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讀晚練(高一上·語文)
- 魏萬青主編
- 2402字
- 2021-12-31 13:23:56
晚練五
時間:30分鐘
基礎晚練
1.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全都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①第二展廳的文物如同一部濃縮的史書,舉重若輕地展示了先民們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頑強抗爭、繁衍生息的漫長歷史。
②這部翻譯小說雖然是以家庭生活為題材的,卻多側面、多視角地展現出那個時代光怪陸離的社會生活畫卷。
③畢業后他的同學大都順理成章地走上了音樂創作之路,而他卻改換門庭,另有所愛,一頭扎進中國古代文化研究中。
④就對后世的影響來說,我們一致認為《封神演義》雖然比不上《西游記》,但和《聊齋志異》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⑤在那幾年的工作學習中,楊老師給了我很大的幫助,他的教導在我聽來如同空谷足音,給我啟示,帶我走出困惑。
⑥我國繪畫史上有一個時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為圭臬,凡是學畫,都以他們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2.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 ( )
A.火葬場、垃圾焚燒場等利在社會的建設項目經常中途夭折,這與干部的科學決策能力、政策執行能力、群眾工作能力的高低,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B.目前,在勞動力市場上,很多廠家喜歡招聘極度廉價的職教實習生,不僅動搖了職業教育的道德基石,也嚴重擾亂了正常的勞動力定價秩序。
C.中國足球必須要以嶄新的足球觀念來指導訓練和比賽,這樣才有可能走出一條符合足球規律以及足球發展趨勢的道路,才會有奮力趕超的希望。
D.旅游收入的增加,有沒有增加文物修葺的投入和保護的質量?市場化經營的引入,是否提升了游客體驗?是否帶動了周邊產業?公眾不禁發出了疑問。
3.下列交際用語使用得體的一項是(3分) ( )
A.打擾您了!我想咨詢一下如何解壓并盡快消除心理陰影的問題!
B.明日搬新家,為答謝您的祝賀,特于家中備下薄酒,歡迎拜訪!
C.貴書店即將開張大吉,無論是多忙,到時我都一定會撥冗出席!
D.天氣日漸寒冷,侄兒在校是否需要叔父寄送御寒物品?望鈞裁!
4.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6分)
管教孩子,避免他們出現行為偏差有三道基本防線:第一道防線是父母,第二道防線是學校, ① 。在當代社會,由于流動、留守等原因,一些家長監護未成年子女的功能在弱化。 ② ,那就只能期待司法變成“超級父母”了,而這是司法不能承受之重。用刑事處罰和行政處罰去對付“熊孩子”無異于飲鴆止渴。最好的方法,一方面是強化家長監護責任,另一方面則是強化學校管教功能,讓孩子在學校就能被管好,不讓問題“出校園”。實現這一點的前提,就是教師有權威, ③ 。
(節選自《老師能否懲戒“熊孩子”》)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文段有三處推斷存在問題,請參照①的方式。說明另外兩處問題。(5分)
在我們班組,老張作為一名有威望的工人,在工作上能嚴格要求自己,只要老張強調了工作紀律,就等于關心了同事們的生活。上班時一定要穿上工作服,作業時就能保證人身安全,如果平時工作中誰有了困難,只要老張能幫助他一把,任何困難就會迎刃而解。
答:①強調工作紀律未必等于關心同事們的生活。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晚練
一、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
雁門胡人歌
崔顥
高山代郡①東接燕,雁門胡人家近邊。
解放胡鷹逐塞鳥,能將代馬②獵秋田,
山頭野火寒多燒,雨里孤峰濕作煙。
閣道遼西無斗戰,時時醉向酒家眠。
[注] ①代郡:這里指雁門。②代馬:駿馬的名稱,產于古代漠北。
1.下面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 ) A.首聯不僅交代了雁門郡內山勢的高峻,還寫出了雁門胡人居住地與燕國相接,靠近邊地的位置特點。
B.頷聯生動摹寫了雁門胡人的日常生活狀態,形象地再現了邊地少數民族好勇尚武、粗獷豪邁的精神面貌。
C.頸聯有版本作“霧里”,比“雨里”更能表現邊地百姓誤將“野火”和“峰煙”當作烽火而時時緊張的心理。
D.作者在詩中既寫出了邊地民族飛鷹走馬、游獵塞上的獨特生活場景,又寫出了他們好酒安時的生活習慣。
2.詩歌的尾聯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對全詩的情感抒發有怎樣的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3~4題。
感舊
陸游
當年書劍揖三公,談舌如云氣吐虹。
十丈戰塵孤壯志,一簪華發醉秋風。
夢回松漠榆關外,身老桑村麥野中。
奇士①久埋巴峽骨,燈前慷慨與誰同?
[注] ①指陸游在巴蜀結識的好友獨孤策,此時已故去十年。
3.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首聯回憶當年,緊扣詩題,其中上聯的“揖”字生動描摹動作,寫出了詩人年輕時儒雅謙恭的形象。
B.頷聯在形式上對仗工整,體現了律詩典型的音韻之美;在內容上對比鮮明,收到了很好的表達效果。
C.尾聯使用反問的手法,表達了內心強烈的感情,同時也讓讀者感知到慷慨豪邁、卓爾不群的故友形象。
D.本詩整體風格蒼涼悲壯,這種風格的形成與全詩所表達的沉痛情感有關,也與詩人所選取的典型形象相關。
4.作品中的詩人有哪些形象特征?請結合詩句簡要賞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閱讀下面這首明詩,完成5~6題。
平涼①
李攀龍
春色蕭條白日斜,平涼西北見天涯。
惟余青草王孫路,不入朱門弟子家?
宛馬如云開漢苑②,秦兵二月走胡沙。
欲投萬里封侯筆,愧我談經鬢有華。
[注] ①平涼:在漢唐盛世時并不屬于邊塞地界,明王朝時嘉峪關以外大片土地盡失,平涼漸漸成了邊塞。②漢苑:原指漢朝馬苑,這里借寫明代平涼府的大牧馬場。
5.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
A.首聯描繪冷落、寂寥的平涼春色,荒蕪的邊城蒙上了一抹灰暗、冷峻的色調,寄情于景,景中有情。
B.頷聯不露雕琢痕跡,貌似平淡無奇,實則在特定圖景中,包含著詩人對人世滄桑的深沉回顧和感嘆。
C.本詩用詞準確富有表現力,如“宛馬如云”,描繪出戰馬迅猛奔跑如彤云翻滾的情景,極具動態感。
D.詩人的視線由近及遠,從上到下,思緒隨之起伏、推移,在歷史與現實的交疊之中閃耀出新的境界。
6.尾聯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請作簡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