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貨幣未來:從金本位到區塊鏈
- (黎巴嫩)賽費迪安·阿莫斯
- 1041字
- 2020-08-20 18:07:45
拜占庭和拜贊特
戴克里先皇帝的名字永遠與財政和貨幣欺詐聯系在一起,在他的統治下,羅馬帝國走向谷底。他退位一年后,君士坦丁大帝接管了帝國,實施了負責任的經濟政策和改革,扭轉了帝國的命運。君士坦丁,這位第一位信仰基督教的羅馬皇帝,承諾將蘇勒德斯金幣的重量穩定在4.5克,停止貨幣裁剪和劣化,并從公元312年開始大量鑄造這種金幣。君士坦丁大帝東進,在連接歐洲和亞洲的地方建造了君士坦丁堡,由此,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庭帝國誕生了。拜占庭帝國以蘇勒德斯金幣為貨幣。西羅馬帝國則繼續在經濟、社會、文化上不斷衰退,最終于公元476年徹底崩潰。拜占庭帝國延續了1123年,蘇勒德斯金幣也成為人類歷史上壽命最長的健全貨幣。
君士坦丁大帝維護了蘇勒德斯金幣的完整,這份饋贈使蘇勒德斯金幣成為全世界獲得最廣泛認可和使用的貨幣,后來被稱為拜贊特(Bezant,意為來自東方的金幣)。西羅馬帝國由于貨幣崩潰,破產的皇帝無法為士兵們支付薪水,最終滅亡,而君士坦丁堡則由于負責任的財政和貨幣政策,矗立并繁盛了好幾百年。汪達爾和西哥特蠻族殺入了羅馬城,而君士坦丁堡則在數個世紀內免遭侵略,繁榮穩定。不過和西羅馬一樣,君士坦丁堡的衰弱也是發生在統治者開始劣化貨幣之后,歷史學家認為這一過程起自君士坦丁九世(1042~1055年在位)統治時期。伴隨著貨幣貶值而來的是帝國財政、軍事、文化和宗教的全面衰退,之后帝國面對不斷增長的危機步履蹣跚,直到1453年被奧斯曼帝國攻陷。
盡管發生了自身的貶值和帝國的陷落,但深受拜贊特影響的另一種健全貨幣繼續廣泛流通。這種健全貨幣就是伊斯蘭第納爾(Islamic Dinar)。今時今日,盡管伊斯蘭第納爾已經不是任何一個國家的正式貨幣,但它還有很大的保有和使用量。在拜占庭帝國的黃金時代,伊斯蘭教逐漸興起,拜贊特和在重量與規制上與拜贊特相似的金幣在伊斯蘭教傳播的地區被廣泛使用。公元697年,倭馬亞王朝(Umayyad)的阿卜杜勒-馬利克·本·馬爾萬確定了伊斯蘭第納爾的重量和價值。盡管倭馬亞王朝以及隨后的數個伊斯蘭國家相繼興起和滅亡,但直到今天,伊斯蘭第納爾還是保持了最初的與拜贊特相似的重量和規制,廣泛流行于伊斯蘭教地域,用于嫁妝、禮物以及各種宗教活動和傳統習俗。由于長期保持了貨幣的完整性,阿拉伯和伊斯蘭文明的衰弱不同于西羅馬帝國和拜占庭帝國,與自身貨幣的崩潰無關。公元301年,由羅馬皇帝戴克里先首鑄的蘇勒德斯金幣流變為拜贊特,后來又流變為伊斯蘭第納爾,直到今天仍在被人使用。世界各地的人們用它進行交易長達17個世紀,這也凸顯了黃金在時間上的適銷性。
[1] David Luscombe and Jonathan Riley-Smith,The New Cambridge Medieval History:Volume 4,C.1024-1198(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p.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