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沖突(第2版)
- 葉茂中
- 1176字
- 2020-08-21 15:59:03
03 市場的規模由沖突大小決定
市場的規模是由沖突大小來決定的,有些企業過于執著尋找細分市場,反而可能會白白犧牲市場規模化的可能性,患上了“營銷短視癥”。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說:“營銷就是在滿足顧客需要的同時創造利潤。”消費者沖突越大,市場機會就越大;獨角獸們不正是因為解決了巨大的沖突,而殺出了一條血路嗎?
滴滴出行:早期的滴滴解決了出行的沖突。

今日頭條:解決了精準信息流的沖突。

美團點評:解決了消費如何選擇的沖突(借助別人的經驗,避免吃虧上當)。

洞察到市場上巨大的、尚未被解決的沖突,成就了獨角獸的巨大市場。
沖突,是戰略的第一步。
如今,數據智能、云計算、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的高速發展,將更充分、更便捷地解決傳統沖突,越來越多的獨角獸會因為洞察到巨大的沖突,輔以技術的手段,快速智能地解決過去難以解決的沖突。
螞蟻小貸解決了什么沖突
小微企業的貸款一直是一個世界級的沖突:相較于每筆貸款的金額,收集這些小微企業的信息,分析其信用度、償還能力以及審核等都需要付出巨大的人力、時間和金錢成本,傳統銀行因為無法以低成本解決這個沖突,往往會望而卻步。

螞蟻小貸利用數據化和算法解決了這個沖突,實現了無人信貸,且壞賬率明顯低于傳統銀行的平均水平。
第一,業務數據化——利用互聯網上潛在客戶的諸多數據,比如淘寶賣家正在賣哪些商品,生意怎么樣,店鋪多久上新,是否有過不良投訴等信息,綜合判斷賣家的信用度。
第二,用算法完成風險評估——在賣家提出了貸款申請后,螞蟻小貸的后臺可以根據他在淘寶上的行為數據,進行風險評估,并預先授信,實時審核,自動放款。
第三,算法以“周”為更新頻率——客戶數據越來越豐富,維度越來越多,參數越來越清晰,算法模型越來越有效,風險控制成本越來越低,形成“輸出信貸需求-機器做出決策-資金自動匯入”的信任閉環,高效解決了沖突。

螞蟻小貸利用現代技術解決了小微企業用戶的沖突后,制造了和傳統銀行之間巨大的沖突——“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螞蟻小貸成立短短幾年,服務了上百萬家阿里巴巴的用戶。
“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從獨角獸們的成功,我們可以預見:數據智能、云計算、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將更高效地解決過去傳統企業無法解決,或者未能充分解決的那些沖突。
數據智能時代,算法必須緊扣消費者的沖突。人工智能的解決方案更需要對沖突有更深層的理解,才有機會重新定義沖突,將沖突擴大、升級,進一步實現降維攻擊,把原先低水平解決沖突的企業和品牌推到競賽的邊緣。誰提前掌握了科技手段來解決沖突,誰就能位于競爭的頭部。
葉茂中這廝必須提醒各位的是:務必先洞察到沖突,尤其在未來大家都有機會掌握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時候,發現沖突的能力才是稀缺且有價值的。誰發現了沖突,誰就能最大化利用科技解決沖突。
● 沖突是戰略的第一步。
● 沖突越大,機會越大;
● 沖突越大,需求越大;
● 沖突越大,賣點越強。