學,后來我經常給《大連日報》的科普專版寫天文科普文章,漸漸地走上了科普寫作的道路。2001年后,我開始用英文在美國的天文刊物上介紹中國專業與業余天文的進展,正式成為一名科學作家。后來我的職業也和雜志有關,從科普雜志編輯記者,一直到汽車和旅游雜志副主編。
1995年,我有了第一臺電腦。1996年,通過撥號上網,我成為中國最早的那批網民之一,我瀏覽的第一個天文網站就是《天空與望遠鏡》雜志網站。那時我已經認識了國內很多知名的天文愛好者,我們都是通過寫信交流的,大連與祖國許多地方的信件往來需要十幾天,如同行星際電磁波的傳播——你發出信件,等待天文好友回復的時間總是顯得那么漫長。于是,1999年,我創辦了中國最早的天文論壇——牧夫天文論壇,之后成千上萬的各地天文愛好者紛至沓來,隨即,天涯如比鄰。2014年,我又創辦了國內知名的天文學術公眾號——牧夫天文,這個平臺聚集了國內一批有情懷的天文專家和天文愛好者,他們與我一道在新媒體上繼續向讀者推廣天文科普知識。
20多年來,依靠牧夫天文論壇和牧夫天文,我結識了國內外眾多天文愛好者,并與一些人結為好友,其中就有一位來自上海的天文愛好者,也就是本書的譯者瞿秋石女士。她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譯者和旅行家。她花了兩年時間走遍了中國國內的天文臺,寫成了一部天文游記書《靜聽宇宙的聲音——走進中國天文臺》,該書圖文并茂,內容生動有趣,值得一讀。幾年前春季的某一天,她在微信上突然和我說她讀了一本書,書里提到了我的名字。她被這本書深深地打動了,想找出版社引進版權,把它翻譯成中文,介紹給中國讀者。她想知道怎么聯系這本書的版權方,我說真的很巧,于是我聯系了老朋友蒂莫西……
王爾德說,“我們都生活在陰溝里,卻總有人仰望星空”。是的,我們身邊總有一批志向高遠的覺悟者,他們不甘沉浸于燈紅酒綠、歌舞升平,他們向往大自然。親愛的讀者,也許你就是他們中的一員。可惜,如今人們生活在大城市,有多少人親眼看過銀河?城市里的燈光遮蔽了我們仰望星空的眼睛,我們再也無法感受到星空的壯麗。于是,我們不得不遠行,避開喧囂的都市,來到完全沒有光污染的地方。我每年都會到世界各地拍攝星空、追逐日全食、欣賞極光,這已經成為我的生活方式。三年前夏天的一個夜晚,我從鳳凰城出發,自駕來到美國的天文之都——亞利桑那州的圖森市,晚上入住了一家不大的汽車旅館。在旅館休息廳的書架上,我一眼就看到了蒂莫西的這本書,一旁的一位老者看我對這本書感興趣,自豪地告訴我,他家里也有一本,他的孫子就是在看了這本書后申請了大學的天文系,決定投身天文事業的。我從他興奮的眼神中看到的是一本好書的力量!這本書也許就是開啟你星辰大海征程的風帆。讓我們一起抬起頭來,凝視夜空,因為我們真的都來自宇宙星塵。
解仁江
2020年2月21日于大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