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都是第一次做人,憑什么要寬容你
書名: 你很熱愛生活,別再不承認了作者名: 魏文翼本章字數: 1795字更新時間: 2020-08-03 18:10:23
01
前兩天同大偉聊天,得知他最近跟一個有著幾年交情的朋友斷了往來。
有一次,這個朋友邀了幾個在業務上有合作關系的客戶吃飯,特地給大偉打電話,讓他過去作陪。大偉想著既然是朋友的朋友,吃個飯互相認識一下倒也無妨,所以二話沒說就來赴約了。那天,朋友點了一大桌的山珍海味,還開了幾瓶洋酒。酒足飯飽之際,朋友附在大偉耳邊小聲地說:“哥們兒,我身上的錢帶得不夠,這頓飯你就幫忙把賬給結一下好吧。”大偉瞬間明白了朋友喊他過來吃飯的用意,但既然對方都這么說了,他也只能帶著無奈去結賬。事后,朋友拍著大偉的肩膀說:“你掙的錢那么多,幫忙結個賬沒什么吧!”
回去以后,大偉就把這個朋友的所有聯系方式都刪除了。
大偉說,其實他在意的倒不是區區一頓飯錢,而是朋友那一副占了便宜還理所應當的態度,這讓他打心底感到厭倦和排斥。
寬容是一種美德,而不是一種通則。沒有誰可以對一個人無條件地付出和忍讓。切勿利用“人情”二字來作為你綁架他人的一種資本。
02
前陣子,公司招了個新實習生,人挺老實,脾氣也不錯。一些老同事仗著自己在公司里資歷深,總喜歡私下給小李派活兒。
“小李,幫我把這幾張發票貼一下,待會兒我要報銷。”
“小李,有個客戶過來了,去接待一下。”
“小李,你懂PS吧,幫我處理一下這張圖片,十萬火急。”
“這個周末臨時有約,小李你替我值班吧。”
對于同事們的使喚,小李一向都是有求必應,絕不會刻意推脫。
好幾次見小李忙得喘不過氣來,我就把他拉到一旁,對他說:“幫同事們干活并不是你的本職工作,你完全有拒絕的權利。”
小李笑了笑說:“作為一名職場新人,為了和同事們搞好關系,多幫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辛苦一下其實也無所謂。”
有一次,小李因忙于處理同事們交付的事情,把自己的工作給耽誤了,還因此丟掉了一個重要客戶,在會上遭到了老板的訓斥。而那些讓他幫過忙的同事,則冷臉相向,甚至有人還在背后竊竊私語、落井下石。
自從那次以后,小李也學聰明了,不再輕易答應同事們提出的要求。有同事在遭到拒絕以后,還跟他抱怨:“小李你太不夠意思了,難道同事之間不是應該互相幫忙嗎?”
人的壞毛病都是被慣出來的,你越是容易對他人妥協,他們越是不懂感恩,提出的要求反而一次比一次過分。你的寬容是用自己的委屈換來的,這并不值得。
03
之前在貼吧看過一個帖子:過年的時候,一個遠房親戚來“樓主”家串門。親戚家有一個六七歲大的“熊孩子”,在他們家上躥下跳地鬧騰。“熊孩子”跑到書房,拿了瓶礦泉水從鋼琴上倒了下去。“樓主”見了,忍著怒氣問他在干什么。“熊孩子”說,他在幫樓主洗鋼琴呢!
父母跑進來一看:“哎呀,小孩子不懂事,你就原諒他吧。”當時“樓主”也慢慢冷靜下來,想著畢竟事情已經發生,大家又是親戚一場,只能忍氣吞聲。但顯然父母沒有盡到教育孩子的義務,并為孩子的錯誤找借口,最終會帶來更大的錯誤。
沒多久,“熊孩子”的母親給“樓主”打來電話,說孩子跑到一家琴行洗了一架66萬元的佩卓夫三角鋼琴,目前雙方正為賠償問題爭得面紅耳赤。
每一個“熊孩子”的背后,必然都有一個不稱職的家長。既然生養了孩子,家長就理應盡到教育的義務。不能以自己的孩子年紀還小,以身邊人總是會對他們寬容和忍讓來當作自己教育無能和不作為的一種借口。作為監護人沒有管教好自己的孩子,任由孩子們惹是生非,甚至對他們做的錯事不聞不問,都是一種極不負責任的表現。
04
演員叢飛在生前資助了183個貧困兒童。后來他不幸得了胃癌,有家長打電話來責問他:“怎么還不把錢送來,我們的書還念不念啊?你這不是坑人嗎?”
叢飛說自己得胃癌住院了。對方繼續追問:“那你什么時候才能治好病演出掙錢啊?”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鉆著道德的空子,占盡他人便宜,過后還理直氣壯地要求別人讓著自己,姿態十分難看。
中國人一向主張寬容為懷,哪怕自己吃了虧,表面上還是要維持一團和氣,這樣才能顯得自己有度量。相比較而言,拒絕這種“中國式寬容”,做一個“堅守原則、敢于說不”的人,反而更需要勇氣。
一邊做著損人利己的事情,一邊不停地勸說對方要寬容大量,這種陰險小人更應該讓人警惕。很多時候,他們只是把你的善良和妥協當成一種懦弱。面對這種狀況,不能一味地容忍,該反擊時就得果斷反擊。寬容確實是一種修養,但還得分對象。
無論我對你施予多少恩惠和幫助,那都是我的選擇,你沒有任何理由站在道德層面上指責和要求我。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
都是第一次做人,憑什么要寬容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