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在涇渭間作戰的分析及作戰方針致毛澤東電
毛主席:
九日戌時電敬悉,特復如下
(一)放棄涇渭之間,撤至西安、戶縣、三原、涇陽,比較有以下之不利:
(1)將來仍須渡河作戰,比較難以殲滅敵人。
(2)六七月時,暴雨河水時漲,徒涉有困難。
(3)咸陽一帶工廠、橋梁、鐵道重遭破壞,修復需時,將推遲行動。
(4)八月下旬即開始雨季,無論進攻平涼、天水、漢中,中途均人煙稀少,大軍雨季行軍作戰不利,保持現在地區集結兵力,可提早半月。
(5)涇渭間麥熟正收,現占區可征糧二十余萬石,被敵占燒毀,增加困難。
(二)在涇渭間作戰,我現有兵力不占優勢,但胡軍士氣很低,胡、馬互信差,麟游山天然分割胡、馬聯系,上述情況有利我鉗制胡匪,打擊馬匪。乾、禮以北,麟(游)、永(壽)地多深(采取發展)。
(三)騎兵作戰比較不利,敵死守寶雞、平涼工事,我以一部抗擊,付之代價,如能求得殲敵兩三個軍,減少將來攻堅代價。我六十一軍十日晚可全部抵西安,六十軍十四日可開始由潼關西運,三、八兩師十二三日可歸建,七軍十四五日可到三原,過數日后,我即稍(占)優勢,如敵果然兇猛,形勢不利于殲敵,我則撤守咸陽、戶縣、西安,待全力集中再出擊,想不致有意外危險,妥否盼復。
張趙等在西安開財經會議,尚未回。
彭德懷
十日四時
(根據解放軍檔案館保存的資料刊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