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晨讀三

時間:20分鐘

成語晨讀

誨人不倦:教導人特別耐心,從不厭倦。

追本溯源:追究根本,探索源頭;比喻追尋根源。

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莊嚴體面,實際上并非如此,含貶義。

爐火純青:用來比喻學習、技術、技巧達到了純熟完美的境界。

鞭長莫及:比喻距離太遠而無能為力。

頂禮膜拜:頂禮,佛教拜佛時的最敬禮,人跪下,兩手伏地,以頭頂著受禮人的腳;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種敬禮,兩手加額,跪下叩頭。比喻虔誠地跪拜。

興致勃勃:興致,興趣;勃勃,旺盛的樣子。形容興頭很足。

名句晨讀

1.所以重要的在于養成和保持一個活潑無礙的心靈境地,利用天賦的身與心的能力,自覺地盡量發展生活的可能性。(徐志摩《靈魂的自由》)

2.我將于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或得則吾生,不得則吾滅。(徐志摩《致梁啟超》)

3.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在轉瞬間消滅了蹤跡。(徐志摩《偶然》)

4.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道一聲珍重,那一聲珍重里有甜蜜的憂愁。(徐志摩《沙揚娜拉贈日本女郎》)

美文晨讀

孝心無價

畢淑敏

我不喜歡一個苦孩求學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難,父親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學畢業后,還要堅持讀研究生,母親只有去賣血……我以為那是一個自私的學子。求學的路很漫長,一生一世的事業,何必太在意幾年蹉跎?況且這時間的分分秒秒都苦澀無比,需用母親的鮮血灌溉!一個連母親都無法摯愛的人,還能指望他會愛誰?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無上位置的人,怎能成為為人類獻身的大師?我也不喜歡父母重病在床,斷然離去的游子,無論你有多少理由。地球離了誰都照樣轉動,不必將個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議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將就木的時候,將他對人世間最后的期冀斬斷,以絕望之心在寂寞中遠行,那是對生命的大不敬。

我相信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愿,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

可惜人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

父母走了,帶著對我們深深的掛念;父母走了,遺留給我們永無償還的心情。你就永遠無以言孝。

有一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永無彌補。

“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接。

趕快為你的父母盡一份孝心。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也許是一頂純黑的博士帽,也許是作業簿上的一個紅五分;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許是花團錦簇的盛世華衣,也許是一雙潔凈的舊鞋;也許是數以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含著體溫的一枚硬幣……但“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值。只是,天下的兒女們,一定要抓緊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陰。

[賞析點評] 文中所講皆是生活中的平常小事,雖平凡但不瑣屑,作者于平凡細致中抒寫生活的真、善、美,抒發平常人絕不平庸的感受。子女對待父母的“孝”,無論什么方式,無論這種方式是豐厚還是微薄,只要是向父母獻上一份孝心,這種感情都是無比珍貴和美好的。全文感情真摯,語言樸實,形象化的議論和哲理性的議論融為一體,相得益彰。

時評晨讀

守護好鄉愁才能留住根

盛玉雷

最近,一組數據讓人驚心:近15年來,中國傳統村落銳減近92萬個,并正以每天1.6個的速度持續遞減。12月10日發布的《中國傳統村落藍皮書》則列出了傳統村落保護的五大挑戰,包括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過度商業開發、“空心村”現象等。

有人說,中國人往上數三代,多數來自農村,來自泥土。即使人在城市,也經常會遐想“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的恬淡意境。然而現實中,為了保護古村落,卻往往不得不與時間賽跑。有的村子年久失修;有的村民翻新住房,拆掉祖屋抹去壁畫;有的全村外出務工, 留下老人兒童;有的地方把古村落當“搖錢樹”,隨意搭建破壞古貌……正如著名作家馮驥才所感嘆的那樣:“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書,不能沒等我們去認真翻閱,就讓這些古村落在城鎮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見。”

對于發源于農耕文化的中華文明,村落可說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從《漢書》所言“或久無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的自然萌生,到社會學家林耀華在《金翼》里所言“別忘了把種子埋進土里”的樸素信仰,村落承載著中華文明的物質基礎、文化屬性。在《鄉土中國》中,費孝通寫道:“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在這里,“鄉土”并不是一個貶義的概念,而是千百年來農業社會發展特點的集大成。即使是今天,城鎮化成為通往現代化的必由之路,當高樓大廈伸向天際之時,也離不開從歷史文脈中吸納地氣。因而,保護村落、振興鄉村,就成了追索“從哪里來”的方式,也成為標記“向何處去”的注腳。

城鄉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的重構,需要順勢而為、水到渠成。這就意味著保護古村落,不僅要關注建筑風貌上的歲月留痕,更要聚焦村莊中人們的生活質量。有搶救者感慨:“我們走進許多美麗的村子,有老樹、山廟、石板房,但是沒有人。”貴州黎平銅關侗寨被稱為“時光邊緣的古村落”,當地侗族人居住的干欄式民居有著700多年歷史。然而,在納入國家保護試點后,有的村民卻因木房子容易起火,不愿再建民族特色的木居。這啟示我們,保護要見物,更要見人。村民固然是村落保護的第一責任人,但同時也要讓他們成為村落保護的受益者。只有傳統村落更加宜居,人們在這里生活質量更好,對村落的保護才有更堅實的基礎。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是“城里人”和“村里人”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城鎮化的目標所在。在云南古生村,習近平總書記稱贊當地白族民居的庭院“記得住鄉愁”,指出要注意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在湖北峒山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美麗鄉村不是“涂脂抹粉”,不能大拆大建,特別是古村落要保護好……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同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創新驅動一道,成為貫徹新發展理念的有機組成部分。

對許多一輩子種田勞作的村民來說,村子就是他們的家;對擁擠在鋼筋混凝土森林中的人們而言,鄉村又何嘗不是精神的歸宿?村落不可能也不應該一成不變,只是,這樣的變化不應是衰敗,而應是成長。唯其如此,才能守護好我們的鄉愁,留住我們的根。

還鄉筆記里的鄉愁共鳴

李洪興

當今中國,春節假期可謂城鄉之間最生動、也最深刻的互動。羊年春節,這樣的互動因為一個博士生的還鄉筆記,有了更豐富的色調。

《近年情更怯,春節回家看什么》——微信朋友圈熱轉的這篇還鄉筆記,作者是上海大學博士生王磊光,文中描述了自己返鄉的見聞:交通沒有那么擁擠了,但人與人之間聯系漸漸疏遠,農村年輕人的婚姻受到了物質擠壓,知識的無力感變得強烈……許多網友在轉發時,不忘加上“感同身受”的評價。

與這些還鄉筆記一樣,從去年春節到今年春節,本版推出的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師生撰寫的“回鄉觀察”,也以個人化的視角,關注鄉土中國向著現代中國切換的進程。鄉里人際、傳統習俗、情感倫理、留守空巢、婚喪養老……這些帶著泥土芬芳的文字、飽含時代氣息的思考,切中了一個時代共同的心靈課題:轉型中的當代中國社會,從何處來,又往哪里去?

這是一個遠比記錄里所見所聞更復雜的問題。即便有1000篇還鄉筆記,也難以完全還原這個在現代化之路上一往無前的中國。各個地區、各個領域、各個層面,不同的鄉村樣本,會帶出各異的體悟和結論。讓人欣慰的是,回鄉筆記中的所思所想,竟能在“紅包雨”“搖一搖”的夾擊下,引來如此廣泛的共鳴,正說明很多人都有“回不去故鄉”的感受,都有“記得住鄉愁”的訴求。

不可否認,現代化的生活方式、城鎮化的結構變遷,讓家鄉不復是“鹿港的漁村、鹿港的小鎮”。中國歷史上,恐怕再沒有哪一個階段像近30多年這樣,有如此多的人離開故鄉——這可是在一個有著“安土重遷”傳統的國家。于是,在城市與鄉村之間、在想象的故鄉與現實的故鄉之間,形成了一個情感的共同體,營造了一個“隱形的中國”。或許感同身受,或許一笑了之,但不能不承認的是,無論在文化、心理上,還是在倫理、價值上,變動中的秩序拷問著人們應該如何找準遠方。

美國記者何偉曾用自身體驗寫下變遷中國的“三部曲”,在經歷文化與心理的磨合后,這位“老外”感嘆,在中國“常令我產生自己正在老去的感覺”,因為這個國家所具有的那么多活力,都來自那些奔波于城鄉之間的年輕人。的確,從滿懷憧憬的打工者,到滿臉稚氣的大學生,這些“城鄉人”一次次的返鄉與回城中,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用自己的歡笑和迷茫,給出同一問題的不同答案。這個問題,正如其書名所言——“尋路中國”。

每個人給出的答案,又會在多大程度上牽引著我們未來邁進的方向?學者梁鴻曾用記錄者、觀察者的角度,在《中國在梁莊》和《出梁莊記》中,追尋著梁莊這個典型的中國村莊中,村民用身體力行給出的回答。即便仍有困惑,但也不會有太多人想要回到費孝通在《鄉土中國》中所描述的那個“熟悉而陌生”的社會。鄉村是中國的地基,但城市有中國的未來,正如春運返程的路上無數人留戀卻堅定地出發,中國也只會走向更好的未來。

還鄉筆記記下的,也是一道轉型中國必須面對的考題。聆聽這一只“啼叫在鄉愁者心窩”的蟋蟀,關注這一張“我在這頭,故鄉在那頭”的車票,才有“記得住鄉愁”的全面小康 。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荆门市| 巩义市| 安西县| 监利县| 扎囊县| 平安县| 扎兰屯市| 商丘市| 嘉禾县| 郁南县| 三亚市| 梧州市| 黔西县| 蓬溪县| 额尔古纳市| 平昌县| 韩城市| 丹东市| 澳门| 廉江市| 温州市| 柏乡县| 饶平县| 娄烦县| 天门市| 临夏市| 富蕴县| 佳木斯市| 璧山县| 桦甸市| 富宁县| 安吉县| 宝兴县| 会宁县| 法库县| 衡阳县| 桑日县| 时尚| 公主岭市| 苍梧县| 石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