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御史臺的那些小人們,原本是要置蘇軾于死地的。副相王珪再三向皇帝表白:“蘇軾有謀反之意。”李定上書說,對蘇軾要“特行廢絕,以釋天下之惑”。舒亶更是喪心病狂,認(rèn)為不僅牽連入案的王詵、王鞏罪不容赦,連收受蘇軾譏諷文字而不主動向朝廷匯報的張方平、司馬光、范鎮(zhèn)等三十多人也都該殺頭。
然而,在這生死之際,挺身為蘇軾說情的人更多。
取代了王安石的當(dāng)朝宰相吳充上朝說:“魏武帝(曹操)這樣一個多疑之人,尚能容忍當(dāng)眾擊鼓罵曹的禰衡,陛下您為什么就不能容忍一個寫詩的蘇軾呢?”
太皇太后病勢沉重,宋神宗要大赦天下為太皇太后求壽,太皇太后說:“不須赦天下兇惡,但放了蘇軾就夠了。”
連蘇軾的政治對手、此時已然退隱金陵的王安石都上書皇帝,說:“豈有圣世而殺才士者乎?”
對于這些,蘇軾毫不知情。他在牢獄里不知挨過了多少個夜晚,只能透過墻壁上薄薄的光線,來感受白晝的降臨。有一天,暮鼓已經(jīng)敲過,隱隱中,一個陌生人來到他的牢房,一句話也不說,然后就坐在他身邊睡著了。
第二天醒來時,他終于開口了,對蘇軾說:“恭喜,恭喜!”蘇軾疑惑地問:“什么意思?”那人只微笑了一下,說聲:“安心熟寢就好!”然后就走了。
很久以后,蘇軾才明白,那是皇帝派來觀察蘇軾動靜的,看他是否懷有怨懟不臣之心。他發(fā)現(xiàn)蘇軾在獄中吃得飽,睡得香,鼾聲如雷,就知道蘇軾的心里沒有鬼。他本來就舍不得殺蘇軾,于是對大臣們說:“朕早就知道蘇軾于心無愧!”
十二月二十八這天,朝廷的判決終于降臨:蘇軾貶官黃州,做團(tuán)練副使,不準(zhǔn)擅離黃州,不得簽署公文。駙馬都尉王詵,身為皇親國戚,與蘇軾來往密切,收受蘇軾譏諷朝廷的詩詞書札也最多,而且在案發(fā)后向蘇軾通風(fēng)報信,因此被削除一切官職爵位;蘇轍受到連累,被貶官筠州;蘇軾的朋友王鞏也遠(yuǎn)謫賓州。收受蘇軾譏諷朝廷的詩詞書信而不主動舉報的張方平等罰銅三十斤,司馬光、黃庭堅、范鎮(zhèn)等十幾位朋友,都被罰銅二十斤。
在宋代,罰銅是對官員獲罪的一項處罰。當(dāng)年蘇軾在鳳翔通判任上,就曾因為沒有參加知州舉辦的官場晚宴,而被罰銅八斤。
獄卒梁成從自己的枕頭里把蘇軾寫給弟弟蘇轍的絕命詩翻找出來,交還給蘇軾時,他說:“還學(xué)士此詩。”蘇軾把詩稿輕輕放在案子上,目光卻回避著上面的文字,不忍再看。
蘇軾踏著殘雪走出監(jiān)獄,是在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舊歷除夕之前。他的衣袍早已破舊不堪,在雪地的映襯下更顯寒傖。他覺得自己就像一滴污漬,要被陽光曬化了。盡管那只是冬日里的殘陽,但他仍然感到溫暖和嬌媚。
到那一天,他已在這里被折磨了整整一百三十天。
出獄當(dāng)天,他又寫了兩首詩,其中一首寫道:
平生文字為吾累,
此去聲名不厭低。
塞上縱歸他日馬,
城東不斗少年雞。[18]
“少年雞”,指的是唐代長安城里的斗雞高手賈昌,少年時因斗雞而得到大唐天子的喜愛,實際上是暗罵朝廷里的諂媚小人,假如被嗅覺很靈的御史們聞出味兒來,又可以上綱上線了。
寫罷,蘇軾擲筆大笑:“我真是不可救藥!”
[1] 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被貶黃州期間,帶領(lǐng)家人開墾城東一塊坡地,種田幫補(bǔ)生計,遂以“東坡居士”為別號(詳見本書第52—53頁)。因此,自號“東坡”以前,本書稱“蘇軾”,其后皆稱“蘇東坡”。
[2] 今四川省樂山市。
[3] 今寧夏固原西北。
[4] 〔北宋〕蘇軾:《郭綸》,見《蘇軾全集校注》,第一冊,第1頁,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5] 〔清〕紀(jì)昀:《紀(jì)評蘇詩》,轉(zhuǎn)引自《蘇軾全集校注》,第一冊,第3頁,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6] 今四川省眉山市。
[7] 參見李一冰:《蘇軾傳》,上冊,第30頁,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3年版。
[8] 錢穆:《理學(xué)與藝術(shù)》,見《宋史研究集》第七輯,第2頁,臺北:臺灣書局,1974年版。
[9] 原文見〔元〕脫脫等撰:《宋史》,第8462頁,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版。
[10] [日]小島毅:《中國思想與宗教的奔流:宋朝》,第193頁,桂林: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14年版。
[11] 《宣和書譜》,第111頁,杭州:浙江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2012年版。
[12] 〔元〕脫脫等撰:《宋史》,第8461頁,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版。
[13] 〔北宋〕蘇軾:《擬進(jìn)士對御試策》,見《蘇軾全集校注》,第十二冊,第946頁,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4] 原文見〔元〕脫脫等撰:《宋史》,第8641頁,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版。
[15] 原文見〔元〕脫脫等撰:《宋史》,第8641頁,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版。
[16] 〔北宋〕孔平仲:《孔氏談苑》,轉(zhuǎn)引自王水照、崔銘:《蘇軾傳》(最新修訂版),第151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17] 〔北宋〕蘇軾:《予以事系御史臺獄,獄吏稍見侵,自度不能堪,死獄中,不得一別子由,故作二詩授獄卒梁成,以遺子由,二首》其一,見《蘇軾全集校注》,第三冊,第2092頁,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8] 〔北宋〕蘇軾:《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責(zé)授檢校水部員外郎黃州團(tuán)練副使,復(fù)用前韻二首》其二,見《蘇軾全集校注》,第三冊,第2108頁,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