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荒誕醫學史(中國篇)
- 光子
- 702字
- 2020-08-07 18:10:39
古老的魂魄觀
孩子呀孩子,波八列,
……
你千萬別到黑暗中去,
你千萬別害怕鬼魔,
……
你手中有金頂針保佑你平安,
你手中有骨戒指保佑你安全,
你搖車里有三個小人保護你,
你搖車里有鼠有鳥保護你,
孩子呀孩子
……
這些句子,初聽起來很像一首哄孩子入睡的歌謠,但細品其中含義,又感覺不是。其實,這是當代作家遲子建的小說《偽滿洲國》里的一段話,是一首薩滿除歲跳神治病的歌曲,更確切地說,是薩滿招魂時的咒語。
招魂,也叫收驚或消驚,是一種治病消災的巫術。
為什么招魂能治病呢?這與我國幾千年一直秉持的一種信仰有關:人是有靈魂的。
古代經學家孔穎達注疏《左傳》時說:“附形之靈為魄,附氣之神為魂。”附在形體上的靈是人的魄,而附在氣上的神是人的魂。其中,魂為天氣,陽氣,精神;而魄則為地氣,陰氣,軀體。一個人要想生存,不可能沒有魂魄,魂魄是人的本命精神所在。如果魂魄被鬼攝去,“魂不附體”,人就會生病,精神不正常等。反過來,既然靈魂散失可以致人生病,那么相應的治療方法就是將靈魂再收回來。這就是招魂治病的思想基礎。

《御龍圖》描繪墓主人乘龍升天的情景,《龍鳳仕女圖》表現的是龍鳳引導墓主人的靈魂升天的情景,兩者表現的題材基本一致,都體現了古代楚文化的喪葬文化和招魂習俗。
那么,為何叫招魂?《楚辭·招魂序》中說:“招者,召也。以手曰招,以言曰召。”意思就是用手“招”的同時,口中會念念有詞。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屈原的詩《招魂》,模仿的就是民間的招魂習俗,想通過言辭讓魂歸來。人死可以招魂,活著也可以招魂,后者通常用在病人身上,以用于兒童更多見。因為人們認為,兒童的身體和魂魄都還沒有完全成熟,魂魄“不穩”,最容易出竅,最容易被所謂的邪祟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