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尋寶圖
  • 趙小明
  • 3543字
  • 2020-08-25 10:07:39

第9章 嘴上厲害真的重要嗎?敢說才能有下一步

日升月落,轉眼就到了秋天。

張博偉的擺攤生意始終不見起色,大部分時間只能維持收支平衡,運氣好的時候也只是稍微能盈點兒利。這讓他有些著急,總覺得自己方法不對,如果思考的起點是錯的,思考結果必是錯的,所以自己摸不到門。

恰好一個星期六的上午,張博偉去潘家園逛的時候,仿佛就聽到了幾句家鄉口音的談笑聲。張博偉走上前去細一問,果真是幾個老鄉!

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張博偉在聽到那熟悉的家鄉話是覺得鼻頭一酸,而且又是在潘家園相遇,熱烈的攀談后感覺是同道中人,老鄉們便很熱情地發出邀請:“要不跟我們一起下莊?”張博偉尷尬地笑了笑,小心翼翼地問道:“這下莊是指什么?”

“這下莊就是指到鄉下去收古董,把鄉下人家里的一些個好東西收回來,再拿到古玩城或者其他市場上去賣,有的地方稱為‘喝街’。一般情況下,我們下莊買到的好貨,價格不貴,再拿到北京來賣,基本上能賣個好價錢。從北京回去的時候,我們就買點兒高仿的或者一些小玩意兒去唐山、秦皇島等周邊一些城市擺攤。來回都有生意可做。”

張博偉仔細思量了一番,認為這是一種很好的經營方式——“北京的古玩市場,我也算是很熟悉的,哪家玉件好,哪家瓷器好,去哪兒撿漏什么的,我門兒清呢。買好了東西再帶回老家賣,收益肯定能比單純在北京待著要好一點。”但又轉念一想:自己沒有經驗,萬一搞砸了怎么辦?于是他冷靜地思考了一下:不管什么東西,都不會跟隨自己一輩子,青春不能,美貌不能,戀愛不能,金錢不能,只有那些為賺錢而學習的技能才能陪伴自己一生,救自己于水火。趁著自己還年輕,必須要敢嘗試!

于是張博偉給自己定了一個時間規劃:星期一到星期三下莊收古董,星期四去報國寺,星期五在程田旅館,星期六去潘家園兒上點貨,星期天去周邊的小城市擺攤賣貨。

張博偉穿著件寬松的襯衫和牛仔褲,就去了老家另一個鎮的村里。這村叫董家西村,到了村里,他也不知道具體怎么做,想著自己是來收古董的,就沿著各家各戶的圍墻外面吆喝:“有古董的收咧!有古董的收咧!”

北方的村戶人家都是連排的,張博偉就沿著一排排的路走,要是看到有人坐在外面,他就上去打聲招呼問有沒有古董。

第一天他還像往常一樣走街串巷地吆喝著,一個拄著拐杖的大爺叫住了他:“年輕人,你過來,我這里有些好東西要賣。”說著他拿出了一袋用破塑料袋裝著的東西。

張博偉打開一看,“就是些銅錢啊,還這么臟兮兮的……”

“你要是樂意要,三十給你全包啰!”這大爺爽快地跟張博偉說。

看著這銅錢也沒什么價值,張博偉眼神飄忽不定,有點不想收,忽然看見里面有兩個明朝的隆慶通寶,裝腔說道:“好了好了,就當做好事,我給你收了。”

后來,那些銅錢讓張博偉小賺了二百多,也讓他多了些動力。

之后的日子里,有時候連二百都賺不了,還會買貴了。

有次他在一個村的村口坐著,旁邊擺了個紙牌字,上面寫著:“收古錢,收古董。”一會兒有個老大爺過來了,拿著一個碗問:“青花瓷碗,三百收不收?”張博偉看著那個碗的成色,心里盤算著就算賣給店子也就三百左右吧,更何況他今天已經收了一些東西,身上也沒有那么多錢。

他道:“大爺,你怎么就知道這碗要三百啊?”

老大爺也不講究,直接一屁股坐在地上,把碗隨手往旁邊一扔。“我能不知道嗎?我家是從外面遷到這村里的。所以我也是這村里唯一不姓張的老人。”

“那也不能讓您這碗賣三百呀。”張博偉不以為然。

“當時來這里的時候村里人不信任我爹,我爹給村主任送了兩瓶老酒才得了村外圍的一個茅草房子開始住。結果住的時候發現,廚房那屋里有個地方還扔了好多破盤子破碗,臟兮兮的也沒有人撿去。”

張博偉一聽,來勁了:莫不成還真是個寶貝?“您繼續說。”

“我爹是文化人啊,他發現這些東西都是明末清初的瓷器,就好好保留了下來。后來我對不住我爹,大饑荒的時候用這些東西換了幾個饅頭幾斤糧食什么的。我這一家好幾口人得活著呀。現在啊,我小兒子比我還混,被賭博迷昏了頭。成天不干事兒,媳婦兒也跑了,就留了一個小奶娃娃,沒人要啊,只有我帶著。我也就只好把這碗拿出來賣了。給我小孫子買點奶粉吃。”

老大爺這故事講的是繪聲繪色,情真意切,當他說到自己家那破房子的時候,張博偉聯想起小的時候家里的房子。雖說不是家徒四壁,但刨去生活必需品,這么說也并不為過。對于他們家來說,除了基本的生活用品,其他東西都奢侈而遙不可及。而且相較于鄉鄰們的那種鄉間磚瓦樓房,他們家是那種傳統的小土平房,由于屋頂沒有好好打理,一些草籽兒啊就被吹了上去,風吹日曬漸漸扎根,長出很多雜草。每每風乍起,那房頂在村里就格外顯眼,細長紛亂的茅草在大風中瘋狂搖曳,那低矮的小土平房仿佛隨時都可能被連根拔起。屋里也很破舊,墻壁上的土掉落得很厲害,這導致墻體坑坑洼洼,還有因為受潮而生長的大片灰黑色苔蘚,張博偉的母親為了防止脫落的灰土掉到炕上,在墻壁上貼滿了報紙,報紙逐漸變黃,曾經油印的墨香漸漸也添了霉味。窗戶簡陋,他們家甚至裝不起玻璃,只能用塑料紙簡單地蒙一層,下雨或者是刮風時,那層塑料紙就會噼里啪啦作響,讓人整晚都不得安眠。

他看著老人家,心一軟,頓時開始同情起老人家來,人人都過得不容易,老人家為了自己的小孫子盡心盡力,張博偉覺得自己要是不從老人家這里買點什么那就是沒有良心,他拿起青花小碗,說道:“大爺,我瞅瞅這碗啊!”老大爺殷勤地說:“小伙子,你看吧,我賣過好幾個了,錯不了!”

仔細看著這小碗,非常漂亮精致,釉色溫潤,青花發色漂亮,色入胎骨,保存得也比較完整,張博偉邊看,邊琢磨著說:“大爺,我這也沒錢了,一百五十給你,買了成不?”

聽到張博偉這么報價,大爺臉上立馬耷拉下來,搖了搖頭,腦袋上的帽子險些要掉下來,他扶了扶帽子,說道:“小伙子,你這就不實誠了啊,來來回回多少人問我要買這個碗,我都是看他們不靠譜。就是你坐著老半天了,串門的時候我也看你對人有禮貌,對老人挺尊重,你長得也挺正,我才愿意讓給你呢!”

到底年輕氣盛,張博偉被老頭這么一夸,心里還有點得意,于是他把兜里所有的錢都掏出來說:“行,大爺,你都這么說了,我再砍下去都不好意思了,你看我兜里就剩下這二百三十九塊錢,我留個五塊錢坐車,二百三十四行嗎?”

大爺思慮半天,看了看張博偉滿臉懇求的表情,雖面露笑容,倒也是誠意十足,一口答應說:“行,小伙子,我就知道我沒看錯人!”

結果等張博偉買回去一問,才知道這東西自己買貴了,最多也就一百五十能收回來。張博偉心疼自己的錢啊!都說了古玩界聽不得故事,怎么自己就相信了呢?當你毫不懷疑地相信一個人,那么你最終有可能得到兩種結果,要么是得到一個值得托付一生的人,要么得到一個銘記一生的教訓。所以下莊的這段時間里,張博偉可長了不少教訓,相應的回報也是有的,收益和經驗都上漲了一點。

那段時間,張博偉不是在北京,就是回老家賣貨。為了在北京有個穩定的容身之所,他租了一間小房子,二百八十塊錢一個月。房子是個梯形的,一頭大一頭小。因為房東院子是斜著的,這個房子就是利用院墻和院子里的一塊空地,搭上石棉瓦建成的。在進門入口處設有玄關,看房子的時候,房東就說:“別看這房子簡陋,加了玄關可是吉利著呢。”

但是張博偉卻一頭霧水:“難道這個玄關還有什么奧秘?”

“這大門內外的氣流啊,是兩種不同的氣流,開門了之后,屋里屋外的兩股氣流對沖,會對住宅和主人有害,所以設立一個玄關作為緩沖,目的就是為了讓兩種氣流相互融合起來。”房東一臉吹噓的樣子說道。

后來張博偉在裝修自己的新房的時候才知道,這玄關并沒有這么玄乎,只是為了能在視覺上遮擋一下視線,以避免客人一進門就對整個室內一覽無遺,增加主人的私密性設置的。

院墻的另一面,是一個花鳥市場,賣花鳥魚蟲,還賣蜥蜴、蛇、松鼠等等。有一次,房頂的石棉瓦上突然來了兩個不速之客——兩條黑蛇吐著芯子在房檐上面轉悠。這種小蛇張博偉在農村的時候見多了,但是這兩條蛇一起出現倒是第一次,他暗自嘀咕了一聲:“這下可熱鬧了。”

那時候張博偉經常跑潘家園,偶然有一天聽到同行們扎堆在議論什么,以為是誰又撿到大漏了。湊過去一看,原來是同行里有人說家中有松鼠翻過墻院,不知道是福是禍,就跟行里人交流交流。“這古玩市場倒成了風水市場了啊。”張博偉心里想著,忽然想到自己前幾日的那兩條蛇,順口也插了幾句話,這時,有位大爺接過張博偉的話茬扯著嗓子說,“年輕人,那可是好兆頭啊!”張博偉一聽,“莫非自己的好運氣要來了?”

看著張博偉一臉疑惑甚至還有點不以為然,大爺又說:“蛇是小龍,如果蛇進家門,這可能就是龍盤踞的‘寶地’。蛇是財富象征,有財源滾滾而來的說法,有將要進財的好預兆,一般常把它看作靈物,被視為龍的化身。這不是好兆頭是什么?年輕人,要時刻注意抓住機遇啊。”

張博偉想:信則有不信則無,他相信自己會有好運,也相信自己一定會成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屯门区| 巴中市| 正蓝旗| 卓资县| 洛扎县| 如东县| 香河县| 江北区| 河间市| 沂南县| 大新县| 乡城县| 忻州市| 七台河市| 安多县| 长治县| 永春县| 民县| 化德县| 新民市| 溧水县| 大洼县| 玛多县| 汨罗市| 岑巩县| 东方市| 正镶白旗| 宁城县| 宁强县| 东乡| 石泉县| 鸡东县| 白银市| 大关县| 汉寿县| 手游| 油尖旺区| 宁南县| 静海县| 醴陵市| 焉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