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鐘靈和毛鳳翔的基層統戰
喬鐘靈(1906—1996),神木縣賀家川柳林灘村人。1927年加入共青團,一個月后轉為中共黨員。1928年,喬鐘靈在榆林職中放暑假返回家鄉時,受黨組織負責人委派,到神木縣城關區委工作。1928年中秋節前,喬鐘靈經城關區委介紹,到了賈家溝村,和賈懷光、賈令德、劉長德等秘密串聯,恢復中共組織。1928年9月28日夜,賈家溝黨支部正式成立,喬鐘靈任宣傳委員。賈家溝黨支部會議決定,支部成員利用教書和當雇工的機會,秘密進行革命宣傳和組織發展,先后在劉家坡、賀家川、王家坬等10多個村莊建立黨組織或發展黨員,到1929年年底,南鄉黨團員發展到200多人。
土地革命時期,喬鐘靈任中共神木縣委宣傳部長。1935年年初,神府蘇區第二次反“圍剿”失敗,5月初,神木縣委召開擴大會議,成立神府工委,縣委分為東西北三個縣委,喬鐘靈任西縣委書記。1936年2月,神府特委成立神府東北辦事處,喬鐘靈任主席。1936年4月15日,在楊家溝舉行神府特區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撤銷神府東北辦事處,選舉成立神府特區抗日人民革命委員會,喬鐘靈擔任主席。1937年1月底,在神木縣溫家川村舉行了神府特區蘇維埃代表大會,會議決定將神府特區抗日人民革命委員會改為神府特區蘇維埃政府,喬鐘靈擔任主席。陜甘寧邊區成立后,喬鐘靈歷任神府縣縣長、陜甘寧邊區政府委員、延安大學行政學院行政系主任等職。
1941年9月,經中央書記處同意,將神府分委委托晉西區黨委代管,神府縣政府由晉西北行政公署代管。此后,神府縣直屬晉綏分區。解放戰爭時期,喬鐘靈離開陜甘寧邊區,歷任晉綏一分區專員、地委委員,晉綏邊區行署民政處代處長,晉綏邊區行政公署教育處處長,晉西北行署副主任,中共晉西北地委委員,晉南行署五寨中心專署副專員等職。
毛鳳翔(1907—1981),陜西省神木縣人。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6年1月,神府特委成立,毛鳳翔任組織部長。4月,神府紅軍臨時總指揮部成立,毛鳳翔任政委。
1937年7月底,府谷縣革命委員會、神木縣政府、葭蘆縣政府與神府特區蘇維埃政府合并,組成神府縣抗日民主政府。7月,中共神府特委隸屬陜甘寧邊區黨委領導,管轄神府縣九個直屬區委和新建立的府谷工委,毛鳳翔擔任特委統戰部部長。1939年2月,神府特委改為神府分委,毛鳳翔任統戰部部長。1939年6月,神府分委在賀家川召開了第二次黨員代表大會,會議選舉產生了黨委領導成員,毛鳳翔仍然擔任統戰部部長。1941年7月召開神府縣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毛鳳翔當選為縣長。1942年3月,神府縣保安大隊成立,神府縣縣長毛鳳翔兼任大隊長。后任離石專區委員、陜西省關中糧食處副處長、漢中專署專員、省委委員、省政協常委等職。
喬鐘靈、毛鳳翔兩人在神府特區工作期間,在統一戰線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努力爭取友方上層
神府與國統區毗鄰,開展下層工作、爭取友方上層人士,成為統戰工作的重要任務。為此,喬鐘靈、毛鳳翔多年不斷派員接洽、寫信聯絡友方,與國民黨八十六師左旅、羅團、騎二軍建立了友好關系。1939年1月,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召開,此后,由于國民黨“防共、溶共”政策的實行,頑固分子的挑撥離間,使得雙方關系日趨惡化,雖經我方多次聯絡,友方始終充滿敵意,刻意制造摩擦,因此,下層工作的開展也受到極大阻礙。
發動群眾慰勞友軍,幫助友軍解決困難
為了增加抗戰力量,我方幫助友軍解決給養,發動群眾慰勞友軍,給予他們精神上的多方鼓勵和物質上的極大支持,如八十六師張云衢團開赴東勝縣殺敵時,神府分委送去慰問品歡送他們,以激勵友軍將士的抗戰熱情。1938年6月到1939年10月,何柱國部國民騎二軍第六師第十六、十七團及第九團進駐沙峁鎮、屈家新莊等處修整,神府縣政府發動一區民眾召開了歡迎會,贈送了慰問品,并設立軍糧代辦處,以幫助友軍代購軍糧,解決給養,我方一共動員幫助購買與運輸谷米400余石,草1000多萬斤,料1700余石。
以軍事反擊促和談,有效避免摩擦
1938年夏秋之際,國民黨神木縣長夏馥棠唆使大地主、反動民團團長解生龍帶領二三百團丁,越境進駐胡窖則墕一帶,民團大隊長張佛民、副大隊長馮占鰲帶領數百人進占我楊家溝、武家溝一帶。與此同時,佳縣國民黨縣長邱象峰也唆使佳縣反動民團數百人進占我三區白家塔、申溝、馮家店一帶。神府特委按照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先后兩次派時任神府縣縣長喬鐘靈、神府特委統戰部部長毛鳳翔等人前去神木談判。在與頑固派談判的同時,輔以軍事上的反擊,最終雙方達成協議,緩和了矛盾,停止了摩擦。
1939年6月上旬,神木縣國民黨政府為了強占五區,國民黨騎六師人馬600余進占神府二區馬鎮、合河、白家山等村。下旬,神木縣國民黨政府集中全縣義勇隊四五百人,開至五區黃草墕、胡窖則墕、王家墕、薛家畔等村一帶,襲擾我邊境村莊,企圖挑起武裝沖突。同時,二十里墩黃馬保安團逮捕了神府縣五區第二鄉鄉長王福元。為了避免摩擦,時任河防司令員的楊文謨與神府縣縣長喬鐘靈、二區書記李志清分別到神木城、騎六師司令部與對方交涉。同時,增調部隊到胡窖則墕等地,與敵人形成對峙,及時制止了頑固派的破壞活動。最后雙方達成協議,各自撤兵,并釋放被捕人員,商談劃界問題。
在鞏固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斗爭中,他們堅決奉行我黨獨立自主的原則和“既聯合,又斗爭”的方針,經常與國民黨軍隊進行談判,一方面義正詞嚴地揭露其制造的各種謠言,另一方面開誠布公地宣傳我黨堅持團結、抗日、進步、反對搞摩擦、反對分裂、反對破壞統一戰線的正義主張,在邊區軍民的共同努力下,挫敗了敵人蠶食滲透我根據地領土的圖謀。
真誠合作,民主議政
神府縣第一屆參議會的議員構成嚴格實行“三三制”,許多民主人士和國民黨人當選為參議員或政府委員,參政議政。國民黨員劉學曾,民主人士劉榮勝、李士孝、薛海、郄善斌、李向槐、路茂槐等,多次當選參議員、副議長或政府委員。在第二、第三兩屆縣參議會上,37位共產黨議員主動將席位讓給民主人士。在第二屆參議會上,主席臺上懸掛中華民國國旗和毛澤東、孫中山、蔣介石的畫像;在第三屆參議會上,由副議長、國民黨員劉學曾致開幕詞。這些通過會議形式所體現的尊重與合作誠意,使黨外人士深受感動,他們一致表示要與共產黨真誠相待,團結合作,共同建設新神府,爭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
參考文獻:
[1]史明智,高忠哲,王聚儒.神府革命根據地綜述[A].中共陜西省委黨史資料征集研究委員會等.陜西黨史資料叢書(十二)——神府革命根據地[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0.
[2]白永貴.中共榆林黨史專題叢書(一)[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14.
[3]李強整理.光明磊落鑄豐碑[DB/OL].西北革命歷史網,人物述林.
[4]《神木縣志》編纂委員會.神木縣志[M].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