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熱情:沒有熾烈的熱情,生活就不值得過
- 生活需要儀式感2
- 魏文翼等
- 1664字
- 2020-07-31 18:58:23
青檸
我曾在娛樂節目《歡樂喜劇人》里看到過這樣一個場景:一位在偏僻山村執教二十多年的老師,他的班里只有三個學生,但他每天上課都要點名。有人問,一共三個學生,看一眼就知道誰來誰沒來,點名有什么意義?他說,這是一種儀式感。
對于儀式感,每個人的理解也許不一樣,但通過這個點名的場景我體會到,儀式感就是對生活充滿熱情。試想,那位教師能夠在山村堅守二十多年,不正是憑借著心中的一股熱情嗎?
沒有熱情的人,就像一潭死水,沒有一點兒活力,無法讓人感受到溫度,更無法打動別人。生活的熱情,是永遠對未來充滿期待和憧憬,不論現實多么嚴酷,始終相信美好的事物會降臨。有了對生活的熱情,才有信心去做想做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有了熱情,人生就會呈現出一種積極的狀態,讓人充滿信心地應對突如其來的打擊。
有個女朋友離婚了,還帶著一個孩子。
離婚是發生在人生中的大事,很容易被人議論紛紛,難逃父母的哀嘆,引發旁人或悲憫或同情的眼光。
當然相對于別人唉聲嘆氣的同情,她自己倒沒什么,請了一周假,處理好各種離婚事宜之后,仍然像往常一樣熱情地生活著——健身、學舞蹈、學插花,離婚似乎并沒有在她身上留下什么陰影。
后來,她在健身房認識了一個條件很不錯的男人,未婚,有車有房,年輕有為,長相也不錯。沒過多久,這個男人開始追求她。
每當看見這個男人開著車接送她上下班,大家都抱著一種看笑話的心態,因為所有的人都認為,離婚的“二手女”能有什么優勢?“優質男”大概只是和她玩玩。
豈料這個男人并不是玩玩,在猛烈地追求了她幾個月之后,真的與她攜手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這一下讓很多人心里泛酸,大家想不通為什么這樣一個離過婚的女人還能找到一個條件這么好的男人,跨入這么美好的婚姻中。
我無意間在朋友圈里看到她的照片,照片中的她帶著一種溫柔的笑意,眼眸中閃動著天真和熱情,像一塊柔軟的糖,帶著一種甜蜜又熱切的感染力。我想,沒有人能拒絕這種熱情、天真的生命能量。
我曾在路上看見過一個不算漂亮的女人,她行走在街頭,對行人報以善意的微笑,她認真觀察著這個世界,帶著天真與熱情。在她的身上,涌動著一種如同陽光般的溫暖。
我想,內心深處的熱情與相信愛、渴望愛的力量,一定可以感動他人。就如同那個再婚的朋友,仍然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對生活充滿了希望,用熱情的眼光去尋找這個世界的美感,同時感染著身邊的每個人。
婚姻和愛情,就是一個相互感動的過程。每個人的生活,都是靠自己培育的苗圃,當我們不停地加固內心的生命力時,它就會蓬勃生長,當我們失去熱情與力量的灌溉時,生活也只能選擇萎靡。
有很多二十五六歲的姑娘,從未談過戀愛,直到適婚年齡,因為無奈而聽從家長的安排去相親,然后結婚生子,復制著大多數人的人生。
這種老實孩子很可憐,情竇初開的時候父母就要求她們活得像滅絕師太一樣,不能有七情六欲,整天只知道學習,到了適婚年齡,父母又要求她們馬上啟動戀愛程序,恨不得立馬抓來一個異性配對成功,完成人生大事。
這些人沒有太多自己的思想,走在一條被他人安排好的路上,只需要麻木地走下去。
她們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情趣,過于嚴肅和刻板,渾身散發出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氣息。
生活需要物質財富,也需要情趣滋潤。一個人長久地處于麻木中,整個就會變得粗糙和憤怒,不僅僅是因為沒人愛,更因為自己無法給他人以愛,最終失去了本真的快樂和應有的情感體驗。
熱情的人大部分都不會日復一日按部就班,他們喜歡生活中的變化。對于熱愛生活的人,他們會熱愛生活的一切,他們并不害怕打亂生活固有的秩序。在建立關系的時候,在與他人相處的過程中,能自我快樂并能讓對方也快樂,這是非常重要的事。
在生活的考驗下依然保持熱情和天真,需要頭腦和體力的雙重配合,這體現了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在物欲橫流的社會中,要有和熱情匹配的經濟能力和智慧才能保持自己心靈的明亮,這需要慈悲與智慧。
其實,不論是愛情還是生活,那些能感動別人的人永遠是活力四射的。他們時時刻刻都在展現著自己愛的期待和意愿,透過生命的熱情,他們同時也將自己浪漫的情致傳遞給別人。
能用整個生命的熱情對待生活的人,他們也很容易得到生活的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