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營利抑或非營利:民辦高校分類管理的政策與實踐
- 楊程
- 601字
- 2021-02-09 11:35:59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意義
民辦高校營利性與非營利性的選擇是學校發展的重大戰略,不能只看當下5年或者10年的戰略,而是要放到歷史長河中,分析過去脈絡,探尋未來趨勢,結合國外的發展狀態展開分析。當下如何進行路徑選擇引領學校未來發展,學校董事長、校長乃至教育行政部門相關人員尚未有明確的預判,在這個階段展開研究,希望為民辦高校的路徑選擇、發展方向、學校戰略提供一種思路。
同時,民辦高校如何辦?民辦高校如何辦好?對此,民辦高校營利性或非營利性路徑選擇可以說是民辦高等教育發展的關鍵。只有弄清《民辦教育促進法》及相關政策法規的政策背景、政策目標等才能更好地分析政策效果,因此研究將以政策分析為出發點。在政策分析的基礎上,展開民辦高校路徑選擇的實踐調研,研判民辦高校舉辦非營利性高校還是營利性高校的整體趨勢,分析民辦高校作出路徑選擇的深層次原因,比較不同類型民辦高校的路徑選擇的區別,探索選擇營利性民辦高校的現實困境,最終提出分類管理背景下推進民辦高等教育發展的戰略及配套政策的出臺調整,推動我國民辦高等教育的平穩優質發展。
可以說,此書緊密結合當前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調查結果及相關政策建議可供教育相關部門、民辦高校參考,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同時,此項研究不僅僅是民辦高校路徑選擇問題,而是對民辦高校全方位、多層次的綜合分析,有利于在新的歷史形勢下更好地引導民辦高等教育發展的實踐,從而促進我國民辦高等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