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彈藥毀傷效應數值仿真技術
- 甄建偉 曹凌宇 孫福
- 1077字
- 2021-08-27 17:41:07
2.2 成型裝藥戰斗部
2.2.1 戰斗部基本特征
成型裝藥戰斗部也稱為空心裝藥戰斗部或聚能裝藥戰斗部,是有效毀傷裝甲目標的戰斗部類型之一。與具有高速動能的穿甲彈相比,成型裝藥戰斗部不需要具備很大的飛行速度,因此對發射平臺的性能要求較低。
成型裝藥戰斗部按照形成的毀傷元類型,主要可分為金屬射流(Shaped Charge Jet, JET)戰斗部和爆炸成型彈丸(Explosively Formed Projectile, EFP)戰斗部。
1.金屬射流戰斗部
19世紀發現了帶凹槽裝藥的聚能效應。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期,發現在炸藥裝藥凹槽上襯以薄金屬罩,能夠產生很強的破甲能力,從此聚能效應得到廣泛應用。金屬射流戰斗部的典型結構如圖2-6所示,主要由裝藥、藥型罩、隔板和引信等組成,其中隔板是用來改善藥型罩壓垮波形的,對部分小口徑戰斗部通常不裝配隔板。

圖2-6 金屬射流戰斗部的典型結構
這種戰斗部通常采用彈底起爆方式,其作用原理為:裝藥凹槽內襯有金屬藥型罩的裝藥爆炸時,產生的高溫高壓爆轟產物會迅速壓垮金屬藥型罩,使之在軸線上匯聚,形成超高速的金屬射流,依靠金屬射流的高速動能實現對裝甲的侵徹。
2.EFP戰斗部
成型裝藥戰斗部爆炸后一般會形成金屬射流和杵體,但當其藥型罩的錐角較大時,例如錐角為120 °~160 °時,爆炸僅會形成高速的杵體,稱為爆炸成型彈丸(EFP)。EFP戰斗部的典型結構如圖2-7所示。EFP戰斗部也是利用聚能效應,通過爆轟產物的匯聚作用壓垮藥型罩,最終形成高速的固態EFP侵徹體。與金屬射流類型的成型裝藥相比,這種戰斗部對炸高不敏感,因此廣泛用于末敏彈上,以此打擊裝甲車輛的薄弱頂部。

圖2-7 EFP戰斗部的典型結構
2.2.2 戰斗部毀傷能力
根據成型裝藥戰斗部爆炸形成毀傷元的特點,其特別適合對裝甲目標實施侵徹毀傷作用。
以美軍研制的BGM-71 TOW式反坦克導彈為例,該型導彈由美國休斯飛機公司研制,1965年發射試驗成功,1970年大量生產并裝備部隊,可車載和直升機發射,也可步兵攜帶發射,但主要用于車載發射方式。BGM-71 TOW式導彈屬于第二代重型反坦克導彈武器系統,其綜合性能在第二代反坦克導彈中處于領先地位。這種導彈采用車載筒式發射、光學跟蹤、導線傳輸指令、紅外半主動制導等先進技術,主要用于攻擊各種坦克、裝甲車輛、碉堡和火炮陣地。這種導彈具有多種型號,但其戰斗部均采用成型裝藥,其中A/B/C/D/E型采用金屬射流類型的成型裝藥,F型采用EFP類型的成型裝藥。部分型號TOW式導彈及戰斗部結構如圖2-8所示。

圖2-8 部分型號TOW式導彈及戰斗部結構
美軍在越戰、中東戰爭中都大量使用該型導彈,取得了良好的戰果。在海灣戰爭中,多國部隊共發射了600多枚TOW式導彈,擊毀了伊拉克軍隊400多個裝甲目標。BGM-71 TOW式導彈的關鍵參數見表2-1,從表中可以發現該型導彈具有很強的裝甲侵徹能力。
表2-1 BGM-71 TOW式導彈的關鍵參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