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紀念與回憶

懷念呂劍人同志

政協陜西省委員會

呂劍人同志1979年12月至1985年4月,擔任政協陜西省第四、五屆委員會主席、黨組書記。在中共陜西省委領導下,在這六年中,他為我省人民政協事業的發展做了大量重要工作。2018年是呂劍人同志誕辰110周年,我們謹以此文緬懷這位忠誠的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和優秀的中國共產黨黨員,在開創新時期陜西省統一戰線工作和人民政協事業發展新局面中所作出的重要貢獻。

政協陜西省委員會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地方組織,擔負著團結各黨派、各團體、各族各界和無黨派民主人士,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合作共事,參政議政的重要任務。從1955年2月正式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在陜西省的政治生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是,“文化大革命”十年間,陜西省的統一戰線工作和人民政協工作遭到了嚴重的破壞。人民政協組織陷于癱瘓,工作完全停頓。據當時的資料記載,分布在我省各界、各單位的政協委員和愛國民主人士,有的被所在單位的“紅衛兵”以“牛鬼蛇神”“國民黨殘渣余孽”等罪名進行“橫掃”,有的被以“破四舊”的名義抄家。黨的統戰陣營被搞亂,統戰對象被搞散,黨的統戰政策備受踐踏,造成了嚴重的后果。根據對中共陜西省委統戰部直接管理的88名愛國民主人士的相關資料統計,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揪斗、審查的達到77人,占愛國民主人士總數的87.5%,其中被定為“敵我矛盾”和“敵我矛盾按人民內部矛盾處理”的28人,占受審人士的36.3%;被停發、扣發工資或生活費的66人,被抄家的48人,還有4人被迫自殺,1人被慘打致死。全省“文化大革命”前安排為副縣長、縣政協副主席的74名愛國民主人士中,被揪斗、查抄的69人,占93.2%,被定為“敵我矛盾”的30人,占40%,6人被迫自殺,2人被錯判死刑,他們的子女無不遭受株連。

粉碎“四人幫”后,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經過撥亂反正,在中共陜西省委領導下,陜西省人民政協工作得以恢復,并開始進行復查平反冤假錯案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工作。1979年12月,呂劍人同志在政協陜西省第四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補選為省政協主席后,為貫徹落實鄧小平同志1979年6月在全國政協五屆二次會議上的講話精神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努力開創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工作的新局面,面臨的首要工作仍然是繼續抓緊落實對政協委員的政策。在1980年1月召開的全省統戰工作會議上,他強調:人民政協是黨和國家重要的統一戰線組織,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組織形式,更是黨和國家聯系人民群眾的重要紐帶。他以一位老革命的強烈責任心,按照黨中央的有關政策,認真負責地加快了落實政策的工作進度和力度。對政協委員政策的落實,他提出要采取一個人一件事情地去抓、去解決,不能怕麻煩。他說,解決一個問題,產生一種力量,可以影響推動其他人問題的解決。他特別關心那些曾為人民政協做過許多有益工作,而在歷次政治運動中受到打擊或生活上有困難的老委員,不僅積極為他們平反,并給予各方面的幫助,使他們繼續與黨攜手共事。除“文化大革命”期間的冤假錯案外,呂劍人同志還對錯劃“右派”和“社教”運動中的冤假錯案也進行了復查和平反,推倒了在“文化大革命”及之前的歷次政治運動中強加到愛國民主人士身上的誣蔑不實之詞,恢復了愛國民主人士的政治和生活待遇。經過三年的細致工作,至1983年較好地完成了這一任務。

呂劍人同志特別重視加強知識分子工作和落實黨的民族宗教政策。他認為對非黨知識分子的統戰工作是勞動者之間的統一戰線工作,其任務主要是“了解情況、綜合研究、掌握政策、調整關系”,因此統戰部門要積極與有關部門合作,注意發揮政協和民主黨派組織的作用,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落實好知識分子政策,不能久拖不決,充分發揮他們在“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中的積極作用,迅速改變我省知識分子骨干外流的狀況,這是政協工作非常重要的任務之一。而民族、宗教工作歷來是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內容。落實民族宗教政策,特別是對民族宗教界重要人物的政策,還是要以廣泛開展民族宗教政策再教育,加強民族團結為重點。在提高認識,轉變觀念的同時,積極培養少數民族干部,在招生等工作中要適當照顧少數民族學生。對于宗教方面存在的問題,呂劍人同志指出,根本還是對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認識不足。在具體工作中,要從實際情況出發,要有利于團結廣大信教群眾,有利于鞏固和發展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他提出,可以采取因地因教制宜,積極而又慎重的步驟適當開放宗教活動場所,逐步恢復愛國宗教組織和宗教團體的活動,同時應加強對宗教活動場所的管理,以利于限制非法宗教活動。在呂劍人同志的推動下,在撥亂反正工作中,這些問題逐步得到了解決和落實,調動了民族宗教界委員積極參與改革開放的積極性。

呂劍人同志在擔任省政協主席六年期間,廣泛團結政協委員和各界人士,充分發揮了政協組織的工作職能,同時恢復和建立健全了各級政協組織機構,制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制度。除抓緊配備干部,做好人事安排,解決政協系統辦公用房等問題外,呂劍人同志經常說:“人民政協的主要職能,就是實行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這是在黨的領導下,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一種重要形式,是人民政協的特點和優點。對落實國家的大政方針和四個現代化建設,以及群眾生活方面所存在的重要問題,采取各種方式提出意見、建議和批評,是實行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的基本方法。”他強調:“絕不能把人民政協當成是清談機關,更不能認為人民政協工作是可有可無的,而是實現一個總目標,建設兩個文明,實現三大任務不可缺少的政治協商組織。”為此,他積極推動省政協委員參與對全省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重大問題的討論,建言獻策并進行民主監督。省政協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如列席省人民代表大會;加強政協委員提案工作;定期召開省政協常委會以及成立各種專業組(后改為專門委員會);與各民主黨派、工商聯、黨外民主人士聯合召開“雙月座談會”,商議討論參政議政的重大問題;組織政協委員開展專項視察和調查研究,適時召開座談會并寫出調研報告送呈省委、省政府及有關部門參考。呂劍人同志經常帶頭到基層調查研究,關心幫助地(市)、縣政協開展工作。同時,為使政協委員們進一步解放思想,開闊眼界,多次組織政協委員外出參觀、學習交流,增強他們參政議政的職能意識。為做好海外聯誼工作,促進祖國統一大業,呂劍人同志強調,不僅要做好海外著名僑胞回國觀光的接待工作,省政協還要舉辦多個大型紀念活動,廣泛開展海外聯誼,宣傳祖國新面貌,增強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的愛國情結。如舉辦了紀念楊虎城將軍誕辰90周年、胡景翼將軍逝世60周年、國民黨元老于右任先生誕辰125周年、魯迅先生誕辰120周年、辛亥革命70周年等一系列活動。呂劍人同志非常關心生活在海外的陜西籍僑胞,對這些活動非常重視,親自策劃安排,并出席、講話、接見。這些措施效果顯著,使政協工作煥發了新的活力和勃勃生機,有力地推動了新時期陜西省政協工作的開展,凝聚起各方面力量,為陜西省的改革開放發揮了重要作用。

1979年12月省政協四屆二次會議時,收到政協委員提案223件,其中214件送省委、省政府及相關單位辦理。提案內容包括了“六五”期間興辦寧陜抽黃灌溉工程、建立省屬研究測試中心、成立陜西省書畫院、編修《陜西省志》等。1980年9月,省政協四屆三次會議上,部分政協委員對省上一些單位的官僚主義提出80多條建議和意見,得到了相關單位的答復和落實,并將整改措施匯報給政協委員。在1981年12月省政協四屆四次會議上,呂劍人同志強調:“人民政協要緊緊圍繞著經濟建設這個中心開展各項活動?!边@次會議后,省政協繼續清除“左”的影響,取消不利于委員提案的一些限制,使得委員提案大幅增加。省政協五屆一次會議至三次會議期間,呂劍人同志先后主持召開了幾十次主席會議和20多次常委會議,對體制改革、落實政策、促進祖國統一等問題提出了多項建議。在1983年召開的省政協五屆一次會議上,呂劍人同志總結了五年來省政協工作的五條基本經驗,提出新時期開創政協工作新局面的四點意見。在1984年召開的五屆二次會議上,他又指出:“要發揮人民政協智庫作用,開展各項活動?!?985年4月,呂劍人同志在省政協五屆三次會議開幕詞中指出:“要圍繞經濟體制改革這個中心,展開討論,出謀獻策,促進改革工作順利地、穩步地進行?!边@次會議,共收到委員提案363件,比四屆二次會議增長了38.5%。專題調研涉及農村推行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業生產結構調整、渭北旱塬農林牧綜合開發、文物保護、銅川污染、陜西科技體制改革等多方面問題,為陜西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議,充分體現了政協委員與黨“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精神和發揮了人民政協參政議政的工作職能。

呂劍人同志以他兢兢業業開創進取的工作精神,善于團結各方面人士,也善于聽取不同意見的民主作風,忠心為黨為人民謀利益,他剛正、廉潔、樸實的高尚品德,贏得了政協委員們的尊敬和愛戴。他在任期間及離休以后,為開創陜西省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工作新局面所作出的重要貢獻,永載史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城| 马关县| 新巴尔虎左旗| 侯马市| 外汇| 岳普湖县| 黄梅县| 兴山县| 凤山县| 中牟县| 宁武县| 汝城县| 通化市| 湟中县| 那坡县| 寻甸| 辰溪县| 肃南| 莒南县| 娱乐| 甘肃省| 中西区| 武宣县| 无极县| 文山县| 石柱| 丰顺县| 腾冲县| 阿瓦提县| 定襄县| 自贡市| 大洼县| 上饶市| 石阡县| 永新县| 灵武市| 上栗县| 阳高县| 元朗区| 雷山县| 泗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