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渭源年鑒.2018
- 渭源縣縣志編修委員會辦公室
- 3657字
- 2020-08-25 09:43:42
2018年工作部署
2018年,是全面貫徹落實中共十九大精神,加快脫貧攻堅進程和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關鍵之年。縣政協工作總體要求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全面學習貫徹中共十九大精神,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政協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緊扣縣委、縣政府中心任務,著力增進政治共識促進團結,著力強化協商議政增強實效,著力加強民主監督提升水平,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促進全縣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和建設幸福美麗新渭源做出新的貢獻。
一、認真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進一步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
堅持把深入學習宣傳貫徹中共十九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引導參加政協的各黨派團體和全體政協委員,通過舉辦培訓班、專題輔導、研討交流等多種形式,迅速興起學習貫徹中共十九大精神的熱潮,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神實質,深刻領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深刻領會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的新特點,深刻領會分兩步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目標和新戰略,深刻領會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要求,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共十九大精神上來,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夯實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要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這個核心,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確保人民政協事業沿著正確方向前行。要堅持黨對政協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自覺接受縣委領導,始終在縣委領導下開展工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緊緊按照縣委決策部署謀劃和推動工作,不折不扣貫徹落實縣委各項部署要求,真正做到縣委工作推進到哪里,政協工作就跟進到哪里,力量就匯聚到哪里,確保政治上同向、思想上同心、步調上同頻、工作上同步。
二、聚焦頭號工程,進一步為脫貧攻堅貢獻智慧和力量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縣“十三五”期間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要把助推脫貧攻堅作為政協的履職重點,緊緊圍繞脫貧攻堅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廣泛開展調研視察,認真分析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努力尋找解決辦法和途徑,實事求是向縣委、縣政府提出有價值的意見建議,切實做到建言建在需要時、議政議在點子上、監督監在關鍵處。要按照縣委要求,認真落實縣政協主席、副主席聯鄉包村責任,落實縣政協機關幫扶責任和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責任,積極為貧困村、貧困群眾幫實事、干好事。要充分發揮政協委員優勢,持續深入開展“脫貧攻堅·政協委員有作為”活動,組織委員參與產業扶貧、科技扶貧、教育扶貧、醫療扶貧、生態扶貧,為脫貧攻堅精準發力,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增添生力軍、注入正能量、做出新貢獻。
三、緊盯第一要務,進一步助推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
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任務和工作大局,緊扣事關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工作,精心選準課題,深入調研論證,扎實開展視察調研、廣泛協商議政、積極建言獻策。進一步探索和豐富協商形式,圍繞金融業支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餐飲業健康規范發展、農業現代科學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安全生產、草牧業發展開展專題、對口和界別協商,圍繞全縣脫貧攻堅基礎設施建設、重點項目建設、全域無垃圾城鄉綜合治理工作開展專項視察,圍繞推進農村“三變”改革、光伏扶貧產業、城鄉居民醫療保障、招商引資工作、旅游景區項目建設情況開展專題調研,圍繞城市管理綜合執法、生態建設、城區停車場建設與管理、基層派出所執法、全縣市級示范性學校作用發揮、鄉鎮衛生院運行情況開展委員觀摩和約談活動,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對策建議,為縣委、縣政府科學決策、推動工作提供參考依據。適時召開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通報會,進一步提高政協委員知情民政和參政議政的積極性。
四、踐行為民理念,進一步促進民生持續改善與社會和諧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政協履職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要充分發揮政協優勢,密切聯系群眾、正確引導群眾,在學習群眾中增加智慧,在聯系群眾中把握方向,在依靠群眾中凝聚力量,圍繞民生改善的難點問題和群眾關切的熱點問題履職盡責,建睿智之言、獻務實之策,切實做到言為民所建,策為民所獻。要加大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力度,進一步發揮政協社情民意在匯集輿情中的重要作用,組織全體政協委員下基層、問民意,進一步使政協工作重心下移,實現委員與群眾“零距離”接觸,促進各項發展成果更多惠及群眾。要多辦實事暖民心,組織委員繼續開展“送文化、送健康、送科技、送法律”等為民服務活動,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傾力為困難群眾解難事、做好事、辦實事,促進民生持續改善。
五、圍繞團結民主,進一步推進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建設
要充分發揮人民政協作為統一戰線的組織優勢,突出團結和民主主題,加強大團結,促進大聯合,匯聚共襄偉業的強大正能量。在政治協商上取得新進步。認真制訂并組織實施年度協商計劃,進一步規范專題協商、對口協商、界別協商等程序,不斷豐富政治協商的內容和形式。在民主監督上實現新發展。有效整合專項監督、視察等監督方式,著力提高民主監督的組織化程度,圍繞全縣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方案落實、2018年預脫貧貧困村脫貧攻堅實施方案落實為主題開展專項民主監督,加強對重大項目、民生工程實施情況的監督,推動縣委、縣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的有效落實。在參政議政上展現新作為。通過各種履職形式,鼓勵支持政協委員為全縣改革發展建言獻策,積極引導政協委員更多地關心關注產業升級、綠色發展、項目建設、精準扶貧和改革創新等重點難點工作,支持他們到經濟社會發展一線開展走訪、調研,精準收集社情民意。
六、加強自身建設,進一步提升履職科學化規范化水平
繼續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認真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要加強政協黨的建設。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要堅定執行黨的政治路線,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嚴肅政治生活,嚴格組織程序,確保中央和省、市、縣委重大決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實在政協各項工作中。要按照縣委全面從嚴治黨的部署要求,認真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一崗雙責”責任,把制度建設貫穿于政協工作全過程。要認真學習貫徹落實新修訂的《黨章》,嚴格執行《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中央八項規定實施細則》和省、市、縣委相關規定,增強政協機關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促使每一名黨員都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落實到每名黨員。要加強政協常委會建設。始終堅持政治堅定、作風過硬,努力做到求真務實、奮發有為,成為善于推動科學發展、積極促進社會和諧、認真服務全體委員的堅強領導集體。要加強委員隊伍建設。加大委員教育培訓力度,集中開展中共十九大精神專題學習培訓和政協業務工作培訓,進一步提升委員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履職能力,要完善委員服務管理,嚴格落實《縣政協委員履職工作規則》,建立委員履職檔案,切實提高委員的政治把握能力、調查研究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聯系群眾能力,全面增強履職本領,努力做到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和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切實發揮在政協工作中的主體作用、本職工作中的帶頭作用、界別群眾中的代表作用。要加強政協專委會和機關隊伍建設。以建設學習型、服務型、效能型機關為目標,加強組織、協調、聯絡、服務工作,主動為基層服務,為委員服務,努力把政協機關建成溫馨的“委員之家”和委員履職盡責的“保障之所”。要加強制度建設。不斷健全完善委員視察考察、委員聯系、委員履職、提案辦理協商等方面的工作制度,切實把制度要求落到實處,不斷提高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履行職能的能力和水平。
各位委員,中共十九大描繪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宏偉藍圖,對政協工作也提出了新思想、新要求。美好的未來鼓舞人心,新的征程催人奮進。邁進新時代,我們信念更加堅定、旗幟更加鮮明、道路更加自信、步伐更加堅實。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在中共渭源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忠貞不渝維護核心、圍繞中心履職盡責、傾心盡力服務大局,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扎實的工作、銳意進取、埋頭苦干,不斷推動縣政協工作再上新臺階、取得新發展,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建設幸福美麗新渭源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