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小說取材和創作方法

一 取材的基礎

一部小說由作家從過去獲得的真情實感以及以此為基礎形成的想象和虛構而構成。也就是說作家經歷的過去可以被稱為廣義上的取材對象,特別是對于私小說傾向較強的作家來說,其經歷的廣度和深度決定了其作品的厚度。

和上面說到的廣義不同,有的小說有著進一步明確的取材目的和意識。如歷史小說、傳記小說,還有社會小說,它們從一開始就有其具體的目的并以此進行取材。

一般來說,收集文獻資料類的取材工作是比較輕松的。雖然人們常抱怨資料過多,但是收集資料這項工作本身是只要努力就可以完成的,和寫小說的才能不可同日而語。當然怎樣解讀那些資料又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與收集資料不同,寫傳記小說的時候,需要采訪和主人公相關的人。比如我在《遙遠的落日》中寫了野口英世的事跡,因為他沒有家眷,所以沒法直接采訪家屬,但是如果能夠見到他在美國留學時的朋友們的孩子,還有和他同一個研究室的人們,那么就能獲得關于他的一些新信息。

現在如果要寫明治時期的某個人,那直接認識他的人已經大多不在人世了。以我曾經寫過的人物來說,認識乃木希典的人已經都過世了,而在世的人中最多也不過是遠遠地看到過他。松井須磨子也是,在世的近親很少,只能從看過她演出的人們那里了解一下當時戲劇的氛圍。

時間再往后些,比如我在《冬日煙火》中寫過一個名叫中城文子的早逝的女歌手。她去世于昭和二十九年,因此她的妹妹和孩子還都健在,所以從他們那里獲知了很多信息。只是與親戚、家屬以及子孫們見面時,要征求他們的意見并獲取寫作的許可,并且要去本人的墓前進行參拜。但是對血緣相近的人進行過于深入的采訪,我總覺得有些不妥。因為如果與他們見面過多,交往過于親密的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可能會影響作家的想象力。

前文中我說過小說是要把一個人的表里,即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都要描寫出來的工作。經過歲月流逝,不好的部分大都被過濾掉而只剩下好的了,而作為近親會有“她是個好姐姐”,作為孩子會有“他是個好媽媽”的想法。而且家屬們自然期待著多寫些好的一面,但是這對作家來說反而成了負擔。

作家之所以選擇了某個人物作為小說的主人公,自不必說一定是被這個人物所吸引,那么在理解了基本線的基礎上怎么去寫是作家的自由,如果有了限制將會很難創作。但是從家屬的立場來看,如果有描寫丑聞類的內容,那么這一部分會顯得格外突出,會令人感到不滿。即使向他們解釋說這不是在寫專門奉承創業者或者社長的傳記,所以不能只寫好的一面,但是仍然很難得到對方的理解。無論是多么親近的家人或朋友,也不敢說全面掌握了這個人的整體面貌。作為子女即使看到了他作為父母的樣子,但未必具備客觀的觀察視角。

考慮到這一點,在對親人和朋友進行采訪時就不能過于親近,最好保持一定的距離。當然從有血緣關系的人們那里獲取的信息非常珍貴,但是如果過分依賴于此,反而容易被其束縛。我想有必要注意這一點。

二 怎樣去感受

取材時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怎樣正確對待構成小說舞臺的地域和風土人情。

首先近距離去感受那片土地的氛圍是很重要的。比如主人公常常經過的路在這里,那時的山是這樣的等等。特別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有些地方從建筑物到周圍的風景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怎樣重現這些地方的過去,就要依靠作家豐富的想象力了。因此除了文字資料,繪畫和照片也非常重要。把實地取材的感覺和照片或繪畫中顯示的風景重合在一起,真實感將會變得更加清晰和具體。

在取材時有時會把當地的樣子拍成照片,把人們的話錄成磁帶,但是也不能過分依賴于此。這是因為我們之所以親身去到當地,是想要親自感受“啊,原來是這樣的山”“從前就是刮這樣的風啊”,我們應該珍惜類似的感受,但是當我們頻繁地拍成照片記錄下來后,就會覺得這樣已經足夠了,那么通過五官感受到的就會變得淡薄。的確拍成照片可以具體地看到細節,但是卻未必能再現真實的感受。

我在寫野口英世時,曾去加納取材,但后來一看拍攝的照片全都是黑人,傳遞出的只是喧囂不安的感覺。但是我在當地時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種無法言說的荒涼寂寞感:原來野口君就是在這里去世的啊!一種難以名狀的悲傷涌上心頭。從照片上只能看到現在的狀態,而對于創作,從更廣闊的天地中感受到風景的荒涼則更為重要。

為了不錯過這種感受,首先要珍惜自己的實際感受。

還有一種材料雖不是直接取材,但是在寫傳記時是很重要的,那就是書信。該人物寫過的書信是否還保留著?如果他的信件書函還存留于世,那么對于創作將十分有益,并具有相當的參考價值。最近我常擔心的是,現如今電話如此普及,以后像書信這種原本能夠保存下來的東西會日漸消失,那么今后傳記的創作會變得更加困難吧。

當然現在有錄像或者磁帶代替書信,它們有著前所未有的優勢。如果在創作《女優》松井須磨子時,有記錄了當時表演實況的錄像帶的話,我想那將非常有參考價值。但是書信是一種極具私密性的東西,正因如此,原本可以從其字里行間窺見的那個人的真實內心再也不能通過文字保存下來,而被埋葬在電話通話中,我認為這是非常遺憾的。

三 廣泛的行動

除了采訪取材之外,我也會因為演講和旅行而到各地去,可以說在日本國內幾乎沒有我沒去過的地方。所以基本上無論哪里,其大致的氛圍我都能想象得到。這雖然與故事情節沒有直接聯系,但在寫現代小說時,各地的風味和氛圍的差異會對創作產生微妙的影響。

從這種意義上說,包括旅行經歷在內的多彩的人生經歷對于小說的深度和廣度都起著重要作用。

此外在調查一個組織或事件的內情時,重要的是盡可能地深入內部,把自己當作身處其中的一員去進行思考,設想行動的狀況并進行采訪。換句話說,就是不要作為第三者去采訪,而是要用身處旋渦中的當事人的視角去調查。當然這不僅僅指主要人物,更廣范圍地記錄下次要人物的言行也是很重要的。例如,調查警察內部時,不僅要采訪作為主人公的警察,他周圍的警官以及用人阿姨等人的行動和心情也要問到才行。這會成為小說的細節,增加小說的厚度。

不僅過去,在當今這個作家壽命增長,時光飛逝的時代,也要求作家到各地看一看,然后把所看所想消化吸收并融入作品,使其增加廣度和細節的精確度。

因此僅在某個特殊領域中成長起來的人在經歷方面會有很大的缺陷。當然窄而深并非沒有優勢,但從整體來看,會陷入描寫單調且重復的危險之中。

某種程度上被要求多產的流行作家們更要注意這一點。我曾在船山馨先生生前聽他說起,有個讀者曾對他說“先生您的小說很有意思,但是小說里出現的賓館怎么都在一個坡上呢”,這讓他頗為反省。

這是因為船山先生在創作時總是住在御茶水的“山上旅館”,所以在寫到賓館時就會不自覺地寫成那里,從而出現了重復的描寫。當然這并不能決定作品的好壞,但是行動半徑的狹小會使場景變得單調,會讓讀者產生某種厭倦和無聊。

正因如此,船山先生曾對我感慨:“不錯啊,你知道很多地方”。總之,喜歡旅行,對未知的地方充滿好奇心以及具備出行的條件,也許這些對于小說創作是很有必要的。

這一部分與后面即將提到的作家與寫作范圍的問題也有重合,如果沒有這里所提到的好奇心和輕松感,那么將會很難拓展自己的寫作范圍。

如果有這么幾處熟悉的地區和場所,就算是身處書房,也有自信能夠表達出當地的季節變化和風土人情,那么這也是屬于該作家的財富,廣義上也可以說是采訪取材的成果吧。

此外,在過去的某些作家中,有些人只和自己趣味相投的人交往,他們周圍只有某種類型的人,這些作家會很偏執或者說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我們不能說因為這是作家的生活方式之一就去肯定或否定。要說我呢,反而是有旺盛的好奇心,并盡可能地去接近所有的人。總之就是超越對外表的喜惡,想著人是一種有意思的存在而去接近他們。我覺得如果因為厭惡而從內心拒絕的話,會喪失一些了解和觀察他人的機會。

有的作家會在一開始就單方面認定企業家或者政治家是沒有文化的,而拒絕接近他們。我反對這種偏見,其實他們有著文壇人士所不具備的能力,并且有著曲折的經歷,從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到他們作為普通人的有趣之處。

不管怎么說,懷抱對某個地方或某個人的好奇心是很重要的,這才是廣義上的取材的原點所在。

四 潛入對象之中

包括戀愛小說在內,大多數以男女關系為題材的小說根本上還是寫自己的體驗和實際感受,但是如果為了小說取材而刻意與誰交往,看上去貌似理所當然但其實是很不合適的。

如果先是對一個女性抱有好奇心和好感,或者愛上了她,從而想靠近她,由此所產生的戀愛體驗從結果來看也能成為創作題材,但是反過來是不行的。無論取材多么重要,如果作者內心深處沒有對描寫對象的情與愛,那么其就不可能成為讓小說內涵更為豐富的材料。

同樣,單純為了游戲而游戲也將會一無所獲。例如即使與幾十個浴場賣春女發生關系,也不可能寫出小說,至少是寫不出戀愛小說的。倒不如認真地去追求一次戀愛,然后把從中產生的真情實感作為創作基礎。

但是也許是作家的宿命吧。原本沒有打算從中取材的,但是在偶爾與一個女人聊天時,對她的某一句話產生了興趣,就會馬上記下來;或者看到她的耳環很漂亮,就會去確認顏色形狀和打聽其材質;或者看到外套和真絲襯衫的搭配不錯也會記下品牌以及搭配的亮點。就像這樣,作為作家的視線總是會先行一步。

總之,戀愛小說不僅是寫男女之間的行為,也要寫他們交往的過程和相互之間的關系,因此必須要確實看清他們之間的感情動向才行。換句話說,最重要的是要潛入描寫對象中,以呈現出或好或壞的情感。我認為在這一點上,與僅憑冷靜的客觀視線也能在某種程度上進行創作的歷史小說和傳記小說相比是大不相同的。

話又說回來,說到真實感,包括當地的語言和方言,如果沒有相當的實際體會是無法呈現出來的。

比方要讓一個京都的女性出場時,即使購買和閱讀再多的關于京都方言的書,也很難表現出那個氛圍。倒不如去祇園等地去轉轉,親耳聽聽京都的語言,如果不能適應并抓住那種感覺是寫不出來的。實際上京都方言中濁音很多,單從字面上看并不是一種好看的語言。

而之所以聽著好聽是因為語調有獨特的柔和感。但是印刷出來的紙面上是無法表現出語調的,只能用與原本的發音稍有不同的詞語來表示語調。這里的程度把握實際上特別難。

我反復說過多次,現代小說特別是男女小說并不是寫故事或者情節,而是如何把橫亙在男女之間的那種所謂的抽象感覺用文章表現出來,這才是最大的命題所在,正因如此,實際體會的取材才不可或缺。

即使是只寫一對男女,他們應該穿什么樣的衣服,在哪里吃飯,這些細節也不能忽視。這些看上去仿佛和故事情節沒關系,但是如果寫得細致而準確的話,會讓所表達的內容顯得更為豐富。在這個時候,上文所提到的雜學取材會出乎意料地有用。從這個意義來看,雖不是具有明確目的的取材,但是雜學知識的積累也不可小覷。

雖然稱之為雜學,但卻不僅僅是知識的收集。類似于哪國的首都在哪里,什么城市在北緯多少度之類的智力競答知識,在這里是沒有用的。那些只需要查一下百科事典記住就足夠了。

我們不能滿足于此,而是要去到某個城市,在那里的商店街、住宅區、郊外的小路上走一走,吹吹風,看一看,這樣才會有切實的沁入身心的感受,才會留下“感覺”這種財富。

不僅僅是風景,某個契機遇到的料理店老板娘,偶然搭上話的女招待,出租司機等,只要你抱著好奇心去接觸他們,自然會有新的發現。所以在小說創作時,他們領取小費時的小動作和對話也會為增加小說厚度發揮作用。

上面說了很多關于取材的方法和我個人的一些想法,但歸根結底不可缺少的就是要具有柔韌的精神和對人的好奇心。如果這種精神衰退了,對一切都漠不關心,那么至少是寫不出男女愛情小說的了。如果沒有戀愛的心情,對一切都提不起興致,精神枯萎的話,那么也會讓作品失去文體的光澤,以文體為命脈的男女愛情小說自然也就寫不成了。

人都是真實存在于世上的肉體之身,如果過度追求孤獨有可能會讓自己陷入狹小的洞穴之中。雖然我也不是不懂遠離世俗追求純粹自我的心情和氣概,但是如果要寫人,還是要喜歡人,對人抱有留戀之情,這是最基本的要求。

不是靠頭腦中的知識,而是親身去感知人,我想這是廣義上的取材之根本。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城市| 加查县| 延庆县| 天长市| 乌恰县| 尚志市| 叙永县| 武汉市| 九龙县| 班玛县| 商南县| 伊吾县| 临漳县| 静乐县| 富宁县| 买车| 惠水县| 会东县| 项城市| 明光市| 治多县| 普安县| 洮南市| 阿拉善右旗| 陆川县| 万宁市| 遂宁市| 巨野县| 黄平县| 黑龙江省| 张掖市| 禄劝| 罗源县| 伊吾县| 兰西县| 阿克苏市| 水富县| 秭归县| 鹿泉市| 鄂州市| 息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