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隴西年鑒.2018
  • 隴西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 7687字
  • 2020-08-25 09:41:12

組織工作

【綜述】2017年,全縣組織工作在縣委的堅強領導和市委組織部的精心指導下,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全面從嚴治黨總要求和縣委工作落實年總部署,按照“圍繞中心大局、抓實基層基礎、重視落細落小、提升整體水平”的工作思路,扎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干部選拔任用和監督管理、各領域基層黨建整體提升、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黨的建設制度改革、部機關自身建設等重點任務,為推動脫貧攻堅、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提供堅實的政治和組織保障。2017年,縣委榮獲全市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一等獎。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及時調整協調推進領導小組和日常工作機構,成立縣委督導組1個、行業系統指導組6個,明確督導項目37個,將學習教育納入基層黨建責任、問題、任務3個清單和述職評議考核內容。建立縣委、黨(工)委、支部三級聯動推進機制,落實四大家黨員領導干部包抓聯點制度,堅持一月一次匯報協調會、一季一次督查推進會,先后組織召開縣委常委會議、中心組學習暨協調推進會和現場觀摩會46次,采取每月定期督查、明察暗訪、交叉互查和資料調閱等方式,開展專項督查10次,約談“一把手”和分管領導9名、基層黨組織書記18名,發出整改通知22份。采取“七學模式”,使黨的十九大精神、總書記“7·26”重要講話精神、《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和廖俊波、黃大年等先進典型等內容深入人心。結合慶祝建黨96周年,分鄉鎮、機關、村(社區)3個層面,開展“學習黨建黨務知識、增強治黨管黨本領”主題迎“七一”黨建知識競賽,制定印發《黨務干部口袋書》1000多本,分批培訓各領域黨務工作者600多人次。建立分級考學制度,分層組織考學66場次。全面推行“黨員固定活動日”制度,以每月5日為周期,以黨支部或黨員片區(網格)黨小組為單位,采取“主題+”形式,組織開展公開承諾、特色黨課、民主議事、志愿服務等活動5700多次。深入開展一崗一責“七個一”活動和承諾踐諾評諾活動,在村和社區推行黨員片區(網格)化管理和“一長三員”制度,在機關深化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在學校推廣強基、青藍、師魂、書香“四大工程”,在醫院開展“三好一滿意”創評活動,在“兩新組織”深化“一刻鐘黨建活動圈”,設立“黨員示范崗”3800多個、劃分“黨員責任區”1.1萬個,引導黨員在本職崗位、脫貧攻堅、搶險救災中爭當先鋒,涌現出馮小平等一批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樹立了“做”的模范標桿。針對“三會一課”等組織生活開展不經常、不規范的問題,圍繞制度內容、基本流程、組織實施等,討論制定“三會一課”、黨員固定活動日等6項制度實施細則,每月召開1次黨小組會和支委會,每季度召開1次黨員大會、上1次黨課,每年召開1次組織生活會等規定深入每個支部、每名黨員。同時,突出落實7項重點任務和查擺整改問題,年內發展黨員300名,整改2016年度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查擺問題8348個,采取“四照四查”方式,查找班子和個人突出問題35種2.3萬條、整改2.2萬條,排查失聯黨員250名、組織處置2名,清理處置有違紀違法行為黨員45名,清理補收黨費23.42萬元。

【樹正干部選拔任用導向】牢固樹立重扶貧、重實績、重公論的選人用人導向,突出政治標準,注重在扶貧一線識別、培育和選拔使用干部,堅持干部提拔使用征求貧困戶意見,突出干部幫扶成效的考察了解,在干部提名推薦中堅持做到“五看”“五優先”,即看干部的政治忠誠、政治定力、政治擔當、政治能力和政治自律,對經過實踐考驗、扶貧攻堅業績突出、開展幫扶成效明顯、群眾公認度高,具有基層工作經歷的干部優先提拔使用,干部選任鮮明的導向性和針對性進一步增強。2017年先后對長期在扶貧攻堅等基層一線工作的63名干部提拔重用。對脫貧攻堅成效考核較差的16名科級領導干部和17名駐村幫扶工作隊成員進行免職交流或召回撤換,對3名脫貧攻堅幫扶成效不明顯、貧困戶評價差的考察對象暫緩提拔使用。該做法先后被《中國組織人事報》《組工通訊》等媒體刊登,并得到國務院扶貧工作督查組的充分肯定。

【規范干部選拔任用程序】嚴格動議提名、民主推薦、干部考察、討論決定等重要關口,嚴防“帶病提拔”“帶病上崗”。規范動議提名。推行“1+1”無任用推優研判模式,嚴格執行“五動五不動”、“三提三不提”動議規則和“三公開三不準”“五優先”提名推薦原則,對關鍵崗位和重要部門提名人選,在全縣領導干部大會和縣委全委(擴大)會議上,進行突然式公開提名推薦;探索推行實名推薦立體審查制度,對空缺崗位意向性人選,經基層黨組織集體研究、縣委分管領導審核簽字報備后,縣委組織部對各單位提名推薦的人選實行“三查三看”,確保“四個清楚”,即政策規定清楚、班子狀況清楚、干部信息清楚、廉政表現清楚。堅持“凡提四必”,對檔案存疑等影響任職問題的實行“一票否決”。改進考察方式,探索推行縣人大、縣政協領導帶隊考察制度,采取“三結合三必談三延伸三對照”干部考察方式,全面了解干部能力素質、精神特質、發展潛質。全面推行干部任前“1+N”聯審聯查“任前體檢表”和黨委(黨組)書記、紀委書記(紀檢組組長)“廉潔自律雙簽字”制度,按照“一人一表”的要求,書面征求縣紀委監委、維穩綜治、衛計、審計、信訪、工商、公安、法院、檢察院等11個部門的意見,全方位、多維度為考察對象“把脈問診”。嚴把討論關口,對擬提交縣委常委會討論研究的干部調整配備意見,由縣編辦對領導職數、機構規格進行預審,分別征求縣人大、縣政協主要領導和縣委、縣政府分管領導意見。縣委常委會討論研究干部時,在充分聽取擬任人選考察、征求意見、報備預審情況和各常委意見的基礎上,實行縣委主要領導“末位表態發言”,對擬任人選全部實行無記名票決,對鄉鎮黨政正職擬任人選召開縣委全委會進行票決,對雙重管理干部和民主人士,分別征求上級主管部門黨組織意見和縣委統戰部意見。去年縣委先后5次研究調整干部337人,其中新提拔142人。

【干部監督管理】認真落實日常研判、外出報告、任職回避、教育提醒、函詢誡勉等制度規定。建立領導干部思想預判機制,通過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列席民主生活會、定期召開干部監督聯席會議、述職述廉等,將紅臉出汗、咬耳扯袖制度化、經常化。制定印發《隴西縣縣管干部提醒、函詢和誡勉工作操作規程》和《隴西縣干部容錯糾錯實施辦法(征求意見稿)》,旗幟鮮明地保護作風正派、勇于創新、敢于擔當、善于作為的干部,努力營造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建立領導干部日常監管研判機制,通過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經濟責任審計、年度考核和12380信訪舉報等方式,深入了解研判干部日常表現。全面推行“三位一體”考核“末位問責”和新提拔干部任前公示、廉政知識考試“全覆蓋”。建立干部經常談話機制,按照掌握情況必談、崗位調整必談、告誡提醒必談、知情反饋必談、警示誡勉必談“五必談”要求,今年先后對142名干部進行了任前談話,對違反紀律作風的30人進行誡勉談話,對個人檔案材料補充中督促不力的66名主要負責人進行函詢提醒。先后招錄公務員3名,對29名符合條件的人員進行了登記,對26名公務員進行了退出備案登記。認真落實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對48名公務員落實職級待遇。建立領導干部能上能下機制,對13名因健康原因和24名不適宜擔任現職領導干部免職或交流調整;對關鍵部門和重要崗位任職5年以上的5名領導干部進行了有序交流,激活了干部活力。

【年輕干部培養】結合年輕干部的成長規律和自身特點,全面實施年輕干部“一線練兵”工程,選派年輕干部到基層扶貧一線和“急、難、險、重”崗位幫助工作、接受鍛煉、增強本領。通過掛職任職、結對共建、蹲點幫扶、崗位交流等,著力引導和推動年輕干部在基層一線定規劃、育產業、辦實事、促發展。先后調整選派177名優秀機關干部擔任駐村幫扶工作隊成員到村社一線鍛煉成長。加強駐村幫扶工作隊管理,層層與幫扶隊長和派出單位簽訂了《責任書》和《承諾書》。選派750名優秀干部到108個貧困村和107個非貧困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從農牧、水務、水保、科技、畜牧、林業等部門選派347名優秀人才組成108個科技服務團,到貧困村開展技術指導、產業培育、基地創建等工作,讓優秀年輕干部在基層一線鍛煉成長、歷練成才。結合2017年度“三位一體”考核工作的開展,對全縣科級后備干部庫進行集中調整補充,遴選儲備科級后備干部1046名,不斷優化后備干部的結構梯次。

【干部教育培訓】認真貫徹落實《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結合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著力構建縣委中心組“領學”、鄉鎮部門中心組“深學”、其他基層黨組織“跟學”的三級分層聯動學習模式。認真落實“分層分級”“大規模培訓干部”的目標要求,始終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政治必修課,納入各級黨委中心組和黨校學習培訓內容。先后舉辦了10期全縣科級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集中輪訓班,對全縣1360多名科級領導干部進行了專題輪訓。創設“多維多向”培訓模塊,積極推進領導干部上講臺常態化,縣四大班子黨員領導干部堅持率先垂范,結合全縣黨員冬訓工作的開展,在自己所聯系鄉鎮及貧困村開展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推動黨的最新理論成果下基層。結合培訓需求和內容,將縣直有關部門專業能力較強的領導干部列入黨校兼職教師“師資庫”,廣泛開展菜單式培訓和個性化選學,有效提升了全縣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服務科學發展的能力。

【啟動檔案數字化建設】推進干部人事檔案數字化建設,從2017年6月份開始,申請專項工作經費100多萬元,28平方米辦公室1間,配備專職人員8名,有序開展檔案數字化整理、掃描、修飾等工作,2017年底,基本完成了1600卷人事檔案整理和缺失材料補充工作。同步推進縣人社、教體局檔案工作,督促指導檔案管理人員開展檔案數字化建設前期工作。建立健全干部檔案材料常態化收集全方位跟進制度辦法,修訂完善《檔案整理歸檔制度》《干部檔案查(借)閱制度》等9項管理制度。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協調解決3間120平方米具有安全措施的檔案管理辦公室,做到“三室分開”。籌資3.5萬元,購置了電腦、辦公桌椅、檔案柜、檔案盒、滅火器等辦公設備和辦公用品,為檔案資料規范化建設提供了基礎保障。創新干部任前檔案審核制度,加大對干部人事檔案“三齡兩歷一身份”的審核力度,有效防止了因干部檔案審核不嚴、不細造成任用干部失察失誤的問題。

【組織建設】順應現代農業經營體系需要,積極推進“三鏈”建設,組建產業黨組織41個,在215個村全覆蓋組建駐村幫扶、黨員服務、民事代辦、科技人才4支隊伍,構建起以村黨組織為核心、四支隊伍為支撐、合作組織為補充的“一核多元”基層組織體系。組織鄉鎮黨委書記赴貴州等地考察學習,堅持“抓兩頭、帶中間”,推進“示范創建、整頓提升”工程,按照“三有四全”標準,加強鄉鎮黨建辦標準化建設,打造培育鄉鎮基層黨建和精準扶貧示范點19個、其他領域基層黨建示范點42個,5次召開基層黨建觀摩推進會,整頓轉化軟弱渙散黨組織40個,推動基層組織功能提升。不斷擴大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全縣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覆蓋率分別達到55%和72.6%。農村、社區和衛生系統黨組織組建率達到100%,農村中小學校達到91%。結合社區、機關、中小學校、衛生系統、社會組織和國有企業實際,深化“黨群連心線”工程、“一線服務行動”、“育人先鋒”、“愛心奉獻、守護健康”、“三崗聯創”、“誠信服務”、“黨員攻關項目”等載體,推動黨員干部在產業發展、脫貧攻堅、深化改革等各項工作中創先爭優、比學趕超。

【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深入實施“能人引領”工程,結合村和社區“兩委”換屆,選拔675名致富能人進入“兩委”班子,致富能人擔任貧困村黨組織書記比例由59%提高到86.5%,先后舉辦貧困村黨組織書記、合作社黨組織書記等縣級示范培訓班5期,培訓黨員骨干1000多人次,打造了一支以黨組織書記為核心、能力素質過硬的帶頭人隊伍,推動換屆后村(社區)“兩委”班子良好運行。全面推行黨組織堡壘指數、黨員先鋒指數、鄉村干部服務指數“三項指數”考評管理辦法,先后評選表彰先進基層黨組織82個,優秀扶貧黨支部書記、共產黨員、鄉村干部354名。同時,通過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崗前培訓、觀摩交流等途徑,加強其他領域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

【黨員教育管理】建立縣上重點培訓、鄉鎮普遍輪訓、實用技術專門培訓的分級分類培訓模式,突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等中心工作,縣上每年依托縣委黨校舉辦村(社區)書記、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工作隊員等專項培訓班8期,培訓基層黨員干部1200多人(次)。依托縣委黨校、職業中專、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示范園區、隴右紀念館、紅崖灣紀念館,建立農村黨員教育培訓基地14個,先后接待各級黨員干部考察學習17批2300多人(次)。全面開展以“三講四送五評”為主要內容的農村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和農村黨員“冬訓”工作,推進領導干部帶頭講黨課等“四個一”活動,推動十九大精神深入基層、深入人心。

【人才隊伍建設】制定出臺《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在人才管理、培養、引進、評價、流動、激勵、保障七個方面提出了27條具體改革舉措,組織開展人才資源調查統計工作,制定出臺人才工作重大事項報告制度,靠實了分領域抓人才工作的責任。積極推進職稱制度改革,建立以品德、能力和業績為導向的人才評價制度,今年先后評聘專業技術職稱239人。細化《隴西縣急需緊缺人才引進辦法》及操作規程,采取定期服務、技術開發、項目合作、科技咨詢等多種方式,先后吸引17名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來我縣開展服務。先后建立隴西藥圃園、渭北現代農業示范區等人才培訓實訓基地5個,培訓各類人才5800多名。突出抓好科技特派員和農村實用人才兩支隊伍建設,深入推進科技特派員“六項計劃”和“11151”工程,完成農村實用技術培訓35期1400多人(次),探索“鄉土人才+政策扶持+貧困戶”模式,帶領5200多名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強中醫藥產業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通過實施“六個一批”工程,創建一方制藥等中醫藥產業人才創新創業示范基地9個,培養引進中醫藥產業人才135名。扎實開展“營造人才發展環境年”活動,錄制播放“才智訪談”欄目10期,榮獲第三屆全國人才工作創新優秀案例獎、第五屆全國人才工作新聞攝影比賽三等獎。實行領導干部聯系專家制度,縣上四大班子領導每人聯系1—2名高層次專家,協調解決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難,籌資1萬元對10名基層一線人才進行了慰問。開展科學技術杰出貢獻獎、學術技術帶頭人等評選表彰活動,申報第18批“博士服務團”崗位需求、“隴原之光”人才培養等人才計劃17名。

【服務保障精準扶貧】健全完善組織工作服務保障精準扶貧的制度機制,通過基層黨建保障、干部人才支撐,有效促進了組織部門承擔的精準扶貧任務落實。大力推廣“黨員能人組團帶動、黨員責任區幫帶、黨員先行承包帶動”“書記帶委員、委員帶黨員、黨員帶農戶”“黨組織聯產業、黨員聯大戶、大戶聯農戶”等幫扶帶富模式,引導154個機關單位黨組織與191個村黨組織、3800多名機關干部與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動員180多家企業協會參與脫貧攻堅,帶動全縣2.5萬貧困群眾在發展馬鈴薯、中藥材等特色產業中增收致富。2017年8月下旬,隴西縣委作為全省唯一代表,在中組部召開的深度貧困地區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經驗交流座談會上作了發言。11月下旬,《深入開展“筑扶貧堡壘、做致富先鋒”活動的調查與思考》被評為全國第四屆基層黨建創新優秀案例,成為我省唯一獲此殊榮的案例。扎實開展以“才盡其用、服務發展”為主要內容的人才效能建設,通過實施科技特派員服務團助推精準扶貧工程、農村實用人才“領頭雁”計劃,引導各類人才在脫貧攻堅中貢獻力量。加強科技特派員工作,先后清退科技特派員128名、新選派38名,深入推進科技特派員“11151”工程,完成農村實用技術培訓35期1400多人(次)。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探索“鄉土人才+政策扶持+貧困戶”模式,引項目、建基地、搞培訓、接龍頭,帶領5200多名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駐村幫扶工作隊管理】按照“大穩定、小調整”的原則,先后3次對工作調動、年齡和身體原因不適宜駐村、不能正常到崗開展工作的71名隊長、18名副隊長及工作不勝任的126名隊員及時進行調整優化。縣委成立縣駐村幫扶工作隊統籌領導小組,制定了《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全縣駐村幫扶工作隊管理的實施意見》,在全縣組織工作會上和縣直派出部門主要負責人、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分別簽訂了《履行駐村幫扶隊管理承諾書》《責任書》,成立隨機抽查、電話抽查、定期督查、跟蹤督查4個組,對駐村幫扶工作隊成員到崗履職、作用發揮等情況加大督查力度,累計開展督查28場(次)。先后對貧困村駐村幫扶實績突出、群眾滿意度高的47名工作隊成員提拔使用、72名工作隊成員進行了獎勵。對督查中漏崗缺崗、請假程序不規范的37名成員進行通報批評,對幫扶責任落實不到位、駐村時間達不到規定時間的20名隊長和36名隊員進行了約談提醒,召回撤換隊長15名,對落實鄉鎮黨委主體職責和派出單位協助管理職責不到位的17名領導進行了通報批評、誡勉約談。先后4輪次“全覆蓋”開展駐村幫扶工作隊滿意度督查。選派39名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參加省、市集中培訓9期,承辦了全省駐村幫扶工作隊長示范培訓班,縣上分期開展關于舉辦2017年全縣駐村幫扶工作示范培訓班、全縣駐村幫扶工作隊貫徹學習十九大精神集中培訓班2場(次),各鄉鎮開展崗前、業務等培訓315場(次)。推行“兩聯三幫四促”和“駐村夜訪543”工作法,圍繞工作食宿條件“兩個六有、四個統一”要求,各鄉鎮村級活動場所專門設立駐村幫扶工作室,按要求及時撥付駐村幫扶工作隊、第一書記工作經費,強化專項經費的使用監管。

【組織部自身建設】扎實推進部機關“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系統學習了黨章黨規黨紀、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確定每周一上午為集中學習日,扎實開展“組工業務半月談”活動,對黨的十九大精神、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以及有關組工業務知識等進行學習。針對組織工作難度大、標準高、任務重的現狀,以個人自學為主開設“晚間課堂”,年初制定學習計劃,要求每天晚上個人自學時間不少于1小時,避免學習與工作“撞車”。有針對性地給干部壓擔子交任務,開展“找茬問計”和“三個一”調研活動,著力從制度性政策性方面破解工作難題,完成調研課題17個。堅持全員辦信息和全員辦會辦事制度,引導組工干部在重要文稿撰寫、重要活動組織中接受磨礪成長,今年先后編發《隴西組工》信息262期,在各類媒體投稿110篇。推行周工作例會,實行工作情況周匯總、月檢查、季交流、年考評,將任務完成情況作為獎懲使用、評先選優的重要依據,促進各項工作高質量完成。認真落實組工干部“十嚴禁”等紀律規定,開展警示教育活動1次、談心談話3次。健全完善檔案管理、公文運轉、日常保密等制度,促進了部機關精細化、制度化、規范化運轉。推行“見面問一聲好、來人讓一個座、接待倒一杯茶、給一個滿意答復”四項服務措施,提升了組工干部的服務水平。

【縣委組織部領導班子成員名錄】

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李珍

副部長 陳永義

副部長、目標辦、督查辦主任 龍雪瑩

副部長、黨聯辦主任 王偉東

部務委員 左廷武 王亮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阴县| 阜城县| 安远县| 奉节县| 连云港市| 潮安县| 九寨沟县| 达拉特旗| 六安市| 宜城市| 依安县| 扎赉特旗| 潮州市| 通山县| 湘潭市| 肥西县| 漯河市| 张家界市| 西平县| 靖远县| 宕昌县| 沙洋县| 临颍县| 大石桥市| 浮山县| 黔江区| 威海市| 达日县| 锦州市| 龙州县| 连云港市| 高陵县| 潞城市| 安康市| 宜君县| 卢龙县| 巴东县| 扎鲁特旗| 上饶县| 若羌县| 牙克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