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六回 涇河龍王犯天條

菩薩同木叉繼續(xù)前往東土,走了很長時間,又見到一座高山,山上有一股惡氣,刮起一陣狂風,又跳出一個妖魔。這妖魔長得十分兇險,撞過來,舉釘鈀就要打菩薩。木叉行者上前擋住,大喝道:“那妖怪,不要無禮!看棒!”妖魔道:“這和尚好大膽!看鈀!”他們二人在山底下打斗。觀世音在半空中拋下蓮花,隔開他們的兵器。怪物見了,十分心驚,便問:“你是從哪里來的和尚?”木叉說:“你這個肉眼凡胎的怪物!我是南海菩薩的徒弟。這是我?guī)煾笒亖淼纳徎ǎ悴徽J得!”那怪說:“南海菩薩?是不是救苦救難的觀世音?”木叉道:“不是他是誰?”怪物扔了釘鈀,行禮說;“老兄,菩薩在哪里?麻煩你引見。”木叉仰面指道:“那不是?”怪物朝上磕頭,高叫道:“菩薩,恕罪!恕罪!”觀音按下云頭,走過來問道:“你是哪里成精的野豬,敢在這里擋住我?”那怪說:“我不是野豬,我本是天河里的天蓬元帥。因為喝醉了酒,戲弄嫦娥,被玉帝打了二千錘,貶下塵凡。想不到投胎時走錯了道路,投在個母豬胎里,才變成這樣。我咬殺了母豬,在這里占了山場,靠吃人充饑。想不到遇見了菩薩,萬望救我一救。”菩薩說:“這山叫做什么山?”怪物說:“叫做福陵山。山中有一洞,叫做云棧洞。”菩薩說:“你既然在上界違了法,如今還要行兇,就會二罪并罰。你是否愿意歸依正果?我領了佛旨,上東土尋找取經(jīng)人。你可以給他做個徒弟,前往西天,將功折罪。”那怪連說:“愿意!”菩薩為他摩頂受戒,指身為姓,就姓了豬;又替他起個法名,就叫做豬悟能。從此,那妖怪戒了五葷三厭,一心等候取經(jīng)人。

菩薩和木叉繼續(xù)前行,在空中遇到一條玉龍正在叫喚。菩薩到他近前問:“你是什么龍,在這里受罪?”那龍說:“我是西海龍王敖閏的兒子。因縱火燒了殿上明珠,我父王上天庭告狀,說我不孝。玉帝把我吊在空中,打了三百,就要被殺。望菩薩救救我。”觀音聽了,就和木叉去見玉帝說:“貧僧領佛旨上東土尋找取經(jīng)人,路上遇到一條孽龍,想請陛下饒他性命,賜給貧僧,叫他給取經(jīng)人做個腳力。”玉帝立即傳旨赦免了那龍,送給菩薩。菩薩謝恩后出來。小龍叩頭,謝了救命之恩,愿意聽從菩薩使喚。菩薩把他送到深澗之中,等取經(jīng)人來,就變成白馬。

菩薩帶領木叉行者過了這座山繼續(xù)往前走,走了不遠,忽然看見萬道金光。木叉說:“師父,那放光的地方是五行山,有如來的‘壓帖’在那里。”菩薩說:“這是那攪亂蟠桃會大鬧天宮的齊天大圣,被壓在這里。”木叉說:“正是。”師徒二人上了山,觀看帖子,上寫“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菩薩嘆惜不已,卻驚動了那大圣。大圣在山根下高叫:“誰在山上嘆息?”菩薩下山來看,只見那石崖之下,有土地、山神和監(jiān)押大圣的天將,都來參見菩薩,將菩薩帶到那大圣面前。那大圣被壓在石匣中,能說話,不能動。菩薩說:“姓孫的,你認得我嗎?”大圣睜開火眼金睛,高叫道:“我當然認得你。你是那南海普陀落伽山救苦救難大慈大悲南無觀世音菩薩。多謝來看我!我在這里度日如年,請問你從哪里來?”菩薩說:“我奉佛旨,上東土尋取找經(jīng)人,從這里經(jīng)過,特意來看你。”大圣說:“如來把我壓在這座山下,五百多年了,萬望菩薩救救我!”菩薩說:“你的罪過太大,救你出來,恐怕又要闖禍。”大圣說:“我已知錯了。但愿大慈大悲救我一救。”

菩薩聽了很高興,對大圣說:“等我到了東土大唐,尋一個取經(jīng)的人來,讓他救你。你可以給他做個徒弟,入我佛門。怎么樣?”大圣說:“愿去!”菩薩說:“那我給你起個法名。”大圣說:“我已有名了,叫做孫悟空。”菩薩又高興地說:“我前面也有二人歸降,正是‘悟’字排行。你也是‘悟’字,卻與他們相合,很好,很好。”

菩薩和木叉離開五行山,到了長安大唐國。師徒二人變成了兩個疥癩游僧,進入長安城,天色已晚,在大市街旁見有一座土地神祠,便走了進去。土地和鬼兵知道是菩薩來了,叩頭接入。土地又急忙跑去報知城隍、社令和滿長安城各廟神衹,都知道菩薩到了,前來參拜。菩薩囑咐他們:“你們不可走漏消息。我奉佛旨,特來這里尋訪取經(jīng)人。借你的廟宇暫住幾日,訪到真僧便回。”眾神各自回去,土地暫時到城隍廟里居住。

長安城是歷代帝王建都的地方。從周、秦、漢到唐,都十分繁華。如今大唐太宗皇帝登基,改元貞觀。太宗皇帝已登極十三年,是己巳年。在長安城外涇河岸邊有兩個隱士,一個漁翁名叫張稍,一個樵夫名叫李定。有一天,他們在長安城里賣了柴和鯉魚,一起到酒館中喝酒,還各自買了一瓶酒拿著,在涇河岸邊散步斗詩。分別時,張稍說:“李兄,路上保重!上山時小心看虎,如果遇到兇險,明天就見不到你了。”李定聽了大怒:“你這個人,連好朋友也要詛咒。我要是遇到老虎被吃了,你就一定遇到浪,船翻在江里!”張稍說:“我永遠也不會翻船。”李定說:“你怎么就能保證不出事?”張稍說:“李兄,你不知道,在長安城里,西門街上,有一個算卦的先生。我每天都送給他一尾金色鯉魚,他就給我算上一卦,告訴我到哪里打魚,每天都能滿載魚蝦而歸。”二人就此告別。想不到,涇河水府有一個巡水的夜叉,正好聽到他們談話,急忙回到水晶宮向龍王報告說:“不好了!不好了!臣到河邊巡查,聽到兩個人說話。有一個是漁翁,說長安城里西門街上有個算卦先生,算得特別準。他每天送給那先生一條鯉魚,那先生就給他算一卦,告訴他到哪里打魚。如果總是這么準,不就將水族都捉去了?”龍王聽了很生氣,就提了劍要去長安城找那算卦的。龍子、龍孫、蝦臣、蟹士、鰣軍師、鱖少卿、鯉太宰一起啟奏說:“大王請息怒。大王您只要變成一個秀士,到長安城內打聽一下。如果真有這個人,再找他算賬;如果沒有這個人,也不要害了別人。”龍王認為有理,就不帶寶劍,上了岸,搖身一變,變作一個白衣秀士。

龍王來到長安城西門大街上,看見一群人鬧鬧哄哄的,他聽了聽,知道是算卦的地方,走過去,分開眾人,往里觀看,只見里面坐著位算卦先生,正是袁守誠。他是當朝欽天監(jiān)臺正先生袁天罡的叔父。那先生相貌稀奇,儀表不凡。龍王走進去,與先生相見,互相行了禮。先生請龍王上坐,讓童子獻茶。先生問道:“您來問什么事?”龍王說:“請算算什么時候下雨,下多少。”先生就算了一卦,說:“明天就會下雨,辰時布云,巳時發(fā)雷,午時下雨,未時雨停,雨量是三尺三寸零四十八點。”龍王笑著說:“可不能開玩笑。如果明天有雨,和你說的時辰、數(shù)目一樣,我送你五十兩銀子酬謝。如果不下雨,或時辰、數(shù)目和你說的不一樣,我就要打壞你的門面,砸了你的招牌,把你趕出長安,不許在這里騙人!”先生欣然答道:“這個就按你說的辦,請明天雨后再來。”

龍王辭別,出了長安城,回到水府。大小水神問道:“大王見到那算卦的了嗎?”龍王說:“有一個算卦的先生,只會胡說八道。我問他什么時候下雨,他就說明天下雨;問他什么時辰,下多少,他就說辰時布云,巳時發(fā)雷,午時下雨,未時雨停,共有三尺三寸零四十八點。我和他打了個賭:如果他說得準,就送他五十兩銀子;如果說得不準,就打破他的門面,把他趕出長安。”眾水族都笑了,說:“大王您是八河都總管,司雨大龍神,有沒有雨,只有大王知道,他怎么敢亂說?那算卦的一定輸了!”龍子、龍孫和魚鯽、蟹士正在高興,只聽得半空中叫道:“涇河龍王接旨。”眾人抬頭一看,來的是一個金衣力士,手拿玉帝敕旨。龍王立即整理衣服,端莊肅穆,焚香接了旨。金衣力士回去后,龍王謝了恩,拆開一看,上面寫著:命涇河龍王明日在長安城施雨。旨意上的時辰、數(shù)目,與那算卦先生說的都一樣,嚇得龍王魂飛魄散,對眾水族曰:“這個人真厲害,我輸給他了!”鰣軍師啟奏說:“大王放心。要贏他也不難。臣有個小計策,一定讓他無話可說。”龍王問是什么計,軍師說:“您在行雨時改一點時辰和雨量,就說那人算的卦不準,還怕不能贏他?那時打碎他的招牌,把他趕走,有什么難的呢?”龍王認為這個計策很好,不再擔憂。

到了第二天,龍王來到長安城上空。他改了時辰和雨量,巳時才布云,午時發(fā)雷,未時落雨,申時雨停,只下了三尺零四十點。下完了雨,他又按落云頭,變成白衣秀士,到西門里大街上,闖進袁守誠的卦鋪,不容分說,就把他的招牌、筆、硯等全都摔碎了。那先生坐在椅子上看著,并沒有動。這龍王又掄起門板要打,還罵道:“你這胡說八道的騙子!你的卦不靈!你說的今天下雨的時辰、點數(shù)都不對,還敢高高地坐在上面,趁早到別的地方去,饒你死罪!”袁守誠仍然一點也不害怕,仰面冷笑說:“我不怕!我沒有死罪,只怕你倒有死罪呢!你瞞得過別人,瞞不過我。我認識你,你不是秀士,是涇河龍王。你違背了玉帝的旨意,改了時辰和雨量,犯了天條。你免不了要在那剮龍臺上挨一刀,還敢來罵我?”龍王聽了,十分害怕,急忙扔了門板,整理衣服,給先生跪下說:“先生不要怪罪。我犯了天條,該怎么辦?請先生救救我!要不然,我死了也不放過你。”袁守誠說:“我救不了你,只能給你指條生路。”龍王說:“愿聽指教。”先生說:“你應該在明日午時三刻到人曹官魏征那里被斬首。你如果要保住性命,就要去求當今唐太宗皇帝。那魏征是唐王駕下的丞相,你如果能討到唐太宗的人情,就可無事。”龍王聽了,含淚拜謝了先生,辭別而去。很快,紅日西沉,這涇河龍王也不回水府,只在空中等到子時前后,收了云頭,來到皇宮門前。這時,唐王正在夢中出宮門散步。龍王變成人的樣子,上前跪拜,叫道:“陛下,救我!救我!”太宗問:“你是什么人?朕會救你。”龍王說:“陛下是真龍,臣是有罪的龍。臣犯了天條,應該被陛下的賢臣人曹官魏征斬首,所以來拜求,請陛下救救我!”太宗說:“既然是魏征處斬,朕可以救你,你放心回去吧。”龍王十分歡喜,叩謝而去。

太宗夢醒后還記著這件事。到了早上,太宗上朝,聚集兩班文武官員。大臣們向太宗朝賀,在兩旁站好。唐王一一從頭觀看,見那文官中有房玄齡、杜如晦、徐世、許敬宗、王珪等,武官中有馬三寶、段志賢、殷開山、程咬金、劉洪紀、胡敬德、秦叔寶等,個個端莊嚴肅,卻沒有看見魏征丞相。唐王召徐世上殿,問道:“朕昨夜做了一個怪夢:夢見有個人說自己是涇河龍王,犯了天條,應該被人曹官魏征處斬,求我救他,朕已經(jīng)答應他,今日卻不見魏征,該怎么辦?”世說:“等一會兒魏征來朝,陛下不要放他出門。過了這一天,就能救夢中的龍了。”唐王很高興,就傳旨派當駕官宣魏征入朝。

昨夜,魏征丞相在府中,聽到空中有鶴的叫聲,原來是上天差來仙使,捧著玉帝的金旨,讓他午時三刻夢斬涇河老龍。丞相謝了天恩,齋戒沐浴,因此沒有入朝。當駕官來宣他入宮,他不敢違背君王的命令,立即來到宮中,在御前叩頭請罪。唐王說:“赦卿無罪。”那時,大臣們還沒有退朝,太宗就命令散朝,只留下魏征,將他召入便殿,先談論了一會兒國家的事務。快到巳末午初的時候,太宗命宮人取過大棋來,說:“朕與賢卿下一盤棋。”眾嬪妃就取來棋枰。魏征謝了恩,就和太宗下了起來。

太宗和魏征在便殿下棋,下到午時三刻,一盤還沒有下完,魏征忽然伏在案邊睡著了。太宗笑著說:“賢卿真是為了社稷操勞,所以疲倦,不知不覺就睡著了。”太宗就任他睡著,也不呼喚。不一會兒,魏征醒了,跪下請罪說:“臣該萬死!剛才困倦,竟然睡著了,請陛下寬恕臣慢怠君王之罪!”太宗說:“卿并沒有罪。快起來,我們重新下一盤。”魏征謝了恩,剛要再下,就聽朝門外有人大呼小叫。原來是秦叔寶、徐茂功等人,拿著一個血淋淋的龍頭來到皇帝面前,二人啟奏說:“陛下,從沒見過這樣的怪事。”太宗和魏征起身問:“這是從哪里來的?”叔寶、茂功說:“十字街頭的云端里落下了這顆龍頭,微臣不敢不來啟奏。”唐王很吃驚,就問魏征:“這是怎么回事?”魏征轉身叩頭說:“是臣剛才在夢中斬的。”唐王大吃一驚,說:“賢卿剛才睡著了,又沒有動,手中又無刀劍,怎么能斬了這條龍呢?”魏征說:“陛下,臣雖然身在君前,夢里卻離了陛下,來到云端。那條龍已經(jīng)被天兵天將綁在剮龍臺上。臣說:‘你犯了天條,是死罪。我奉上天的命令來斬你。’便一刀斬了這條龍,龍頭便從空中落下。”

太宗聽了,心中既悲又喜。喜的是魏征是個賢臣,朝中有這樣的豪杰,就不用擔心江山不穩(wěn)。悲的是,自己夢中曾答應救那龍王,卻沒有救成。太宗賞了魏征,讓眾官散去,當晚回到宮中,心中憂愁煩悶,還記掛著夢中的那條龍,身心不安。夜里二更時分,聽到宮門外有哭泣的聲音,太宗更加驚恐。他正朦朧地睡著,又看見那涇河龍王,手里提著一顆血淋淋的首級,叫著:“唐太宗!還我的命!你昨天夜里答應要救我,怎么天明時又讓人曹官來斬我?你出來!我和你到閻王那里評評理!”他扯住太宗,一再嚷鬧,不肯放手。太宗說不出話,只掙扎得滿身是汗。正難以脫身,只見正南方向香云繚繞,走過來一個女真人,用手將楊柳枝一擺,那沒頭的龍就哭著向西北去了。原來這是觀音菩薩,領佛旨上東土尋找取經(jīng)人,住在長安城的土地廟里,夜間聽到鬼的哭聲,就來喝退那條龍,救了皇帝。那龍就到陰司地獄告狀去了。

不知那龍如何告狀,且聽下回分解。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新县| 平定县| 汶川县| 阿瓦提县| 宁陕县| 江口县| 桐梓县| 静海县| 澳门| 公安县| 芜湖市| 泸州市| 栾川县| 青海省| 娄底市| 辽宁省| 长治县| 江山市| 五寨县| 镇坪县| 通化县| 根河市| 宝丰县| 余干县| 麻栗坡县| 政和县| 凤翔县| 江阴市| 潍坊市| 青海省| 略阳县| 海晏县| 铜陵市| 江都市| 德化县| 葫芦岛市| 凯里市| 普定县| 远安县| 三台县| 晋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