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 中國夢與黨的歷史使命

中國夢視野寬廣、內涵豐富、意蘊深遠。習近平強調,中國夢的本質就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這個夢想,既是從國家、民族、人民三個不同層面提出的發(fā)展要求和目標,又集中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作為建構中國夢內涵的基本要素和衡量中國夢實現(xiàn)的核心標準,同時也是黨為之奮斗的目標。

1.民族復興與中國夢的內在一致性

習近平指出,民族復興與中國夢具有內在一致性。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深情地說:“我以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6頁。當然,“中國夢是一種形象的表達,是一個最大公約數(shù),是一種為群眾易于接受的表述?!?img alt="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習近平關于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論述摘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第10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A85F0/17613882707570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4642462-AIPMJaVBO9CE0zH0F72b1GuMqCQ3BlaP-0-533c4fac5ca5ef9aae4daa724fac2b17">中國夢意味著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價值認同和價值追求,表達了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景,是中華民族團結奮斗的最大公約數(shù)和最大同心圓。

首先,中國夢的提出反映了中華民族所形成的價值認同和追求一脈相承?!爸袊鴫簟苯嬙谥腥A倫理文化之上,是對中國未來發(fā)展宏偉目標的高度概括。中華文化長期以來在政治統(tǒng)一體中孕育、發(fā)展、繁榮、成熟,形成了追求統(tǒng)一、反對侵略,追求和平、反對暴政的崇高精神。特別是儒家文化長期占據(jù)中華文化主流,其豐富的民本思想深刻地影響著中國歷代統(tǒng)治者。“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君以此思危,則可知也”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凡君之所畢世而經營者,為天下也”等等,這些理念無不彰顯出中華文化以民為本、重視百姓、維護百姓利益的價值追求。近代以來,農民階級建立太平天國的理想、地主階級提出的“自強”“求富”主張、資產階級以“民族、民權、民生”為核心內容的三民主義革命綱領以及中國共產黨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綱領、社會主義革命綱領、社會主義建設綱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綱領等,反映了中華民族價值追求的一脈相承。

其次,中國夢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創(chuàng)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為中國夢的提出和實現(xiàn)營造了良好的氛圍。主要表現(xiàn)在文化、理論和實踐層面。從文化層面看,馬克思主義是世界性的理論和思想,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形成的中國夢,不僅是中華兒女近代以來的夙愿,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夢的提出正是中國人民在對中國優(yōu)秀文化以及外來先進文化不斷吸收和接納的過程中,東西方文化不斷融合的過程。因此,中國夢不僅代表中國的文化符號,象征著中國人民堅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度的文化自覺和理論自信,也是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具體指導基礎上的產物。從理論層面看,中國夢開辟了新時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話語體系,這一話語體系,不是教條呆板的本本馬克思主義,也不是激情四射的革命話語體系,而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歷史底色,與人民和國家富強及中國精神、人民幸福等概念相聯(lián)系的具有習近平話語風格的話語體系。它給全社會和全體中國人民一個既能有憧憬、有超越,又能看得見、摸得著的目標,一個既崇高又樂見的理想,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親和、更加清晰、更加具體。這一話語表述,進一步豐富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涵與政治理論的有機統(tǒng)一。從實踐層面看,中國夢的實現(xiàn)有著清晰的路徑。一方面,中國夢的實現(xiàn),有賴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指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制度,堅持文化自信。黨的十九大指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以及實現(xiàn)中國夢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具體分解為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這就為中國夢的實踐過程描繪了科學的理想藍圖,也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創(chuàng)新以及制度創(chuàng)新和實踐創(chuàng)新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另一方面,中國夢的實現(xiàn),有賴于和平穩(wěn)定的國際環(huán)境,堅持緊緊抓住戰(zhàn)略機遇期,堅持和平、發(fā)展、合作與共贏的發(fā)展理念,與世界人民一道求和平,謀發(fā)展。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夢不僅是中國人民的夢想,也是世界愛好和平謀求發(fā)展人們的共同期盼。

再次,中國夢的提出反映了全體中華兒女的共識。習近平指出,中國夢是十三億中國人民的共同理想追求,也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力量。中國夢的根本旨趣在于增強人民的幸福感及實現(xiàn)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fā)展。中國夢是中國人民自己的夢,它是實現(xiàn)人民幸福以及促進人民安居樂業(yè)的重要精神保障。習近平指出:“人民是中國夢的主體,是中國夢的創(chuàng)造者和享有者”,中國夢“最深沉的根基在中國人民心中,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xiàn),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img alt="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8、9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A85F0/17613882707570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4642462-AIPMJaVBO9CE0zH0F72b1GuMqCQ3BlaP-0-533c4fac5ca5ef9aae4daa724fac2b17">中國夢的提出,將中國人民的力量和思想緊緊凝聚在一起。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img alt="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0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A85F0/17613882707570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4642462-AIPMJaVBO9CE0zH0F72b1GuMqCQ3BlaP-0-533c4fac5ca5ef9aae4daa724fac2b17">中國夢建構在每個中華兒女個體為其夢想而努力奮斗的基礎之上,是“中國人的夢”的有機合成。每一個中國人在創(chuàng)造自身美好幸福生活的同時,奠定了中國夢的堅強基石。習近平在提到中國夢時,多次強調中國夢要凝聚中國人民的力量,只有將中國十幾億人的力量團結在一起,才能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中國共產黨近百年的發(fā)展歷程表明,只有依靠人民,始終團結人民,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宣傳和教育廣大人民群眾充分理解中國夢,幫助人們樹立中國人民共同的夢想,并以此作為行動指南,廣大人民群眾才會迸發(fā)出強大的精神動力,發(fā)揮群體決策的力量和智慧,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2.中國夢的科學內涵與時代價值

習近平從國家情懷、民族情懷、人民情懷角度多次提到中國夢的本質,如2013年3月17日,他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中提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xiàn)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論述摘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第5頁。。習近平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國家、民族、個人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盡管三者之間的作用有所不同,但三者又緊密聯(lián)系、相互依賴、不可分割。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國泰而民安,民富而國強。“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夢。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9頁。只有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才能幸福。總之,中國夢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濃厚的“家國天下”情懷。

(1)國家富強是中國夢的重要物質基礎和前提

一部近代史告訴中國人民,國家貧窮落后,就會被動挨打,國家孱弱無力,就會任人宰割。汲取近代以來的教訓,就必須實現(xiàn)國家富強,才有能力保護國家主權,才有能力使得民族免受蹂躪,才有能力使得人民免于窮困。因此,國家富強就成為中國夢的首要元素。今天,中華民族經過近代的洗禮,走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國家各項事業(yè)欣欣向榮,快速發(fā)展。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已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實力、科技實力、軍事實力乃至綜合國力顯著增強,成為世界的重要一極,徹底扭轉了落后挨打的局面,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xiàn)出光明的前景。

(2)民族振興是中國夢的應有之義

中華民族是有夢想的民族,也是偉大的民族。近代的屈辱讓中華民族陷入了掙扎和憂慮,為了拯救民族和振興民族,不同階層的人們做出了巨大努力,農民階級以為依靠拜上帝教就能恢復民族榮耀,地主階級以為依靠變法實現(xiàn)同光中興就是民族振興,資產階級以為通過革命可以實現(xiàn)民族復興,文化學者把文化復古作為實現(xiàn)民族振興的鑰匙,例如,1943年,蔣夢麟以民族復興為主題撰寫《西潮》一書,書中這樣描述當時人們在追求民族復興時的懷舊、懷古之情:“現(xiàn)在我們中國人一提到唐朝文化,不禁眉飛色舞,心向往之,滿望能恢復舊日的光榮。”這些復古傾向和保守主義的觀點,是不同歷史時期人們的情感、認識和追求上的偏差,顯然不是中華民族夢寐以求的目標,不是民族復興思想的本質內核。民族復興絕不是復古,而是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改變現(xiàn)狀,繼往開來;民族復興也不是盲目排外的狹隘的民族主義,而是要對世界和人類做出更大的貢獻;民族復興也不能簡單地等同于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其目標更為廣泛和深遠。復興,是像我們這樣的民族才有資格談論的課題。畢竟,中華民族曾經繁榮興盛,長時期領先人類文明。未曾擁有,何談復興?只有改變民族的落后面貌,再現(xiàn)中華民族的歷史輝煌,再創(chuàng)領先世界的卓越地位,再次成為世界最富強、最幸福的國家,才是真正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民族振興并不意味著盲目排外,推行孤立主義或者貿易保護主義政策,而是主張中國夢惠及世界,各國人民能共享世界和平和發(fā)展,能共享中國發(fā)展的機遇,使得世界人民都能成為中國夢成果的享有者?!爸袊鴫魣猿?‘共有’、‘共享’、‘共贏’理念,把中國根本利益同世界共同利益結合起來,在利用和平環(huán)境和全球化機遇發(fā)展自己的同時,加強與世界各國的聯(lián)系與合作,自覺擔當大國責任,給世界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多機遇,與其他國家共享發(fā)展 ‘紅利’,為推進人類文明進步做出巨大貢獻?!?img alt="郭超:《高校思政理論課開展“中國夢”教育的著力點探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6期。"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A85F0/17613882707570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4642462-AIPMJaVBO9CE0zH0F72b1GuMqCQ3BlaP-0-533c4fac5ca5ef9aae4daa724fac2b17">開放、包容和共享的中國夢,展示了中華民族為了人類和平與發(fā)展的真誠意愿。給世界帶來的不是動蕩和威脅,而是更多的利益和機遇。

(3)人民幸福是中國夢的源泉

中國夢不是抽象的政治術語或理論教條,而是具體的生動的實踐目標。從中國夢的建構看,它是由海內外千千萬萬中華兒女的個人夢想構成,沒有每一個個人夢想的實現(xiàn),中國夢的實現(xiàn)就是鏡中之花。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決定性力量,中國夢的實現(xiàn)只能在千千萬萬個體的共同努力之下變?yōu)楝F(xiàn)實。中國夢從根本上講,是要實現(xiàn)人民幸福生活。習近平指出:“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xiàn),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img alt="《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0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A85F0/17613882707570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4642462-AIPMJaVBO9CE0zH0F72b1GuMqCQ3BlaP-0-533c4fac5ca5ef9aae4daa724fac2b17">中國夢的實現(xiàn),必定要由人民群眾來評判,只有人民真真切切地感到自己幸福,真真切切地覺得祖國強大,真真切切地認為民族振興了,中國夢也就實現(xiàn)了。

(4)世界大同是中國夢的必然延伸

中國夢不是狹隘的民族夢,不是孤立的國家夢,而是與世界各國共同發(fā)展共同繁榮的大同夢。習近平以國際視野、全球眼光、世界胸襟,從促進世界和平與發(fā)展、合作與共贏的高度,指出中國夢的寬廣眼光:“世界各國人民都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擁有同一個家園,應該是一家人。世界各國人民應該秉持 ‘天下一家’理念,張開懷抱,彼此理解,求同存異,共同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努力?!?img alt="習近平:《攜手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的主旨講話》,《人民日報》2017年12月19日。"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A85F0/17613882707570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4642462-AIPMJaVBO9CE0zH0F72b1GuMqCQ3BlaP-0-533c4fac5ca5ef9aae4daa724fac2b17">這一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命題,既是世界各國各民族長期奮斗的目標,同時又是具體的,它把中國的發(fā)展與世界各國的發(fā)展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正如習近平所說,“中國夢與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夢想是相連的,也是與各國人民追求和平與發(fā)展的美好夢想相通的。”《習近平會見21世紀理事會北京會議外方代表》,《人民日報》2013年11月3日。由此可見,中國夢與美國夢、非洲夢、東盟夢、拉美夢、歐洲夢等,共同組成了習近平心目中的世界大同夢。世界大同夢也是世界人民的夢。2013年3月,習近平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演講時首次使用“命運共同體”的概念,他指出:“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里,生活在歷史和現(xiàn)實交匯的時空里,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72頁。2017年10月18日,他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進一步提出,“各國人民同心協(xié)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57—58頁。。世界大同夢的實現(xiàn),有賴于世界各國各民族的共同努力,中國大力建設和推動“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正是實現(xiàn)世界大同夢的戰(zhàn)略步驟。習近平說:“我提出 ‘一帶一路’倡議,就是要實踐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彼栒偈澜绺鲊嗣衿毡閰⑴c,匯聚強大力量,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真正實現(xiàn)世界大同。

中國夢作為黨的十八大之后首次提出來的黨的指導思想和重要理念,它科學回答了當代中國的時代之問,指明了中國前進的方向,為重塑中華民族的輝煌歷史畫卷和實現(xiàn)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源泉,也必將產生深遠的歷史影響和巨大的時代價值。

首先,中國夢是凝聚力量和團結奮進的旗幟。無論一個國家、民族或者政黨,如果沒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目標,就如無頭蒼蠅,四面出擊而成果寥寥,民族就會是一盤散沙,任人宰割。相反,如果具有始終如一的堅定信念和奮斗目標,國家和民族就會有奮斗的方向,才能不斷發(fā)展壯大。中國夢作為中華民族理想和奮斗目標,既承載著先人們不懈奮斗追求的光榮傳統(tǒng)和精神,又是當代中國人民的共同理想和追求。既是改革開放以來民族整體自信提升的體現(xiàn),又是改革開放輝煌成就給予我們自信的深度表達,是新時代的召喚,體現(xiàn)了中華兒女的共同心聲,對凝聚人心和整合社會各方力量,樹立共同的理想信念,鼓舞中華民族戮力進取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

其次,中國夢是中國人民自覺奮進的動力源泉。中國夢既是宏大敘事的符號,也是深入百姓生活的知音,成為中國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自覺力量。費爾巴哈說過:“人的任何一種追求也都是對幸福的追求?!?img alt="[德] 路德維?!べM爾巴哈:《費爾巴哈哲學著作選集》上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第86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A85F0/17613882707570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4642462-AIPMJaVBO9CE0zH0F72b1GuMqCQ3BlaP-0-533c4fac5ca5ef9aae4daa724fac2b17">中國夢來源于實踐,又指導實踐、歸于實踐。一方面,中國夢是對改革開放4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以及中華民族5000年的偉大實踐總結的理論成果,有著深刻的歷史淵源;另一方面,中國夢深深植根于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汲取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華,有著深厚的文化基礎,這更能引發(fā)中華兒女的共鳴。廣大人民群眾需要中國夢做精神指導,中國夢應運而生,順應了廣大民眾的思維方式與價值追求。中國夢要為人民群眾所掌握,轉變?yōu)楦脑焓澜绲奈淦?,就要由理性轉向實踐,由精神訴求轉為現(xiàn)實追求。習近平指出:“實現(xiàn)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這就是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只要我們緊密團結,萬眾一心,為實現(xiàn)共同夢想而奮斗,實現(xiàn)夢想的力量就無比強大,我們每個人為實現(xiàn)自己夢想的努力就擁有了更廣闊的空間。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有夢想,有機會,有奮斗,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夠創(chuàng)造出來。全國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記使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用13億人的智慧和力量匯集起來不可戰(zhàn)勝的磅礴力量?!?img alt="《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0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A85F0/17613882707570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4642462-AIPMJaVBO9CE0zH0F72b1GuMqCQ3BlaP-0-533c4fac5ca5ef9aae4daa724fac2b17">這段話表明,以民為本是中國夢的價值定位,要充分尊重廣大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讓人民群眾感受和掌握中國夢的精神力量,從而推動中國夢的實現(xiàn)。要實現(xiàn)中國夢,需要每一個人付出艱苦努力,用實干托起中國夢。習近平強調:“面向未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靠實干,基本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要靠實干,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靠實干?!?img alt="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論述摘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187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A85F0/17613882707570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4642462-AIPMJaVBO9CE0zH0F72b1GuMqCQ3BlaP-0-533c4fac5ca5ef9aae4daa724fac2b17">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只有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真抓實干、埋頭苦干的良好風尚,出實策、鼓實勁、辦實事,不圖虛名,不務虛功,才能保證中國夢的實現(xiàn)。

再次,中國夢是中國道路的內在價值體現(xiàn)和必然選擇。實現(xiàn)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道路符合中國夢的本質和內在規(guī)定,能夠最大限度地將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激發(fā)出來,滿足人民群眾追求自由幸福的愿望。這條道路來之不易。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為了尋求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付出了難以想象的艱辛和巨大犧牲,中華民族的先進分子前仆后繼、不屈不撓,在不斷探索和不斷失敗中,終于認識到只有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作為指導,才能找到正確的道路。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們黨深刻認識到,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建立符合我國實際的先進社會制度。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img alt="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4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A85F0/17613882707570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4642462-AIPMJaVBO9CE0zH0F72b1GuMqCQ3BlaP-0-533c4fac5ca5ef9aae4daa724fac2b17">中國人民從改革開放40年的實踐中深刻認識到:無論是封閉僵化的老路,還是改旗易幟的邪路,都是絕路、死路。只有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才能發(fā)展中國、穩(wěn)定中國,才能最終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最后,中國夢為中國文化和精神的傳承和發(fā)展提供新契機。實現(xiàn)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沒有振奮的精神、沒有高尚的品格、沒有堅定的志向,一個民族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孕育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這也是千百年來民族不倒、文明不滅的重要原因。改革開放以來,為了實現(xiàn)追趕超越,推動當代中國的發(fā)展進步,中華兒女秉承最深沉的民族稟賦,大力發(fā)揚奉獻精神,形成了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中國精神不斷振奮全民族的精氣神,鞭策我們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道路上,始終朝氣蓬勃邁向未來。

中國精神不是無根之木,它深深植根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之中。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最亮眼符號,也是一個民族發(fā)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國夢既是中國精神的推動,更需要中國優(yōu)秀文化的滋養(yǎng)。習近平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img alt="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0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A85F0/17613882707570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4642462-AIPMJaVBO9CE0zH0F72b1GuMqCQ3BlaP-0-533c4fac5ca5ef9aae4daa724fac2b17">文化復興是中國夢的重要內容,同時中國夢也為民族文化自信和民族文化的復興吹響了號角。建設文化強國,首先要擁有高度的文化自覺和自信。如果一個國家的國民對自身的文化缺乏自信、妄自菲薄,就談不上建設文化強國。文化自信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加速器,中國夢又為堅定文化自信開啟了新時代的大門。近代中國的落后,一方面是文化的落后,缺乏先進的理論和指導思想作為社會變革的先導,另一方面也有缺乏文化自信的流毒。在社會變革屢屢失敗的背景下,一些人認為傳統(tǒng)文化是中國落后的總病根,對中華文化的價值精神與社會發(fā)展功能喪失了信心,主張奉西方文化為圭臬,嚴重侵蝕著國人的文化根基。文化缺乏自信給中國發(fā)展長期帶來消極影響,表現(xiàn)為現(xiàn)實生活中總拿西方價值標準來評判和剪裁中國,看不到中華文化自身的獨特價值和優(yōu)勢。文化缺乏自信使得民族喪失“根與魂”,在精神上容易喪失自身的獨立性,消解整個民族的精氣神,動搖整個民族發(fā)展的精神支柱,就會失去前進的動力。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國際地位提升,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取得了自近代以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成就,也促使人們重新審視中華傳統(tǒng)文化,重建文化自信。國人在反思中逐漸明白,一個沒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民族,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崛起。中國之所以在近代百年不能被征服,反而愈挫愈勇,正是在于民族具有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中國夢的提出,正是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的深度表達,這對喚醒民眾,促進中華民族在未來激烈競爭中站穩(wěn)腳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機。

中國夢為世界各國發(fā)展提供新機遇。中國夢的實現(xiàn),離不開改革開放,離不開世界和平與發(fā)展。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國與國之間的聯(lián)系日益密切,經濟文化發(fā)展愈來愈趨于一體化。習近平指出:“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zhàn),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退回到自我封閉的孤島。”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57頁。中國人民在追求中國夢的過程中,也積極推動和融入世界人民的美好夢想中。中國始終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政策,堅持在促進自身發(fā)展的同時把握全球發(fā)展機遇,拓寬發(fā)展道路,營造良好的實現(xiàn)中國夢的外部條件和環(huán)境,提升中國經濟、政治、文化在世界的號召力和感染力。總之,“中國夢,不僅造福中國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實現(xiàn)中國夢給世界帶來的是和平,不是動蕩;是機遇,不是威脅”《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51頁。。是進步不是倒退,是合作共贏不是零和博弈。

3.中國夢與“四個偉大”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圍繞中國共產黨歷史使命中國夢進行了一系列的理論闡釋和拓展,“四個偉大”的思想是對中國共產黨歷史使命的豐富和升華。2017年7月26日,習近平在省部級干部研討班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四個偉大”的思想,即“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要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yè)、實現(xiàn)偉大夢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62頁。。黨的十九大報告不僅進一步闡述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指出實現(xiàn)偉大夢想是中國共產黨始終肩負和承載的歷史使命,而且深刻揭示和論述了“四個偉大”與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的歷史邏輯、現(xiàn)實邏輯、政治邏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唯有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堅持和發(fā)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全局性、戰(zhàn)略性、前瞻性上,進行頂層設計和戰(zhàn)略部署,進行好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建設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yè)”,才能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夢想”。

(1)偉大夢想是新時代的中國夢

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這一夢想的內涵在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實踐基礎上,特別是十九大報告中得到豐富和發(fā)展。一方面,五年來,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奮進、擼起袖子加油干,“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生歷史性變革”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8頁。,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xiàn)這個目標。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83頁。這一提法表明中國夢展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這一光明前景有著深厚的歷史根源和現(xiàn)實基礎。一方面,黨帶領全國人民克服前進道路上的種種障礙,成功進行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yè),國家綜合國力空前增強,為后續(xù)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另一方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生歷史性變化,各項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總的來看,黨的面貌、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軍隊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fā)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我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實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中國正在從世界邊緣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為中國的進一步發(fā)展繁榮提供了時代邏輯。同時,新時代的中國夢成為號召中華民族、中國人民和每一個中華兒女共同奮斗的凝聚核心,是決定新時代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

正是由于新時代的中國夢有著新時代的特別規(guī)定,因此黨的十九大報告在談到“四個偉大”時,以偉大夢想指代中國夢。新時代有新特征、新氣象。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夢想,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xiàn),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必須深入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必須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

(2)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

“社會是在矛盾運動中前進的,有矛盾就會有斗爭”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5頁。。在新時代,新的偉大斗爭必然具有新的歷史特點。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指出:“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歷史任務,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十八大報告輔導讀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4頁。。2013年6月28日習近平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對“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做出說明,指出“這個概念,含義是很深刻的,是全面審視和判斷國際國內兩個大局發(fā)展大勢得出的重要判斷”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336頁。。就國際環(huán)境來看,和平與發(fā)展依舊是時代主題,但局部沖突和地區(qū)動蕩不斷,全球經濟政治格局持續(xù)調整,全球性問題愈來愈難以解決。就國內來看,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化,但主要矛盾發(fā)生了改變,國民經濟處于轉型升級階段,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任務依然繁重。從黨情來看,黨長期面臨著執(zhí)政、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外部環(huán)境“四大考驗”,也面臨著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脫離群眾、消極腐敗“四大危險”。因此,新的偉大斗爭,第一,必須明確斗爭內涵。針對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調整,必須努力克服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具體表現(xiàn)為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以及黨建等治理過程中出現(xiàn)的重大挑戰(zhàn)、重大風險、重大阻力、重大矛盾等。第二,必須堅守斗爭底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基本制度不可動搖,國家總體安全和國家核心利益必須保護,以人民為中心的群眾史觀不可放棄,堅決反對各種非馬克思主義思潮。第三,必須發(fā)揚斗爭精神。針對兩面人、和事佬等行為,要教育他們發(fā)揚斗爭精神,“任何貪圖享受、消極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為都是錯誤的”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5頁。。面對問題,要敢于亮劍,敢于斗爭,不拿任何原則做交易,不畏懼任何挑戰(zhàn)。第四,必須注意斗爭方式和藝術。偉大斗爭不是盲動和蠻干,而是面對問題,學會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既要穩(wěn)準狠,又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在具體實踐中,就是要緊緊抓住“生產力”這個根本,以發(fā)展促改革,以發(fā)展解決難題。

(3)實現(xiàn)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工程

偉大夢想是目標,偉大工程則是推進目標實現(xiàn)的主體性因素。只有對黨這一現(xiàn)代化事業(yè)的核心力量進行新的偉大工程,才能保證黨始終成為實現(xiàn)偉大夢想的強大力量。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yōu)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img alt="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9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A85F0/17613882707570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4642462-AIPMJaVBO9CE0zH0F72b1GuMqCQ3BlaP-0-533c4fac5ca5ef9aae4daa724fac2b17">實踐證明,沒有黨的領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空想。進行偉大工程,一是要不忘初心。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中國共產黨與其他政黨的本質區(qū)別。因此,黨要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以人民為中心,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和首創(chuàng)精神,堅持群眾路線,團結和帶領人民實現(xiàn)偉大夢想。二是要牢記使命。黨要自覺肩負歷史使命,才能贏得人民的托付和信任,才能克服中國夢實現(xiàn)過程中的風險和挑戰(zhàn)。三是要增強執(zhí)政本領。新時代對黨的執(zhí)政能力提出新挑戰(zhàn)和新要求,這就要求黨認真分析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充分發(fā)揮黨的領導的制度優(yōu)勢,落實好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提高黨的建設質量。黨的十九大報告從科學執(zhí)政、民主執(zhí)政、依法執(zhí)政的要求出發(fā),提出增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的八個方面,即學習本領、政治領導本領、改革創(chuàng)新本領、科學發(fā)展本領、依法執(zhí)政本領、群眾工作本領、狠抓落實本領、駕馭風險本領等,這是適應新時代的新要求。四是要全面從嚴治黨。全面從嚴治黨,關乎黨、國家、民族的命運和前途。因此,治黨務必從嚴。要堅持和加強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建設方針,扎實推進黨的政治、思想、組織、作風、紀律等建設,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站在時代潮頭、引領時代發(fā)展的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建設成為人民衷心擁護、自覺擁戴、真心支持的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

(4)實現(xiàn)偉大夢想必須推進偉大事業(y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是實現(xiàn)偉大夢想的前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包括發(fā)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等內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必然要求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就要求深刻回答新時代應當堅持和發(fā)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新時代的思想旗幟,對這一時代課題進行了科學回答。一是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爸袊厣鐣髁x道路是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創(chuàng)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胡錦濤:《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1年7月2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從本國國情出發(fā)獨立自主確立的道路,中國立足自身國情和實踐,從自身的歷史文明中汲取智慧,從人類發(fā)展中博采東西方各家之長,堅守真理和原理但不僵化、不教條化,借鑒他國文明、經驗但不照抄照搬,在不斷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的發(fā)展道路。二是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自信?!爸袊厣鐣髁x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胡錦濤:《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1年7月2日。。我們強調理論自信,就是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科學價值,通過指導實踐凝聚精神力量,建設道德風尚,為深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提供理論支撐。三是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爸袊厣鐣髁x制度是當代中國發(fā)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胡錦濤:《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1年7月2日。。制度自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不斷發(fā)展的底氣和動力。增強制度自信,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推進制度創(chuàng)新,實現(xiàn)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tǒng)一,不斷探索人民當家作主的實現(xiàn)途徑,為國家和社會的發(fā)展提供制度保障。四是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堅持文化自信,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得到尊重、傳承和弘揚,無疑是凝聚民族精神、展現(xiàn)時代面貌、壯大中國力量的強大武器。

總之,“四個偉大”緊密聯(lián)系、相互貫通、相互作用,是具有內在聯(lián)系的有機整體。統(tǒng)攬“四個偉大”,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中國共產黨在踐行歷史使命、追求偉大夢想的過程中,必然要求偉大斗爭,“偉大”二字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不畏艱難、勇于奮斗的革命精神以及成就和輝煌來之不易。同時,偉大工程起著決定性作用,錘煉和純潔黨的隊伍。而偉大夢想、偉大斗爭、偉大工程由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而具有許多新的特點、新的要求,必須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宁市| 北票市| 宜良县| 西峡县| 德令哈市| 栖霞市| 华阴市| 辽宁省| 宁津县| 乐昌市| 和田市| 曲松县| 离岛区| 察隅县| 红河县| 罗平县| 乐山市| 嘉祥县| 滨海县| 太仆寺旗| 通化县| 临城县| 昌江| 达州市| 泰顺县| 巴塘县| 绥江县| 交口县| 灌阳县| 逊克县| 广元市| 安泽县| 年辖:市辖区| 离岛区| 崇阳县| 太原市| 陆良县| 恭城| 静乐县| 石门县| 吴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