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序一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我就常被問及:“您認為20世紀最杰出的美國科普作家是哪幾位?”

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我總是會提及(以出生年份為序)喬治·伽莫夫(1904—1968)、馬丁·加德納(1914—2010)、艾薩克·阿西莫夫(1920—1992)、卡爾·薩根(1934—1996)……

這幾位大家出生的時間,依次相隔十來年(阿西莫夫略偏早些)。而今,他們都已去世多年。“那么,”有人問,“再往后,20世紀40年代出生的呢?”

“蒂莫西·費里斯,他生于1944年。”我說。

這本《望向星空深處》,就是費里斯的一部杰作,英文版于2002年問世。中文版雖說姍姍來遲,但空白既已填補,國人便有了重領經典風采的機會。

我本人第一次閱讀費里斯的作品,至今已逾40年。那是英文版《地球的悄悄話》(Murmurs of Earth)中長長的一章“旅行者的音樂”(“Voyager's Music”),由費里斯撰寫。《地球的悄悄話》出版于1978年,第一作者是卡爾·薩根,費里斯是另外五位合作者之一。這本書很精彩,我至今仍會不時翻閱。

在《望向星空深處》中,費里斯寫道:“20世紀70年代,我制作了一張唱片,它隨兩個‘旅行者號’星際空間探測器升空。這是地球文化的一個樣本……唱片中保存了27段音樂——從巴赫、貝多芬到爪哇佳美蘭音樂,一首中國古琴曲片段,還有‘盲人’威利·約翰遜的《暗如夜》……”

《地球的悄悄話》中“旅行者的音樂”這一章,講述了選擇這些音樂的原則和過程,并對這27段音樂、演奏所用的樂器乃至演奏者予以言簡意賅的介紹。其中有一節“Chinese Ch'in”(中國古琴),所配樂曲是“Flowing Streams”(即《流水》)片段,富有詩意的簡介如此啟幕:“《流水》令人想起中國宋代偉大的風景畫……”那時我還年輕,讀后即對作者心生敬意——后來才知道,原來這位作者還比我小一歲呢。

《望向星空深處》的全書主旨,及其三條主線的交織,在作者本人的前言中交代得很清楚,此處毋庸贅述。它是一部“獻給世界各地的觀星者”的書,作者“希望它能鼓勵讀者將夜空的絢麗變成人生的一部分”。我覺得,這正好契合德國哲學家康德(1724—1804)在兩個多世紀前寫下的那段名言:世界上有兩樣事物能夠深深地震撼人們的心靈,“一樣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準則,另一樣是我們頭頂燦爛的星空”。

《望向星空深處》陸陸續續寫了10年,全書充滿引人入勝的故事:歷史上的和今天的,作者本人的和其他觀星者的,家鄉的和世界各地的,總之全是觀星的或同觀星有關的真實故事。這些故事激情洋溢,人文與天文并駕齊驅。它們娓娓道來,使人“閱讀這種作品甚至不覺得是在閱讀,理念和事件似乎只是從作者的心頭流淌到讀者的心田,中間全無遮攔”(《人生舞臺——阿西莫夫自傳》論寫作風格),令人不由自主地與它們結伴同行。

費里斯所說的“觀星者”(Stargazers),指的是忘情于用望遠鏡觀星的愛好者——人們常稱其為業余天文學家,也就是喬治·埃勒里·海爾(1868—1938)所說的那種“情不自禁的工作者”。多少年來,這些觀星者以驚人的毅力為天文學做出了重要貢獻,只可惜充分展現這一方面的讀物卻不多。由此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望向星空深處》中,費里斯記述了他親自拜訪那些最受世人尊敬的觀星者的情景,那是一些真正的傳奇人物。

例如,費里斯尊為“天文科普元老”的帕特里克·摩爾(1923—2012)。我本人于1988年參加在美國巴爾的摩市舉行的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第20屆大會期間,目睹了這位65歲的老者行走如風——步速就像他在BBC(英國廣播公司)電視節目《仰望夜空》中的語速一樣快;我也早就聽聞當摩爾走進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會場時全體天文學家起立鼓掌致敬的情景。可是,直到讀了費里斯的訪問記我才知道,摩爾確實從未上過學校,他心臟不太好,從6歲到16歲都沒法上學。但他11歲時就加入了英國天文協會,13歲時在該協會期刊上發表了第一篇論文。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他虛報年齡,篡改體檢表,加入了空軍,在轟炸任務中做導航員,必要時還能自己飛行。第二年,他18歲時真相大白,但面對他的那位軍官還是夸他:“你17歲的時候就已經是皇家空軍的服役軍官。”

在2000年的那次訪問中,摩爾對費里斯說:“天文學是業余愛好者也有用武之地的少數學科之一,業余愛好者為天文學帶來的最大幫助是觀測的持續性。如果火星上發生一場塵暴,或者是土星上出現一個新的白點,那肯定是業余愛好者發現的。我自己就發現過這么一個白點——非常小的一個——那是在1961年。”

戴維·列維(1948— )也很有意思。他是一位著名的彗星獵人,迄今已經發現了23顆彗星。其中使他變得家喻戶曉的,乃是1994年7月與木星相撞的舒梅克—列維9號彗星。列維幼年時患有嚴重的哮喘病,14歲時被送進一家專治哮喘的醫院。醫生注意到他夜間經常溜出去,就問他:“你為什么夜里不睡覺?”列維回答:“我不是不睡覺,而是出去用我的望遠鏡觀測海王星。”醫生思索后,又說:“作為醫生,我要求你繼續觀測海王星。別讓哮喘擋住你想做的事。”

列維沒有上過天文學課程,卻寫了許多天文科普書。我是他的《推銷銀河系的人——博克傳》一書中文版的責任編輯。他在中文版序里提到,“卞毓麟是博克在北京講學時的翻譯,并在博克參觀這座古老而偉大的城市時充當導游”“當我從卞毓麟那兒知道……優美的中文版《推銷銀河系的人》被奉獻給中國的廣大讀者時,我感到非常高興”。

費里斯這部《望向星空深處》的中譯者遲訥,是個筆名。她是一位優秀的年輕天文愛好者,我為寫好中文版序,請她提供了個人簡介。她的真名是瞿秋石,我讀過她署真名的《靜聽宇宙的聲音——走進中國天文臺》一書。她不辭辛勞訪遍中國的天文臺站,令我深深感動。她是復旦大學語言學專業的碩士,我相信這對流暢地翻譯《望向星空深處》大有裨益。她自稱:“受經史訓練,注定被‘格物致知’的精神感召,曳裾奔向自然科學的領域,雖身在職場而不敢忘,為了解頭頂星空而讀書、觀測、旅行。”真是勤勉又瀟灑,希望有朝一日,她能面晤本書的作者蒂莫西·費里斯。

30多年前,我曾在紐約阿西莫夫家中做客,也曾與卡爾·薩根通信談科普,后來又多次為他們的作品寫中文版序、導讀或書評。我沒有見過費里斯本人,但有機會為《望向星空深處》撰寫中文版序,使我深感榮幸。預祝讀者能充分享受本書帶來的閱讀和觀星的雙重喜悅,體驗作者在前言中之所言:“凝視星空讓人們彼此更親近,因為它提醒我們,我們本質上是一顆小小星球上的旅伴。”

卞毓麟

2020年6月15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周口市| 绥化市| 汾西县| 河源市| 繁峙县| 宿州市| 东山县| 巢湖市| 法库县| 东阳市| 嫩江县| 论坛| 突泉县| 澎湖县| 剑川县| 山东省| 潮州市| 云南省| 科技| 泾源县| 金沙县| 长泰县| 青神县| 宁波市| 天柱县| 霍林郭勒市| 石屏县| 上饶市| 肃北| 怀远县| 永靖县| 二连浩特市| 南投市| 交口县| 古交市| 乌拉特后旗| 大冶市| 尼勒克县| 陈巴尔虎旗| 尤溪县| 泰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