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交通運輸年鑒.2017
- 陜西省交通運輸廳
- 3825字
- 2020-11-24 16:10:34
陜西交通運輸2016年十件大事
2016年,在省委、省政府領導下,省交通運輸廳黨組帶領全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秉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堅持“科學辦交通、合力辦交通、勤儉辦交通”,加快推進“綜合交通、智慧交通、綠色交通、平安交通”建設,強力構建“大交通、大樞紐、大物流、大服務”的陜西綜合交通運輸發展格局,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三個陜西”提供了堅實的交通運輸保障。經過遴選,現推出《2016年陜西交通運輸10件大事》。
堅持規劃引領 繪就“十三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藍圖

2016年,省交通運輸廳堅持前瞻布局、規劃引領,編制《陜西省“十三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提出“十三五”期全省要著重圍繞“打造交通升級版,當好發展先行官”戰略目標,實施“586”發展戰略。《規劃》總體呈“1+13+N”體系,即由1項總體規劃和公路、鐵路、民航、郵政、水運等13項專項規劃共同構成,同步開展9項重大課題研究及《大西安立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戰略規劃》《陜甘寧革命老區交通運輸發展規劃》等專題規劃編制。《大西安立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戰略規劃》以統籌大西安各種運輸方式融合發展為導向,提出建設三級樞紐、四張網絡、五個平臺,為推進“一帶一路”重大戰略實施提供戰略支撐。《陜甘寧革命老區交通運輸發展規劃》通過完善省際交通項目互聯互通建設銜接機制,加快包括高速公路、普通國省干線公路在內的省際通道項目建設步伐。另外,編制了《陜西省“十三五”交通運輸標準體系發展規劃》,建立了初步覆蓋公路、水路、城市交通等主要領域的交通運輸標準體系,將進一步提升陜西交通運輸行業的發展質量和效益。
完善體制機制 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2016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全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工作,出臺《關于加快構建全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意見》,明確“十三五”期間要建立由省政府分管領導負責,省級相關部門和單位參加的全省綜合交通運輸協調工作機制。由省交通運輸廳負責具體工作和日常事務,整合、歸并、理順涉及交通運輸發展的職責、機構、人員,建立統一、高效、負責的大交通管理體制,形成“一廳多局+專業企業”的大部門管理格局。省交通運輸廳主動擔責,探索建立“推進全省快遞業發展協調聯動機制”和“地方鐵路聯合監管會商機制”,跨部門協作成效顯著;大力支持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深入研究陜西通用航空發展規劃;積極推進郵政網點與運輸“五級站”共用,加快農村偏遠地區快遞下鄉到村。陜西省綜合交通運輸管理體制和協調機制初步建立,走在全國前列,作為典型代表在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上介紹經驗。
搶抓發展機遇 成立陜西省鐵路集團 加速鐵路規劃、建設

2016年10月17日,陜西省鐵路集團成立動員會在西安舉行,省長胡和平向省鐵路集團授牌。省鐵路集團是經省政府批準成立的省屬大型國有企業,由省交通運輸廳管理,主要職責是籌措鐵路建設資金,推進高速鐵路、骨干鐵路項目建設,規劃、建設、管理地方鐵路,開發利用鐵路沿線資源。成立陜西省鐵路集團,對于加快構建陜西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實現“關中通城際、市市通高鐵、快速通全國”的鐵路建設目標,具有重要意義。12月16日,在省交通運輸廳的支持及見證下,省鐵路集團與光大證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發起設立首期陜西省鐵路建設基金,首期規模300億元,支持陜西鐵路建設及相關配套產業發展。12月21日,包海線西安至延安至榆林高鐵西延段建設動員會召開,標志陜西省“米”字型快速鐵路網規劃建設進入全力加速新階段。
拓寬籌資渠道 戰略融資1000億元 加快區域路網建設

2016年1月28日,省交通運輸廳與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陜西省分行簽訂《關于農村路網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十三五”期間,省農發行將提供1000億元意向性融資,通過項目前期貸款、流動資金貸款和中長期項目貸款等信貸產品,提供優惠利率,創新投融資模式等方式,滿足陜西農村公路、干線公路網建設融資需求,共同推進涉農公路、水路、縣域城鎮道路和道路附屬設施等交通工程建設。10月24日,省交通運輸廳與省交通投資公司簽訂農村公路建設項目政府購買服務協議,涉及農村公路建設項目8大類工程,改建、完善規模約2.4萬公里。
聚力脫貧攻堅 公路交通建設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

2016年3月17日,省政府召開推進交通脫貧攻堅暨加快高速公路建設會議,并出臺《關于“十三五”持續加快全省公路建設推進交通脫貧攻堅的意見》,全省交通運輸行業堅決貫徹執行,精心組織實施,全年完成交通投資540億元,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5181公里,繼續位居全國前列。延安至黃陵高速公路擴能工程(北段)建成通車,十車道高速公路直通延安。坪坎至漢中、山陽至柞水等7個續建項目快速推進,寶雞至坪坎、平利至鎮坪等8個項目順利開工。集中開工119個2052公里普通公路項目,全年干線公路建成通車800公里以上,沿黃公路基本貫通,姜眉公路太白縣城過境段等21個項目建成通車。農村公路改建、完善10000公里以上,新增通暢建制村609個,顯著改善了邊遠、貧困地區的交通運輸條件。
堅持建養并重 全力助推路網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提升

2016年11月30日,省政府召開全省公路養護管理工作會議,提出未來五年要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體目標,以打造智慧高速公路、美麗干線公路、小康農村公路為抓手,圍繞“改革攻堅、養護轉型、管理升級、服務提質”精準發力,努力實現公路養護管理規范化、養護生產機械化、養護技術綠色化、管理手段信息化、養管決策科學化。2016年,陜西省實施干線公路大中修、預防性養護954公里,創建美麗干線公路1076公里,省交通運輸廳被交通運輸部評為“全國干線公路養護管理先進單位”。按照“政府主導、部門聯動、標本兼治、綜合治理”工作方針,堅持鐵腕治超,公路平均超限超載率為0.12%,陜西治超經驗得到交通運輸部充分肯定。高速公路“入口稱重治超、出口計重收費”、路面源頭治超“一超四究”、大件運輸省界高速入口審批等經驗做法在全國推廣。9月21日,陜西省啟動“車輛運輸車聯合執法”及“整治公路貨車違法超限超載行為專項行動”,嚴格執行治超新規,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和道路交通安全。
規范新型業態 深化改革 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

2016年,陜西省交通運輸行業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出租汽車行業改革政策及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以省政府辦公廳名義出臺《關于深化改革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成立深化出租汽車改革領導小組,提出到2020年力爭全省每個市縣達到“4個具備”,即:具備體系完善的管理制度;具備職責明確的管理機構;具備功能齊全的綜合服務區;具備監管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統。在服務方式、車輛配置和勞動關系等方面力爭達到4個“100%”,即:100%實現巡游車提供電召、APP服務;100%提供電子支付;100%使用清潔能源、新能源車輛;100%實現企業與駕駛員簽訂多種形式的勞動合同或協議。《意見》明確深化改革的總體要求是:優服務、促改革、保穩定、強監管。主要內容包括:深化巡游車改革,加快轉型升級;規范網約車發展,促進融合共生;提高服務能力,強化行業監管。
打造智慧交通 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更加方便百姓出行

2016年,陜西省交通運輸行業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大數據、“互聯網+”戰略行動計劃發展理念,推進道路客運聯網售票系統、交通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平臺項目建設,建成部、省高速公路通信網,在鞏固和提高高速公路ETC聯網收費的基礎上,將ETC收費推廣至非封閉式收費公路,已在316國道漢中鋪鎮收費站、108國道渭南漢村收費站及蒲城堯山收費站投入使用,大幅提高車輛通行效率。省交通運輸廳印發《關于促進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的實施意見》和《關于交通一卡通補助資金有關事項的通知》,安排省級專項補貼資金4000余萬元,引導各地加快推進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工作。截至2016年底,西安、寶雞、咸陽、銅川、渭南、延安、漢中、韓城八市初步實現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出行時只要攜帶一張交通卡,就可以在不同城市、不同交通工具及小額支付領域使用,對方便群眾出行,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快速采集運營數據,提高管理效率與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堅持以學促做 行業作風明顯改善 文明創建再創佳績

2016年,陜西省交通運輸行業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同做好全年各項工作緊密結合起來,以學促做、知行合一,不斷增加交通運輸供給能力,努力提高服務能力和品質,切實當好服務三秦百姓的“先行官”。在紀念建黨95周年和長征勝利80周年之際,各級黨組織開展形式多樣、主題鮮明的紀念活動,形成崇尚先進、爭當先進、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全系統24人榮登中國、陜西好人榜,創建全國交通運輸行業“文明單位”5個,“文明示范窗口”6個,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工人先鋒號各1個。
續修精品佳志 忠實記錄陜西省公路、水路發展改革進程
2016年,《陜西省志·公路志》(1991—2010年)和《陜西省志·水運志》(1991—2010年)正式出版發行。續修的《公路志》《水運志》采用述、志、記、傳、圖、表、錄、索引等體裁,以志為主,全面、客觀、翔實記述了1991—2010年20年間,全省公路、水運交通改革、開放、突破、發展的歷程。兩部志書除序、凡例、概述、大事記、前志概要、附錄、索引和后記外,《公路志》設“公路規劃設計、公路建設、公路養護、道路運輸、科技與信息化、資金、公路與運輸企業、行業管理、公路文化和人物”共10篇、37章、156節及7篇專記,全書約144.3萬字;《水運志》設“地理與規劃、航道、港口與渡口、內河運輸、內河船舶、科技與信息化、機構、企業與社團、行業管理和人物”共9篇、25章、75節,全書約60.9萬字,是反映陜西公路、水路交通運輸階段發展歷史的重要資料性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