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進攻與防護是戰爭永恒的主題。裝甲防護技術是隨著反裝甲彈藥技術的發展而逐步發展起來的一項集材料、結構和先進制造技術于一體的技術。自第一輛裝甲車輛誕生以來,近一個世紀裝甲防護技術已由最初的均質鋼技術發展到目前以先進裝甲材料、復合裝甲、反應裝甲、主動防護以及特種裝甲集成的綜合防護技術,從而形成一門涉及材料科學、結構力學、爆炸力學、火炸藥學、彈道學、探測傳感、指揮控制技術等多學科的交叉學科。在國防技術領域已經形成了一支從事裝甲防護科研、設計和生產的技術隊伍。

裝甲防護系統是坦克裝甲車輛火力、動力、裝甲防護、電子信息四大系統之一。隨著新型反坦克彈藥技術的發展,單一的裝甲防護已不能滿足坦克裝甲車輛戰場生存力的需求,于是如何使車輛“不被遭遇、不被發現、不被捕獲、不被擊中、不被擊穿、不被擊毀”的系統防護技術是未來陸軍裝甲車輛防護技術的發展方向。但是,如何做到“不被擊穿和不被擊毀”的裝甲防護技術仍然是裝甲車輛戰場生存力的基礎,它直接關系到坦克裝甲車輛的生存力和輕量化,是綜合防護技術中的關鍵技術。

張自強等裝甲防護科研工作者曾經出版的《裝甲防護技術基礎》和曹賀全等出版的《裝甲防護技術》,為我國裝甲防護科研奠定了基礎并指明了研究方向。隨著國際上裝甲與反裝甲技術發展的日新月異,作戰環境與過去有了較大變化。大規模野外作戰減少,城市作戰、復雜環境的反恐作戰居多。在這樣作戰環境中,陸軍坦克裝甲車輛受到了全方位、立體化先進武器如先進穿甲彈、破甲彈、智能化彈藥等的攻擊。反裝甲武器從品種、威力都有了長足的發展,因此裝甲防護技術已經有了質的飛躍。裝甲材料由單一高性能防護材料向多種復合材料發展,結構由單一均質裝甲向復合裝甲、反應裝甲以及更多的特種裝甲發展。

先進裝甲研究設計中高性能計算、模擬仿真逐漸代替了以往“畫加打”的落后方法。此外,新的防護技術大量應用,尤其是特種防護技術如復合裝甲、反應裝甲和主動裝甲使裝甲防護技術水平有了本質的飛躍,裝甲防護性能大幅度提高,滿足了坦克裝甲車輛輕量化以及戰場生存力的要求。

本書根據作者多年來裝甲防護科研工作經歷,記載了幾十年我國裝甲防護技術的發展,著重論述了近年來裝甲防護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全書共9章,介紹了典型反裝甲彈藥、裝甲防護技術體系、裝甲抗彈效應、現代裝甲材料、復合裝甲、反應裝甲、主動防護系統技術、結構裝甲,以及裝甲抗彈性能測試技術及評定等內容。

本書可供從事裝甲防護技術和反裝甲技術研究的科研院所、設計部門、生產單位和相關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高等院校坦克裝甲車輛系統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考了大量國內外的文獻資料,在此對原文獻作者表示謝意。

受作者水平和學科領域所限,書中難免有錯誤和不當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作者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仪陇县| 河东区| 巫山县| 兴化市| 遂溪县| 石渠县| 墨竹工卡县| 双鸭山市| 即墨市| 莒南县| 凌云县| 申扎县| 历史| 富蕴县| 台南市| 呼图壁县| 和平区| 来宾市| 昔阳县| 靖边县| 恩平市| 舟山市| 玉田县| 长岛县| 玛曲县| 漯河市| 家居| 安福县| 汤阴县| 抚松县| 泸西县| 神池县| 仪征市| 义马市| 吴忠市| 德清县| 万源市| 印江| 巴彦县| 凌云县| 平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