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爭先恐后的孝子賢婦

最早“親身示范”割肉治病的人,是《舊唐書·隱逸傳》中記載的王友貞。當時王友貞的母親病了,為給母親治病,他遵照醫生囑咐,割了自己屁股上一塊肉,喂給母親吃。很多人可能會想:他母親吃他的肉能好?恐怕還會起反作用。但這件事奇就奇在,王母吃完兒子給的屁股肉后,病居然很快好了。

東漢時期也發生過類似的事件。據《淮安府志》記載,在浙江山陽縣,也就是現在的紹興市,曾經有一個叫李妙寧的女子,她在14歲時嫁給了一個姓蔣的人為妻。有一天,李妙寧的公公身體突發不適,病倒了。身為兒媳婦,孝敬公婆天經地義。李妙寧就向上天祈禱,希望公公能夠盡早恢復健康。而為了能讓公公早日痊愈,她毅然從自己的左側大腿上割下了三塊肉,熬成了肉湯,喂給公公吃。同樣神奇的是,不久她公公竟然也好了。

1998年遼代墓葬1號墓出土的《割股療親圖》。圖中老嫗作病痛狀,女子持刀正在自割股肉準備入藥,女子可能是老嫗的女兒或者兒媳。

后來,“人肉包治百病”的說法慢慢傳遍了大江南北,進而一發不可收,越來越多的孝順兒女、孝順媳婦前赴后繼,割肉給自己的爹媽、公婆治病。在武則天時期,這種行為還曾受到朝廷表彰,可以免課役(賦稅及徭役)。到宋朝,割股療親的影響更是逐漸擴大,還形成了一定的固定化模式,當時朝廷和文人也都積極宣揚,如“應孝子順孫、義夫節婦,宜旌表以厚人倫”,各地的地方官也積極配合,上行下效,并將此列入衡量孝子的行為標準。

明代著作《人鏡陽秋》劉氏割股插圖

好在元朝以后,這種愚孝的風頭不再像宋朝那么盛,但還是有不少人“不忘祖訓”。

清朝的慈禧太后很恨光緒皇帝,其中的一個原因,據說是慈禧認為光緒“不孝”,因為他不肯割股療親。

據說在袁世凱死之前,他的姨太太和一個兒媳婦還割過肉給他做藥引子,傳說這是袁家的一個孝義傳統,已經傳了好幾代。

再比如魯迅先生提到的人血饅頭治肺結核,則是發生在近代的事。人血饅頭當然不能治病,即便“有些效果”,恐怕也是心理作用。其實,它不過是源自中國古人的血液崇拜和迷信。古人相信血液是生命力的象征,以血補血,人會越來越健壯,生病的人就會痊愈。再想一想古時候民間驅鬼也會用到人血,這其實也能反映古人的血液崇拜思想。

割股療親得割多少肉?

割股,字面意思是割大腿,實際上,到了宋朝,割股只是一個代稱,一種“話語建構”,實際上可以割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比如乳房、手臂、眼珠、骨頭,甚至是取血液、骨髓等,進而演變成割肉治親人疾病的代名詞。那通常割多少肉才有用呢?《唐書》中有這樣的記錄:“先天中有王知道母患骨蒸,醫云須得生人肉食之。知道遂密割股上肉半斤許,加五味以進。母食之便愈。”也就是半斤肉,外加五味其他藥材。當然不同的書記載不同,因為病不一樣。到了宋朝,關于割多少肉就沒有太多記載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等县| 邛崃市| 茶陵县| 凤城市| 仙桃市| 新昌县| 综艺| 磐安县| 衡山县| 长丰县| 衡水市| 汝城县| 疏附县| 萍乡市| 韩城市| 顺义区| 左权县| 大英县| 利津县| 阆中市| 行唐县| 正蓝旗| 永昌县| 澄城县| 安新县| 天门市| 翁源县| 扎囊县| 广东省| 原平市| 武威市| 桂平市| 乌兰察布市| 汉中市| 离岛区| 郯城县| 泊头市| 安福县| 香港| 岑巩县| 龙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