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現代化強國建設研究
- 許門友
- 1026字
- 2020-09-30 10:44:29
一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本質一致性
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從而把民族復興與國家現代化緊密結合起來。十八大剛剛落幕,習近平總書記就參觀《復興之路》展覽,并且明確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號召。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其中,“國家富強,就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并在此基礎上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由此可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中國夢實際上就是現代化的一種中國式表達,是中國人民長期以來實現現代化的偉大追求和夢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是要恢復到歷史上哪一個曾經鼎盛的朝代,而是要實現近代以來中國人民一直孜孜以求的現代化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要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只有實現了社會主義現代化,中華民族才能實現復興。
實現現代化是世界性的歷史潮流,是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出的時代要求。在中國實現現代化,就要回答“中國實現什么樣的現代化、怎樣實現現代化”這一問題。眾所周知,世界近代以來,既有資本主義的現代化,也有社會主義的現代化。西方資本主義現代化的本質是資本本性的擴張,是通過向海外殖民開始起步的,是同侵略、掠奪、剝削、擴張密不可分的。中國現代化不是西方資本主義現代化的翻版,首先它是社會主義性質的現代化,正如鄧小平所說,中國的現代化前面要加上“社會主義”幾個字,這幾個字絕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必須有的。其次,中國的現代化必須是中國特色的現代化。近代以來中國的歷史發展雄辯證明,要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就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社會主義,從中國自己的國情出發,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代化道路,照搬西方現代化模式或者其他現代化“模式”都是無法實現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對此,我們黨的歷代領導人都是非常明確的。1956年,毛澤東率先提出并初步規劃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戰略,親自規劃了我國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的建設目標。在如何實現現代化的問題上,他強調不能照抄照搬外國經驗,要從中國國情出發,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工農業并舉的工業化道路。鄧小平不僅強調中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性質,而且強調中國的現代化不是西方那樣的現代化概念,是“中國式”的現代化。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在實踐中不斷摸索,終于找到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