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瑯邪王氏的敵人

王羲之與郗鑒的女兒郗璇結婚不久,就出來當官了,而且還是十分清貴的官職——秘書郎。這個官職雖然只有六品,但在當時卻是貴族子弟的禁臠,輕閑、俸祿優厚,更重要的是容易升遷。王羲之是在叔父王彬和岳父郗鑒的薦舉下才得到這個官職的,由此也可以見出與郗璇的婚事對王羲之的仕途實在是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沒過多久,王羲之就改任會稽王友,這個官職的職責與它的字面意義相近,就是陪會稽王讀書、見客和飲宴,做會稽王的朋友。而會稽王司馬昱,也就是后來的簡文帝,在當時是炙手可熱的人物,所以雖然會稽王友這個官職也只有六品,但卻是一個可以與當權者套近乎的絕佳的官職。不久,大概在330年或331年,王羲之就升職成為臨川(今江西撫州)太守,當上了地方大員。

這幾年是王羲之在仕途上最為順利、最為意氣風發的幾年。331年底,王羲之的母親去世,王羲之辭官守制,這一段時間他應該都待在臨川。一直到334年,他守制期滿,可以出仕了,這時候他遇到了一個可以報復王導的機會——王導推薦他到中樞任職,而王羲之拒絕了,他寧愿選擇到庾亮的幕府中去做一個參軍,雖然這個位置比起他原來的官職臨川太守來要低得多。

王導是不是在王羲之的父親王曠的失蹤事件中負有責任,我們已經沒有辦法在史書中找到直接的證據了。那么王導是不是一直在排擠王羲之呢?恐怕未必,因為在王羲之從二十歲到二十七歲的七年時間里,接連碰上了王敦之亂和蘇峻、祖約的叛亂,王導幾乎自身難保,怎么可能顧得上王羲之?再說以王導的地位,也沒有必要與族中一個沒有官職的年輕人作對,最多只能說,那幾年王導并沒有照顧王羲之。王羲之這一次拒絕王導而入庾亮幕府,無異于與王導決裂,甚至也可以說是與瑯邪王氏一族決裂,因為在當時,王家與庾家幾乎已經達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

如果王羲之的母親沒有去世,或許他不會做出如此不顧后果的舉動,但是現在母親去世了,父親早已失蹤,伯父王廙也早已去世,叔父王彬也已年老(次年去世),再也沒有人能夠限制王羲之的行動了。他原本就是一個性格骨鯁的人,做出這樣的事情是非常正常的。那一年,他三十二歲。

王導已經老了,他的長子王悅病死,次子王恬又好武,不堪大用,歷來為王導所不喜,而王家的其他子弟又已零落,像王羲之這樣出類拔萃的青年才俊寥寥無幾。333年,王導曾經請求王羲之的同年堂兄弟王允之出任義興太守,王允之以自己仍在守喪為由拒絕,王導再去信請求——不,簡直可以說是哀求了,在信中他說道:“我們的祖先太保王祥還有安豐侯王戎都是以孝行而名聞天下的,但是他們也沒有拒絕出來做官;和嶠是海內名士,不也出來做了中書令嗎?我的部屬大多都死了,我們王家的子弟,也已經零散凋落,我現在對待你就像對待親生的兒子一樣,如果你都不愿意出仕,我就再也沒有什么話可說了。”在這樣的情況下,王羲之仍然選擇了背叛,這背叛必定令王導感到極度悲傷。

從334年一直到340年,這六年的時間里,王羲之一直都在庾亮的幕府中,一開始是做參軍,到后來成為庾亮的長史,這個位置非常重要,相當于庾亮的首席幕僚。339年7月王導去世,8月郗鑒去世,次年庾亮去世。庾亮去世前,表請王羲之為寧遠將軍、江州刺史。江州(今湖北武昌)在當時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庾亮時任征西將軍,領江、荊、豫三州刺史,長江上游是他的勢力范圍,庾亮去世后,這些地盤由庾亮的弟弟庾冰接手,而這些地方的軍餉大多要靠江州來供給,由此可見庾氏一族對王羲之是非常信任的。王允之當時已經成為瑯邪王氏首屈一指的人物,他自然也很清楚江州的重要性,按常理,王羲之是王氏家族的一員,由王羲之任江州刺史應該是可以接受的,然而王允之卻不惜以放棄豫州為代價,自己去做了江州刺史。

這件事也進一步地證明了王羲之已經背離了王氏一族,成了王家的敵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安市| 蒲江县| 得荣县| 西盟| 涿州市| 鄱阳县| 东明县| 施甸县| 禹州市| 云浮市| 黄石市| 婺源县| 裕民县| 清河县| 荆州市| 怀安县| 苗栗县| 儋州市| 西峡县| 灯塔市| 凤山县| 景宁| 黔江区| 阳原县| 英山县| 富蕴县| 吕梁市| 德清县| 永顺县| 凤冈县| 临潭县| 瑞昌市| 麻江县| 湟源县| 富川| 忻州市| 泉州市| 云龙县| 稷山县| 中西区| 郎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