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遷建新校園

隨著時代變遷,社會發展,干部培訓任務日漸增加,黨校需要擴大規模,但原黨校地處偏僻,校舍狹窄,工作、生活、交通十分不便,已不適應時代發展需求。1985年1月,榆林縣委黨校向榆林縣委呈報《關于遷建黨校校舍的報告》,申述為了適應當前干部培訓的需要,黨校必須遷建新校園,《報告》提出可以出讓黨校舊校址,籌集資金,用來作為建設新校園的啟動資金。1985年2月6日,榆林縣委副書記張巨奎主持各有關部門負責人會議,專題論證黨校遷建方案,確認遷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隨后榆林縣委批準了黨校《關于遷建校舍的報告》,同意榆林縣委黨校出讓舊校址,籌集資金,另行選址建校。經多方協商,將黨校舊址以19.5萬元的價格出讓給百貨大樓,作為建設新校園的啟動資金,條件是黨校搬遷新校園,向百貨大樓交付舊校址。

黨校這次遷建著眼于長遠發展的基點,采取極慎重的態度,確定選址原則環境幽靜、地面空曠、地質條件好,交通便利,前期費用小,建設周期短,節約建設投資。按照選址原則,1985年10月,榆林縣建設局發布榆縣建〔1985〕286號文件《關于縣黨校搬遷基建的選址批復》,批準榆林縣委黨校在紅山路以南、紅山一支渠以東,南北240米、東西120米,占地40余畝修建黨校。

1986年2月,先期修通了道路,架設了供電線路,開始進車和供電;同時完成圍墻圈建任務,打機井一眼,取地下水,施工前期準備基本就緒。

1986年3月,新校園正式開工建設,第一期工程,修建36孔窯洞(北大門口一排東西各12孔窯洞,二排東邊12孔窯洞),分別由余興莊工隊、劉官寨工隊、古塔工隊每個工隊修建12孔窯洞,當時議定每孔窯洞1600元,36孔窯洞5.76萬元。1986年10月,一期工程竣工。后來又在二排西邊修建12孔窯洞,但因于經費問題,未蓋頂停工。

1986年8月第二期工程開工,在新校園南端修建4間大教室,新校園東南修建一座大禮堂,此項工程由榆林縣三建司(劉慶福工隊)承建。據會議記錄記載,議定價格大禮堂5萬元、教室4萬元、圈圍墻0.43萬元、推平院子0.18萬元。1987年9月,第二期工程竣工。大禮堂兼做廚房、餐廳,4間大教室,1間會議室、1間圖書閱覽室,兩間教室。經過縝密規劃,邊建設、邊搬遷,1988年4月,開始搬遷工作,黨校在新校園辦公。1988年8月,黨校招收的第一期脫產中專專修班在新校園正式開學。

20世紀末,隨著榆林市干部人數的增加,黨校培訓任務越來越多,黨校現有的教室、會議室以及學員住宿都緊缺,影響正常的培訓工作。為了解決困難,適應形勢,1998年,黨校多次奔波,幾下西安,爭取到當時陜西省委黨校對縣級黨校校舍建設的扶助資金20萬元,籌集到黨校和天地人有限責任公司合營中出讓土地的資金20多萬元,在校園南院、教室北邊新建三層集教學、辦公、學員住宿一體的綜合樓。綜合樓建設工程由榆陽區設計院設計,榆林大德建筑公司中標承建,榆陽區質監站監理。工程于1999年8月開工,2000年6月竣工。由于資金限制,綜合樓每層12間,三層加樓道共39間,建筑面積1300多平方米,一樓學員宿舍,二樓教師辦公,三樓教室。簡易綜合樓的建成,緩解了當時校舍緊張的困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山市| 苗栗市| 大埔区| 南涧| 衡南县| 孟村| 西青区| 迁西县| 金秀| 平顶山市| 定日县| 德州市| 竹北市| 平泉县| 惠水县| 五大连池市| 铁岭县| 阳曲县| 尉氏县| 巫山县| 张家界市| 青河县| 绥中县| 曲沃县| 伊川县| 民权县| 松潘县| 全南县| 灵川县| 上栗县| 南川市| 定州市| 稷山县| 耿马| 横山县| 霍州市| 宣汉县| 玛纳斯县| 长沙市| 西丰县| 黄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