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毛澤東戰略思維的歷史起點

李洪峰

毛澤東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理論家。關于戰略,毛澤東曾經講過很深刻、很經典的三段話。第一段話,戰略即全局。毛澤東說:“只要有戰爭,就有戰爭的全局。世界可以是戰爭的一全局,一國可以是戰爭的一全局,一個獨立的游擊區、一個大的獨立的作戰方面,也可以是戰爭的一全局。凡屬帶有要照顧各方面和各階段的性質的,都是戰爭的全局。研究帶全局性的戰爭指導規律,是戰略學的任務。”以軍事戰略而論,毛澤東一口氣列舉了近40對需要研究關照的相互關系。他說:“戰略問題,如所謂照顧敵我之間的關系,照顧各個戰役之間或各個作戰階段之間的關系,照顧有關全局的(有決定意義的)某些部分,照顧全盤情況中的特點,照顧前后方之間的關系,照顧消耗和補充,作戰和休息,集中和分散,攻擊和防御,前進和后退,蔭蔽和暴露,主攻方面和助攻方面,突擊方面和鉗制方面,集中指揮和分散指揮,持久戰和速決戰,陣地戰和運動戰,本軍和友軍,這些兵種和那些兵種,上級和下級,干部和兵員,老兵和新兵,高級干部和下級干部,老干部和新干部,紅色區域和白色區域,老區和新區,中心區和邊緣區,熱天和冷天,勝仗和敗仗,大兵團和小兵團,正規軍和游擊隊,消滅敵人和爭取群眾,擴大紅軍和鞏固紅軍,軍事工作和政治工作,過去的任務和現在的任務,現在的任務和將來的任務,那種情況下的任務和這種情況下的任務,固定戰線和非固定戰線,國內戰爭和民族戰爭,這一歷史階段和那一歷史階段,等等問題的區別和聯系,都是眼睛看不見的東西,但若用心去想一想,也就都可以了解,都可以捉住,都可以精通。這就是說,能夠把戰爭或作戰的一切重要的問題,都提到較高的原則性上去解決。達到這個目的,就是研究戰略問題的任務。”“戰爭的勝敗的主要的和首先的問題,是對于全局和各階段關照得好或關照得不好。”“指揮全局的人,最要緊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擺在照顧戰爭的全局上面。”

第二段話,戰略即主要矛盾。毛澤東說:“在復雜的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有許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種主要矛盾,由于它的存在與發展,規定或影響著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任何過程如有多數矛盾存在的話,其中必定有一種是主要的,起著領導的、決定的作用,其他則處于次要和服從的地位。因此,研究任何過程,如果是存在著兩個以上矛盾的復雜過程的話,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抓住了這個主要矛盾,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萬千的學問家和實行家,不懂得這種方法,結果如墜煙海,找不到中心,也就找不到解決矛盾的方法。”

第三段話,戰略即預見。毛澤東說:“為著領導,必須有預見。”“而沒有預見就沒有領導,沒有領導就沒有勝利。因此,可以說沒有預見就沒有一切。”“預見就是預先看到前途趨向。”“所謂預見,不是指某種東西已經大量地普遍地在世界上出現了,在眼前出現了,這時才預見;而常常是要求看得更遠,就是說在地平線上剛冒出來一點的時候,剛露出一點頭的時候,還是小量的不普遍的時候,就能看見,就能看到它的將來的普遍意義。”“坐在指揮臺上,如果什么也看不見,就不能叫領導。坐在指揮臺上,只看見地平線上已經出現的大量的普遍的東西,那是平平常常的,也不能算領導。只有當還沒有出現大量的明顯的東西的時候,當桅桿頂剛剛露出的時候,就能看出這是要發展成為大量的普遍的東西,并能掌握住它,這才叫領導。”

戰略即全局,戰略即主要矛盾,戰略即預見。不能把毛澤東這三段話理解為戰略的定義,但這是毛澤東關于戰略問題的主要的基本的立場、觀點、方法。按照毛澤東的這一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毛澤東戰略思維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過程,我們認為:毛澤東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寫的《中國社會各階級分析》和《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兩篇文章,是毛澤東戰略思維的歷史起點。這兩篇文章是《毛澤東選集》的開篇之作,也是毛澤東戰略思維的奠基和開篇之作,從而也是中國共產黨戰略思維的奠基和開篇之作。為什么這么說呢?

先看第一篇文章,《中國社會各階級分析》。1925年12月,毛澤東依據當年發生的“五卅”革命運動和各地農民運動的經驗,并針對黨內當時存在的右的和“左”的錯誤傾向,寫下了《中國社會各階級分析》一文。這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毛澤東發表的最重要的一篇文章。

文章一開頭,毛澤東就開宗明義,旗幟鮮明地指出:“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中國過去一切革命斗爭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為不能團結真正的朋友,以攻擊真正的敵人。革命黨是群眾的向導,在革命中未有革命黨領錯了路而革命不失敗的。我們的革命要有不領錯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團結我們的真正的朋友,以攻擊我們的真正的敵人。我們要分辨真正的敵友,不可不將中國社會各階級的經濟地位及其對于革命的態度,作一個大概的分析。”

文章通過對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國各階級經濟狀態及其政治態度生動翔實的分析,最后得出結論:“綜上所述,可知一切勾結帝國主義的軍閥、官僚、買辦階級、大地主階級以及附屬于他們的一部分反動知識界,是我們的敵人。工業無產階級是我們革命的領導力量。一切半無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是我們最接近的朋友。那動搖不定的中產階級,其右翼可能是我們的敵人,其左翼可能是我們的朋友——但我們要時常提防他們,不要讓他們擾亂了我們的陣線。”

《毛澤東選集》第一卷,《中國社會各階級分析》的題注指出:“毛澤東此文是為反對當時黨內存在著的兩種傾向而寫的。當時黨內的第一種傾向,以陳獨秀為代表,只注意同國民黨合作,忘記了農民,這是右傾機會主義。第二種傾向,以張國燾為代表,只注意工人運動,同樣忘記了農民,這是‘左’傾機會主義。這兩種機會主義都感覺自己力量不足,而不知道到何處去尋找力量,到何處去取得廣大的同盟軍。毛澤東指出中國無產階級的最廣大和最忠實的同盟軍是農民,這樣就解決了中國革命中的最主要的同盟軍問題。毛澤東并且預見到當時的民族資產階級是一個動搖的階級,他們在革命高漲時將要分化,其右翼將要跑到帝國主義方面去。一九二七年所發生的事變,證明了這一點。”

毛澤東的這段話,可以理解為《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的畫龍點睛之筆。在這篇文章中,毛澤東第一次全面概括地分析了中國的基本國情,第一次成熟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分析方法,分析和回答了中國革命的首要問題,領導力量、依靠力量和聯合力量問題。很顯然,毛澤東在這里講的是中國革命的全局問題、戰略問題,是關系中國革命前途命運的大問題。

再看第二篇,《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1927年1月4日至2月5日,毛澤東在參加湖南省第一次全省農民代表大會之后,用32天時間,到湖南的湘潭、湘鄉、衡山、醴陵和長沙五縣考察農民運動。毛澤東廣泛、細致地聽取有經驗的農民、從事農運工作的同志和農村各方面有代表性的人物的意見,獲取了大量第一手資料。

2月12日,毛澤東由長沙回到武漢。2月16日,致信中共中央,在簡要報告考察行程后指出:“在各縣鄉下所見所聞與在漢口在長沙所見所聞幾乎全不同,始發見從前我們對農運政策上處置上幾個頗大的錯誤點。”他報告了自己在考察中糾正的幾個主要錯誤:“(一)以‘農運好得很’的事實,糾正政府國民黨社會各界‘農運糟得很’的議論。(二)以‘貧農乃革命先鋒’的事實,糾正各界一致的‘痞子運動’、‘惰農運動’的議論。(三)以從來并沒有什么聯合戰線存在的事實,糾正農協破壞了聯合戰線的議論。”稍后,毛澤東寫出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報告指出:“政權、族權、神權、夫權,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縛中國人民特別是農民的四條極大的繩索。”“地主政權,是一切權力的基干。地主政權既被打翻,族權、神權、夫權便一概跟著動搖起來。”報告說:“農民的主要攻擊目標是土豪劣紳,不法地主,旁及各種宗法的思想和制度,城里的貪官污吏,鄉村的惡劣習慣。這個攻擊的形勢,簡直是急風暴雨,順之者存,違之者滅。其結果,把幾千年封建地主的特權,打得個落花流水。”“孫中山先生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所要做而沒有做到的事,農民在幾個月內做到了。這是四十年乃至幾千年未曾成就過的奇勛。這是好得很。”報告說:“國民革命需要一個大的農村變動。辛亥革命沒有這個變動,所以失敗了。現在有了這個變動,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

《毛澤東選集》第一卷,《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的題注指出:“毛澤東此文是為了答復當時黨內黨外對于農民革命斗爭的責難而寫的。為了這個目的,毛澤東到湖南做了三十二天的考察工作,并寫了這一篇報告。當時黨內以陳獨秀為首的右傾機會主義者,不愿意接受毛澤東的意見,而堅持自己的錯誤見解。他們的錯誤,主要是被國民黨的反動潮流所嚇倒,不敢支持已經起來和正在起來的偉大的農民革命斗爭。為了遷就國民黨,他們寧愿拋棄農民這個最主要的同盟軍,使工人階級和共產黨處于孤立無援的地位。一九二七年春夏國民黨之所以敢于叛變,發動‘清黨運動’和反人民的戰爭,主要就是乘了共產黨的這個弱點。”毛澤東的這段話,是《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的畫龍點睛之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和《中國社會各階級分析》,這兩篇文章,可以說為姊妹篇。《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進一步分析了中國的基本國情,進一步闡述了中國革命的領導力量、依靠力量問題。很顯然,這篇文章同樣講的是全局問題、戰略問題,是關系中國革命前途命運的大問題。

歷史已經充分證明,農民問題是中國革命的中心問題。而土地問題又是農民革命的中心問題。只有依靠占中國人口絕大多數的深受壓迫的農民群眾,只有把農民最關心的土地問題放在革命的中心問題的地位上,只有徹底解決了農民問題、土地問題,才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

周恩來講過,毛澤東同志的領導藝術,要照顧全局,照顧多數,以及和同盟者一道干。毛澤東同志的工作作風是:中華民族的謙虛實際;中國農民的樸素勤勉;知識分子的好學深思;革命軍人的機動沉著;布爾什維克的堅忍頑強。這是極為中肯的。

在我們黨內乃至國內,毛澤東不是最早從事農民運動,也不是最早研究農民問題的人,但他是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真正懂得農民并且對農民問題解決得最徹底的人。毛澤東不是最早研究中國國情的人,但他是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真正吃透中國國情、對改變中國落后面貌貢獻最大的人。毛澤東不是最早研究中國革命戰略、中國革命戰爭戰略的人,但他是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開創中國共產黨戰略思維優良傳統的第一人,是駕馭中國革命戰爭全局和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全局的偉大戰略家。所有這一切,都得益于毛澤東的戰略思維。而毛澤東戰略思維的歷史起點,是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寫的《中國社會各階級分析》和《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毛澤東由此開創了中國共產黨戰略思維的優良傳統。

(作者李洪峰:中共中央紀委駐文化部紀檢組原組長、文化部原黨組成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邑县| 新泰市| 普兰店市| 南雄市| 辽源市| 花莲县| 英超| 称多县| 剑阁县| 广饶县| 姜堰市| 晋城| 屏东县| 万载县| 新闻| 浦江县| 开化县| 衡阳县| 灵寿县| 仪征市| 苗栗县| 拜泉县| 江北区| 温泉县| 绩溪县| 江孜县| 高碑店市| 兴国县| 年辖:市辖区| 新安县| 府谷县| 怀安县| 蛟河市| 陕西省| 太仓市| 循化| 金阳县| 黎城县| 嵊州市| 高尔夫| 周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